楊超穎
◆摘? 要:隨著我國與外部國家和地區交流的日趨頻繁,我國對翻譯人才的培養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計算機輔助翻譯作為一種新的翻譯手段,在翻譯工作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國高校應普及計算機輔助翻譯,積極探索翻譯人才核心素養的培養模式。本人分析了我國在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的現狀,給出了翻譯人才核心素養培養的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對我國翻譯人才培養起到幫助。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翻譯;翻譯;核心素養
當今世界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各國家和各地區的經濟貿易、文化交流、技術交流等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的快發展,這種不同語言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已經成為常態化,傳統的人工翻譯低效率和機器翻譯準確性差的缺點越來越凸顯。計算機輔助翻譯應運而生,這種新型的翻譯方式已經成為現在社會交流的一項重要翻譯手段,帶領了翻譯領域的一次重要變革。
1計算機輔助翻譯的概念和現狀分析
計算機輔助翻譯(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簡稱“CAT”)通俗的理解是指,在人參與下的計算機翻譯的一種翻譯方式,這種翻譯方式不單純的依賴計算機進行翻譯工作,而是在人工翻譯過程中,計算機輔助翻譯系統會將翻譯內容存儲到“記憶庫”中,翻譯者的翻譯習慣和常用詞匯、語句都會進行特殊存儲。在一篇翻譯文件中往往重復出現某個單詞或語句,而當翻譯者進行翻譯時計算機輔助翻譯系統會自動識別該內容,并將翻譯結果搜索顯示出來,這就極大地提高了翻譯者的翻譯效率,準確度也遠高于單純的機器翻譯。
我國在計算機輔助翻譯方面的研究和起步較晚,現在將計算機輔助翻譯納入教學內容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等知名的翻譯類專業院校,但這些專業院校的翻譯教學仍將人工翻譯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對計算機輔助翻譯的教學和研究非常有限,許多畢業生在畢業后需要重新學習和熟練運用計算機輔助翻譯系統,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知名的專業院校上為如此,其他普通院校在計算機輔助翻譯方面的研究和應用效果便可想而知。隨著我國對外交流原來越頻繁,翻譯工作將越來越繁重,對翻譯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對翻譯效率要求越來越嚴格。所以在高校翻譯專業中開展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成為當前高校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
2我國翻譯人才培養的現狀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我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大,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我國與外部的交流日趨頻繁,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到國外投資建廠,越來越多的國外企業也來中國投資發展,這對翻譯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出巨大的增長。當今世界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高質和高效是這個時代的兩個基本特征,所以現在高校的翻譯教學應更加注重培養翻譯人才的核心素養,提高翻譯人才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
我國引入計算機輔助翻譯系統的時間較晚,所以許多翻譯類專業院校在這方面的教學和研究仍處于初級階段,教學方法還在探索過程中。實際上,大部分的翻譯類專業畢業生都會從事翻譯相關工作,而基本上所有的跨國公司和機構都已經將計算機輔助翻譯系統作為一種必備的翻譯工具,所以提高高校翻譯人才對計算機輔助翻譯系統的認識和運用成為高校翻譯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這也是一個重大的市場需要。其實,我國已經充分認識到了計算機輔助翻譯的重要性,已經將其列為一個正式的高校專業,這將對我國在高校中快速普及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和提高翻譯人才的實踐能力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3高校翻譯人才核心素養培養的措施
現在為了滿足高效率的工作需要,計算機輔助翻譯已經被廣泛應用到翻譯工作中,在進行翻譯人員招聘時用人單位不僅看中應聘者的成績和面試表現,而且更加看中的是應聘者的工作能力,特別是對計算機輔助翻譯的熟練應用能力。
關于翻譯人才核心素養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工作:
3.1改變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加大教學模式創新
由于我國高校在計算機輔助翻譯領域的研究相對落后,傳統的翻譯專業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和社會對翻譯人才的需要。所以為了盡快實現我國翻譯人才高質量的快速培養目標,我國高校應盡快改變當前傳統的教學方式,通過引進國外高校在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方面的先進教學模式和教材,加強與國內外高校或研究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再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進行改進和創新,探索出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翻譯人才培養模式。
3.2理論是實踐相結合
高校培養翻譯人才的目的之一是能夠讓學生掌握翻譯技巧,參加工作以后具有適應工作的能力。所以,高校應在翻譯專業課程中設置計算機輔助翻譯的實踐課程,使學生在完成理論學習后后足夠的時間進行翻譯實踐,不斷地提高學生運用計算機輔助翻譯的能力。高校還可以邀請計算機輔助翻譯方面有豐富經驗的人士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提前了解未來的工作內容,掌握計算機輔助翻譯技巧。
3.3加強專業教師培訓,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參與者,教師的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學生核心素質培養的質量,現在高校翻譯專業的教師在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方面缺少經驗,對計算機輔助翻譯的認識不深刻。所以,高校可以組織教師到國外高校或跨國公司進行交流學習,聘請專家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不斷提高教師在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方面的能力,為培養翻譯人才的核心素養做好保障。
4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校培養翻譯人才的模式也應該做到與時俱進,計算機輔助翻譯是當今和未來一段時間的一種重要翻譯手段,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為了適應我國高速的發展需要,我國高校應加強計算機輔助翻譯的教學研究,提高我國人才翻譯核心素養的培養質量,實現彎道超車。
參考文獻
[1]李名亞.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在翻譯實踐中的可操作性研究[J].科技風,2020(32):85-86.
[2]周玉菲.機器翻譯和計算機輔助英語翻譯研究[J].海外英語,2020(16):71-72.
[3]李田.人工智能時代的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分析[J].2020,41(05):86-90.
[4]錢林.淺析計算機輔助翻譯[J].校園英語,2020(12):249.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應用型本科院校國際人才英語核心素養與測評標準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GJB142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