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晶晶
◆摘? 要: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生精準就業幫扶模式強調加強同招聘企業的聯系,強調拓寬更多的就業資源,突出以“人職匹配”為導向,重視精細化的就業指導。
◆關鍵詞:人職匹配;精細化就業指導;“1對1”深度輔導
就業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乎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一直是黨和政府高度關注的重大問題。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并迅速在全國擴散,根據現實防控工作的迫切需要,全國各地高校均先后出臺了“學生不離家、不返校”的特殊政策,這就使得原本計劃在2020年3月全面開展的春季畢業生招聘工作不得不進行了隨之的調整,從原本企業入校舉辦雙選會、宣講會等線下為主的模式,調整成企業在線上發布招聘信息的模式。
一、研究的意義
筆者系從事高校一線就業工作的輔導員,2020年結合所在高校應屆本科大學生就業工作的實際,對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開展了研究。對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生精準就業幫扶模式的探索,促進對現行就業指導工作模式的改進。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目前看還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本課題的探索也能對今后的工作以借鑒,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
二、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生精準就業幫扶模式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有全球化的趨勢,即使我國現在國內疫情防控做得較好,但各地也時有零星疫情爆發。不可避免的要打開國門,不排除將來國內疫情可能會出現反復甚至加重的情況。
現實條件下,我們非常有必要研究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生精準就業幫扶模式,筆者認為,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本科生精準就業幫扶模式會更加突出和重視構建學生和企業聯系的橋梁紐帶,對我們高校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就業工作者也提出了更多的新的工作要求。
1.強調加強同招聘企業的聯系,強調拓寬更多的就業資源
開拓更多的就業資源,提供更多的就業平臺,高校一線就業工作者能否與行業內的企業建立更緊密的聯系,是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未來做好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結合2020年春季學期看,當疫情發展較為嚴峻時,高校所有應屆畢業生線下招聘模式均改成線上模式,畢業生滯留在全國各地,這就非常考驗一線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高校教師前期是否有一定數量的企業招聘資源的積累,是否能夠迅速構建并發揮學生與企業之間通暢的線上橋梁和紐帶作用,線上招聘模式更強調了同企業的聯系,更側重于為畢業生爭取更多的就業崗位,強調“人職匹配”。這就要求我們高校就業工作者,平時要注重企業資源的積累,最好能同招聘企業構建長期的互動,為更好的開展工作打好基礎。
2.突出以“人職匹配”為導向
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就業指導,特別在只能對學生開展遠程化的線上就業幫扶的階段,要特別突出以“人職匹配”為導向,要堅持以畢業生為本的核心立場,這樣才能在贏得學生充分信任的基礎上,在掌握學生個體差異化的基礎上,有的放矢開展細化的就業指導工作,以提升工作的效能。
在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擴散的特殊時期,以“人職匹配”為導向的畢業生就業工作模式,發揮了其貫穿于學生大學四年全過程的積累、鋪墊的優勢,重視更好的搭建學生與企業之間的橋梁,致力于促成學校與招聘企業間形成長期的良性互動,重視維系和拓寬就業資源,在疫情防控期間,也能更好的應企業所求,推薦急需的人才。
3.重視精細化的就業指導
筆者認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就業指導工作,需要更加重視精準化的要求,強調對學生的細致深入的了解、對學生動態的實時把握和行之有效的幫扶和督促。
(1)一次覆蓋
所謂一,即根據就業工作推進的進程,及時將當年的就業相關政策解讀覆蓋到畢業生全體,為了保證學生能掌握詳細的政策精神,結合深度輔導的工作要求,及時線下或者線上約談學生“一對一”交流,掌握學生的動態,構建個性化就業指導模式。
(2)兩次督促
所謂二,是指兩次督促。即在每年一月初,對秋季學期結束前仍然未落實就業去向的畢業生開展第一次全面的督促,逐一摸底、采取線上、線下多種模式交叉進行,面向學生推進“1對1”深度輔導,在對學生就業意愿足夠了解的情況下,開展有個性化的就業精準幫扶,以保證工作的效果。
(3)三次落實
所謂三,是指三個落實。第一個落實,即在摸底掌握每個畢業生就業意向的基礎上,落實前期的就業準備工作,構建分類指導模式,即詳細分方向、分階段、分類別的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以實現精準服務。
第二個落實指,在就業推進過程中,落實掌握學生的進展動態,并及時給與幫扶和督促。特別是對于就業困難學生,要重點跟蹤,時時督促。
第三個落實,是指最終幫助每位畢業生完成畢業派遣手續的辦理,確保順利畢業。
精細化的就業指導,強調根據學生的就業意愿開展分類的指導,即面向意向求職、意向考研、意向出國、意向創業的學生,尊重他們自身的就業意愿,并充分結合他們自身不同的進度和安排,依托深度輔導開展“1對1”細致的幫扶和督促,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最終促使學生做出自己的最優就業選擇,實現其就業目標和提升學生的滿意度。
三、總結
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本科生精準就業幫扶模式,嘗試給學生提供更多職業選擇的平臺,構建行之有效的人才推薦渠道;另一方面強調堅持以畢業生為本的核心立場,突出以“人職匹配”為導向,重視深入的精細化指導。預期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和積淀,可形成良性的循環,從而促進和落實本科生實現高質量的就業,提高學生和招聘企業的就業滿意度,這也是我們開展本科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陳曦軼,楊婧,孔祥彬.用“三因工作法”做好疫情防控常態下的大學生就業工作[J].載于中國大學生就業,2021-02-20.
[2]吳少龍,石興安.疫情防控下高校畢業生就業應對機制探索[J].載于中國就業,2021-02-15.
[3]范嘉義.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的創新研究[J].載于就業與保障,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