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馳
◆摘? 要:當下初中生物教學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學手段也比較傳統,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生物教師應該及時轉變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在課堂中融入新的生活化、互動化內容,創新教學體系、改進教學模式,用新穎的方式活化教學氛圍,激發學生探究生物的欲望,全面提升生物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生物;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對生物課程提出了更多要求,需要教師應該及時更新教學理念,積極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扭轉師生之間的關系,通過實驗探究、多媒體輔助、小組合作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將知識轉化為實踐,進而全面提升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一、初中生物教學的現狀分析
當下初中生物教師教學態度不夠嚴謹和仔細,學生的學習欲望也不是很濃,缺乏創造性和學習積極性,很大程度上讓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不但很容易讓他們失去學習生物的興趣,還會使他們散失實踐應用能力。新課程改革的方向主要是改變傳統的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和理念,再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建教學情景,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知識、增強知識的實踐應用,進而全面提升生物教學的實效性,然而就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初中生物教學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教學理念陳舊,當下初中生物教學還停留在傳統的“你聽我講”的填鴨式教學中,教師只是按部就班的講解重點知識和概念,剩下的就交由學生自己理解,缺乏對知識的深入講解和實例講解,教學方式和內容都還停留在較為老舊的階段,完全沒有體現出生物教學的新穎性。其次,實驗教學偏差,實驗教學是初中生物的關鍵一環,而當前生物實驗教學更多的是“看實驗、聽實驗”,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這一新現象有了較大的改善,但是教學效果仍是和教師演示、學生看實驗并無差別。這種現象在生物課程中十分明顯,由于生物實驗課程的知識很多都是偏向于理解,教師如果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將會極大的挫敗學生的積極性。
二、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添加生活化素材,優化教學內容
由于生物教學涉及的理論知識較多,如果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教學就會顯得十分枯燥,因此,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利用生活化素材導入新課程。比如在植物光合作用的講解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不同光源下植物的不同生長姿態,然后向學生講解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具體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物學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時學生就會具備“主人翁”意識和課程參與意識,將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課堂中,并認為生物學習是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進而顯著激發學生探究生物、學習生物的欲望,其課堂效率也將顯著提升。
(二)利用信息手段,創新教學模式
當下的教學方法改革中,信息化技術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通過在課堂上播放相關視頻的方式給學生創建互動、交流情景,并進行知識的驗證,提升生物課程的探究性和趣味性,除去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講解外,信息技術應用于實驗教學中,也能起到極大的作用,通過生物實驗與信息技術優化并用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把一些操作繁雜、實驗效果不明顯、有安全隱患、農村無條件做的實驗,用信息技術的方法將問題處理,并直觀、放大地展示在多媒體屏幕上,讓課堂變得更生動、更形象、化抽象為具體,化繁為簡等等,從而提高演示實驗效果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動手能力、環保意識、安全意識、節約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在初中生物八年級“生物的遺傳與變異”“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教學中,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對生活中常見的遺傳病進行講解,然后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遺傳病產生的原理,并鼓勵學生相互交流,例如同學自身周圍或者同學存在的遺傳病,如此一來,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將會大大提升,在后續的課程教學中也會認真聽講,讓學生在課堂和課外都能收益。再比如在八年級上“動物的行為”教學中,教師播放一段動物行為視頻或者展示相應的圖片,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自然界動物有趣而又怪異的行為,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進而深刻意識到生物和生活實際的關聯性,無形中激發學生探究生物的意識,這種意識一旦養成,將會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三)小組合作教學,優化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集互動、探究、討論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其核心內容在于教師提出問題或者給出任務,讓同學們自主分配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出答案,這一過程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增強師生間的互動,進而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提高生物教學的實效性。例如在洋蔥表皮細胞或人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制片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學生的團隊合作,以洋蔥表皮細胞制片為例,教師首先播放一段實驗視頻,然后讓學生自主操作,學生在制品過程中可以團隊思考制品的原理,蓋片時的手法可以進行討論和分享,染、吸載玻片染色時可以進行創新思維的開闊,培育學生的探究能力。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注重知識的歸納總結,在課堂教學結束后,通過布置課后學習任務或者傳授一些網絡自主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自主進行課后知識的鞏固,通過課中和課后的講解,全面提升生物教學的實效性。
三、總結
綜上,為全面提升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正確面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積極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且教師要適應新課程改革,不斷完善教學模式和更新教學理念,及時創新和改進課堂設計內容,將枯燥化為有趣,將苦學變為樂學,最終全面提升生物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陳毅鑫.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高考,2020(28):54+56.
[2]朱栗明,吳鈺萍.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20(14):152+154.
[3]王建萍.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