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巖梅
◆摘? 要:《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指出要“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學習的高層次表現,是高素質人才的必備條件。在英語教學中加強和重視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既是使學生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也是使學生真正實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達到英語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的要求。本文對英語教學培養自學能力的方法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英語教學;自主學習;培養策略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改的重要任務之一,英語教學如何有效地完成好此項任務呢?本文通過對教學實踐的總結,對教學案例的分析,以及對文獻的參考,提出以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一、轉變教師觀念,改變教學方法
在過去的英語教學活動中,備課以教師為主體, 通常教師精心設計導課,教學程序,教學活動等,大多數的活動是展示了教師的表演,學生只作為觀眾去聽、去欣賞,沒有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因此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首要改變教師的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教學一定要實行“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只有主動學習才是終身受益、實現目標的準確途徑。
英語學科本身是一門交際性學科,它要求學生通過英語知識的學習,親身地體驗形成一種學習方法,具備一種能力。老師所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和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我領悟到的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俗話說:“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不符合學生終身發展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堅持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點拔學法,讓學生親自體驗,這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二、注重策略訓練,改善學習方法
英語學習策略指的是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發展英語技能過程中采取的步驟、方法和技巧。所有學生,不管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都有自己的學習策略。語言學家確認的策略數量足以使人眼花繚亂。如果教師不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培訓,學生對學習策略的使用就有很大的隨意性,這就決定了對學生進行策略引導的必要性。
(一)要對學生的學習策略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
應了解學生缺少哪些有用的策略,積累數據,然后集中在課堂上培訓以達到強化的目的。例如,教師通過長期觀察發現學生始終沒有解決基本句子句型(如svc和svo)的內化策略,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一次或多次集中加以訓練。
(二)要根據學習的內容或訓練的要求,確定專題培養目標,在課堂上一次或多次集中進行學習策略培訓
例如,單詞記憶策略的培訓、英語寫作中自由聯想(brainstorming)策略的培訓或者是交際中“avoidance”策略的培訓。
(三)要根據課上當堂發現的個別問題進行即時培訓
例如,學生使用“過度概況”的策略,根據study的過去式過去分詞studied,過度概況為 I have studied here for two weeks.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過去式過去分詞分類、記憶等方面的策略培訓。
(四)針對個別學生學習中的策略問題,在課堂上對全班學生進行培訓,以點帶面,爭取大多數學生的提高
三、指導學生有序預習,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自主預習,是學生獨立獲取基本知識的重要一環,學生預習的好壞,直接影響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指導學生有序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
英語教師應具體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例如預習詞匯時,自己先拼讀,然后聽錄音校正其發音,在句子中、文章中體會詞匯的用法;對于閱讀課的預習,教師根據內容布置相應的任務,如編寫預習提綱,概括文章大意,和各段大意,找出主題句和中心句,回答問題等或利用網絡查詢相關的背景文化知識。同時提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摘錄優美詞句,為口語表達、寫作積累素材。雖然剛開時,學生感覺到多了一些任務,但在課堂中學得輕松又收到實效,嘗到甜頭后,學生逐漸脫離教師的指導,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效率也隨之提高。
四、注重個性培養,提高自學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高層次表現,是高素質人才應具備的必要條件,中學英語教學應以發展個性潛能為基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提出問題,激發思維,強化動機
在教學中可采取懸念激發的手段,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例如,學習了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后,要求學生思考:Should we celebrate the foreign festivals such as Christmas Day?
(二)促進知識遷移,不斷求異圖新
促進知識遷移才能促進新知識的產生和新行為的形成。例如,學生學習定語從句一段時間以后,我就利用現有教材或隨時補充進行點撥,引導學生掌握the thing which he said…,the book he bought,the disease which the soldier was suffering from…等結構,并把這種舊的認知結構運用到what從句中去,逐步形成識別、發展和組合what從句的技能,對他們今后獨立學習有較大的幫助。
(三)引導多元思考,培養發散思維,以達到擴展和深化的目的
在課堂活動中,應鼓勵學生用不同方式表達意義。如句型轉換是一種激發學生發散思維的好形式。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參加實踐,想出盡可能多的轉換形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07).
[2]鄭玉瓊.論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的培養[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07).
[3]徐英俊.教學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09).
[4]傅道春.教育行為的原理與技術[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