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茂晶
◆摘? 要:當下社會發展極為迅速,農村地區也發生著巨大變化,不再是以前貧困地區那樣,資源匱乏,教育設施不完善,但是實際上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學生們的基礎薄弱,對學習的興趣不高,所以在提高農村小學的教學方面,還是要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提高教學質量,應用新時代教育改革加強學生們基礎教育,使新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們在學習上更上一個臺階。
◆關鍵詞:新時代背景;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近些年,雖然農村在飛速發展,教育也在進步,但是農村地區學生的生源質量越來越差,招不到本地學生,外來學生的接而交換,使得學生們學習質量大不如城市學校,尤其是數學學科最為嚴重,因此提高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迫在眉睫,是一項艱難的任務,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改變這個現象。
一、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弊端
1.傳統教學模式的阻礙
我們都知道,傳統教學一直是改革創新中的“釘子戶”,難以完全革除。當前仍然有很多教師教授學生的方法沿用過去的教學模式,采用灌輸式教學,在上課的過程中,老師們只會講課本內的知識,或者復習以前的知識進而導入,而這種導入方式非常地死板、生硬、枯燥,很難讓學生們產生學習的興趣。老師們也是只在課堂上講完當堂的課程,完成了自己的教學任務,卻殊不知學生是否能夠吸收,對學生們學習情況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甚至還要求學生們學不會就背過的方式,為學生們的學習過程增加了難度。在這些教師的眼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們多學一些知識,卻不知道關心學生們是否可以接受既定教學的內容,心思是好的,但是卻用錯了方式。
2.師生之間缺乏溝通交流
教學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通過提問,增加課堂上的師生互動,來判斷學生是否學會了老師教授的知識,同時還能夠增加師生之間的感情。但是老師們呢,為了達到教學效果,節約教學時間,提問問題的時候大多數會叫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回答,卻忽略了成績一般或者較差的學生對知識的接收情況。只達到了教師自己的內心滿足,忽略了全體學生的實際情況。當教師們與學生有很少溝通的時候,那這一科學習成績肯定不會好到哪里,其實學生們的學習成績也是和與老師的關系有一定聯系的,學生們喜歡這個老師,那么就會喜歡上這個課。所以,教學質量與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很大聯系。
二、新時代背景下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策略
1.創設生活實際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們對這門學科產生極大的興趣,那么這門課的學習成績一定差不了。我們做過很多調查,調查結果為,學生們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是因為老師不能恰當的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們要鉆研情境創設的特點,通過創設有效情境來達到使學生們理解知識內容更簡單,要符合學生們心理特點,從而挑選出日常生活中合適的情境來作為例子以更生動表達知識意思。
例如,我們在講圖形的相關課程內容時,可以在上課時,向學生們提問,自己所了解的圖形都有什么圖形,當學生們回答完這些形狀時,我們就要延伸,將這些圖形組合起來可以組裝成什么。比如,當圓形和三角形可以組成暫停鍵,我們看電視頻暫停的時候有一個圖案,那就是由圓形里邊有一個三角形,再比如圓柱體和圓錐組合到一起是什么,我們就可以想到我們手中的筆不正是圓柱和圓錐的組合體嗎。這種簡單的例子很容易就會發現,從這些小例子中就能看出,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數學的影子。以此來激發學生們發現生活,發現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們主動學習,為學習以后的課程奠定基礎。
2.優化提問問題環節,關注學生學習情況
學生們比成績,老師們比班級,要看一個老師教得好不好取決于這個班級整體怎么樣,如果像上文提到的那種情況,就會變成好學生學習會更好,同樣的,學習一般以及較差的學生也就會越來越退步,整體成績還是上不去。有著差生拖后腿,班級整體成績還是不穩定,要想班級內所有學生都提高,那就必須將兩極分化現象解決,縮小優等生和差生的差距。在課堂提問的環節時,我們不能只顧好學生,要循序漸進,結合教學內容實際,由易到難的設計問題,要照顧到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因為他們才是整個班級成績提高的重點。
例如,當我們教授課程是,要對所有的學生因材施教,成績分等,各個等級的學生要求是不一樣的,甲等學生,也就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我們要要求這些學生學會老師講的內容,并且延伸的問題要鉆研思考,以獲得更高的進步;乙等學生,成績一般的學生必須要掌握基礎,在基礎夯實的情況下,再去延展難度高的知識,追趕著甲等生;丙等的學生,班級的差生,對他們的要求就是,學習基礎,掌握知識的概念,能夠做到理解基礎知識,因為只有基礎打好了才能一步一步向上進步。老師們要及時掌握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使得學生們學習不再感覺那么困難,當學生學會知識的那種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提高課堂效率,優化提問環節,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三、結束語
新時代背景下,教育的改革已經逐漸成熟,對我們農村小學數學也提出了全新的教育要求,傳統思想慢慢會被更新,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變得更加全面。小學數學是學習生涯的起始點,打好基礎才是正道,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正確學習,才能使學習效率和質量更高,開發出全新的教學資源,來培養出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紫紅.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動手操作有效性方法[J].學周刊,2019(15):80.
[2]谷兆森.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10):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