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榮
◆摘? 要:初中歷史教科書中使用了大量的插圖,這些插圖貼合現階段學生的心理認知發展特點,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史實,因此教師應該合理利用教材上的圖片史料資源,引導學生提取信息,發現問題,學生得到的信息會更明確,更直白,教學效果會更好。本文對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正確有效運用圖片史料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材插圖;價值;原則
史料是歷史教學與研究的重要工具,圖片是由圖形、圖像等構成的平面媒體,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作用。經過甄別的可用于歷史課堂教學的圖片,是可視化的史料,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往往能給人最直觀的沖擊,在教學中運用圖片史料,能很大程度上貼近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幫助學生理解史實。
一、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使用圖片史料的價值
1.圖片史料幫助學生建立對歷史的基本認知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能適當運用一些前人保存下來的及現代社會人們根據大數據專門制作的可用于課堂教學的視頻、音頻、圖片等,學生會更容易理解。圖片是由圖形、圖像等構成的平面媒體,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作用。學生在初中的年齡段,正處于形象思維迅速發展的階段,其捕捉形象事物所反映信息要比常人敏感。因此,選用經過考證的能與教學內容密切結合的圖片,圖文并茂,引導學生自己提煉圖片反映的信息,抓捕信息進行總結,從而使學生對歷史形成基本的認知和歷史史實的基本框架,教學效果要事半功倍。
2.貼合學生心理認知特點,提升教學效果
歷史圖片是歷史課程的重要資源,提供必要的歷史圖片用于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發展規律。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恰當使用視覺資料,圖片史料是視覺資料中簡單、直觀且極易獲得的資源,其形象生動性遠大于文字講解。在初二歷史上冊的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圖片史料,整本書插圖加上圖片共 148 幅,平均每課使用圖片史料約 5.7 幅,數量龐大,在史料教學中,史料在精不在多,但初中教材使用了大量圖片,配以少量文字解釋,通俗易懂,與史實聯系緊密,這就是貼近學生認知心理發展的表現。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圖片史料,引導學生抓捕信息,分析后,就人為的將圖片與史實建立了聯系,學生的理解會更為深刻,教學效果要好于說教式教學。
二、圖片史料教學運用的原則
圖片的使用尤其是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應該對要使用的圖片的來源進行甄別,選擇與教學內容相匹配的圖片使用,這些圖片可以是在專著中所拍的圖片,可以是在博物館中拍攝的圖片,也可以是曾經流傳的黑白影照,可以是漫畫等等,尤其在近代歷史的教學中,適當選用前人拍攝的圖片,作為史料提供給學生,可以幫助學生站在前人的立場上學習近代史。在中國近代史教學過程中,圖片來源甚廣,資源豐富。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應對使用的圖片進行甄別。
1.主題明確
每張圖片都有主題,應選擇主題與教學內容契合的圖片,如八年
級上冊第一課“鴉片戰爭”一課中,研究英國對中國鴉片輸入量的變化,就可采用教材第三頁上方的第一幅圖片“英國輸入中國的鴉片數量激增表”,引導學生觀察數量的變化,就可清晰的得出結論,再去分析原因,為什么英國商人對中國輸入鴉片的數量越來越多,為什么不加大對中國的呢絨、布匹的出口量呢?再結合之前給學生介紹的出超、入超概念,原因就可以推敲出來,因為輸入鴉片的利潤是非常可觀的,因此英國輸入中國的數量才激增。這張圖片的主題即“英國輸入中國的鴉片激增表”,引導學生分析圖片所反映的信息,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鴉片戰爭的深層次原因,與七年級下冊所接觸的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結合起來。
2.來源可查
歷史學科的特點即嚴謹、科學、真實。這些特點對人的發展而言
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樹立嚴謹、科學的學習態度,這不是喊喊口號,掛在嘴上說就能做到的,應通過教師自身的具體行為來向學生展現歷史學科的素養即:嚴謹、科學、真實。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每一句話都有史實的支撐,課本、課件中引用的材料或圖片由于是學生在課堂中獲得知識的重要來源,故更應該對其進行甄別,每段材料都標明出處,潛移默化的將嚴謹、科學的態度傳遞給學生。如教材第三課“太平天國運動”中材料研讀中,放出的《天朝田畝制度》 書影圖片,下方再次標明“天朝田畝制度書影”字樣,提供給學生的材料引自其中(經過刪減),嚴謹的編寫書籍,嚴謹、科學的教學,將嚴謹、科學的態度傳遞給學生,影響學生切身實踐,這對于其自身關鍵品格的培養是不可或缺的。
3.內容清晰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如果使用的圖片是模糊的,就不利于學生提
取信息,更不要談教學效果了,教師在使用圖片前進行篩查,辨別其清晰度是否會影響觀感,應選用清晰的圖片作為史料提供給學生,放大觀察不會出現失真情況,影響教學效果。綜上,教師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選用清晰地契合教學主題的來源可查的真實的圖片作為史料提供給學生,引導學生提取、抓捕信息,在圖文的配合下,幫助學生深層次的理解歷史事件。
三、結語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近代史,在教學中使用可視化的資料是非常必要的。在近代史的教學中運用圖片史料,能夠拉近時代的距離,學生直接從圖片史料中獲取信息,既降低了歷史學習的難度,也使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具備了一定的趣味性;配以教師的線索指導,學生能直觀感受曾經的歷史,便于理解。
參考文獻
[1]宋傳瓔.淺談圖片教學在歷史學科中的運用[J].學科探新,2011,9.
[2]左秀平.歷史課堂的圖片教學[J].文科教學探索,2015,8.
[3]劉文峰.部編歷史教科書中插圖的開發與利用[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