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玲

【摘? ? 要】數學是一門培養學生思維分析、理解應變能力的學科,也是促進社會發展,完成生產力、科技發展目標的必要條件。它即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長久發展之計。開展數學教學是提高當今學生整體素質的妙計。古有言:“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同理可知,小學也就是教育事業的“清晨”,在此階段,學生積極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強,服從教師的安排,學習時的興致較高,是對他們進行素質培養的最佳時期。同時,此時的學生也比較依賴教師,如果教師能夠尋找到適合這一階段學生學習的方式,便能夠有效促使學生能專注地學習數學、了解數學。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7-0016-02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Zhoujiadi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Management Center, Baoji Town, Pingchuan District,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CHEN Xiaoling
【Abstract】Mathematics is a subject that cultivates students' thinking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adaptability. It is also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ccomplishing the goals of productivity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life and life as well as a long-term development plan. Carrying out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a clever way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today. There is an old saying: “The plan for a day lies in the morning, and the plan for a year lies in the spring.” In the same way, elementary school is also the “early morning” of education. At this stage, students are more capable of actively accepting new things and obey teachers. It is the best time for them to cultivate their quality due to their higher interest in studying.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s at this time are also more dependent on teachers. If teachers can find a suitable way for students to learn at this stage, they can effectively encourage students to concentrate on learning mathematics and understand mathematics.
【Keywords】Mind mapping;Primary mathematics;Teaching application
信息化時代社會高速發展,科技飛速進步,顛覆性科技技術層出不窮,國家教育的最終目的也是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高文化的社會技能性人才。而伴隨著科技的發展,任何技術都離不開數學的應用,無論是電子編碼的創作或是高科技產品的研發,都需要與數學結合,以此計算精確的數據,保證發展的質量。在此氛圍之下,數學教學開展的必要性也逐漸凸顯,教師致力于完成數學學科的教學任務。在數學的公式化進程中,思維導圖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佳方法,它可以合理地將知識點以相互聯結的形式整合出來,便于學生以發散性思維對知識點進行記憶和理解,從而完成教學目的。以下是筆者總結的關于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優化課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學生作為學習的接受者,占據了課堂的主導地位。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途徑,對任何學科知識點的掌握,都主要來源于課堂上教師的教導。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教師對教學模式的選擇就尤為重要,需要應用既能讓學生接受,又有顯著成果的教學方式來輔助課堂教學。如果教學方式稍有不適,就會導致課堂教學事倍功半。因此,在小學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地將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應用到課堂中,提升課堂質量,讓知識的傳播效率達到最佳。同時,教師在應用思維導圖時,也要帶動學生思考討論,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利用邏輯思維積極地進行自我學習,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進行“倍的認識”的章節教學時,需要對任意個位數的倍數進行計算,這也就涉及復雜的計算方法和乘法口訣表。這樣的計算過程講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極大壓力。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將個位數與其倍數的關系進行大致的總結,再將個別數的倍數以樹狀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簡單地了解倍數的意義,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思考所有個位數的簡單倍數,并根據這些倍數的關系,找到便于記憶的方法。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向同學分享自己的見解,降低學生間知識量的差距,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真題實踐,提高學生對難題的適應能力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的任務只體現在課堂上,課堂結束后學生的學習也就結束了,這導致學生所學知識遠不能滿足教學要求,從而無法提高學習成績。而在新式教學模式中,思維導圖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思考與討論的板塊中就會給出不少真題,供學生進行課下思考與練習。這些真題都具有很強的代表性,題目也是根據先簡后難的順序安排的,在題目難度逐漸遞增的過程中,學生對難題的適應能力會隨之提高,對知識點的掌握也會更加得心應手,數學成績也自然地提高。
例如,教師在教學“面積”的章節時,涉及公式的記憶與應用。學生對于公式類知識點的學習,如果不進行真題實踐,就很難真正熟練掌握知識點,且難以做到學以致用。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真題的實踐中使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S=ab、三方形的面積公式S=1/2ab”,做到對公式的過目不忘和靈活計算。在思維導圖的輔導下,學生能快速地理解到公式的意義,并將公式記憶在腦海中,課后根據思考和討論,鞏固知識點,提升自身對難題的適應能力,學習不同的應試技巧,最終實現數學成績的提高。
三、加強復習,強化知識記憶效果
學生學習的過程主要包括課前預習、課上學習以及課后復習三個階段,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課后復習,因為課后復習是對課前預習的補充,也是對課上學習知識的深化,這一過程包含了學習的總章程,因此課后復習極為重要。在課后復習過程中,思維導圖可以促使學生進一步學習課堂知識點。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由于沒有教師的輔導,學生需要獨立思考,解決問題,這就在無形中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讓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學生在回顧知識點的同時會觸發學生對知識點產生新的思考,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此外,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由于知識點出現的次數增加,也就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提高他們的記憶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章節教學過程中,對于“進位與不進位”兩個知識點的講解,學生會有一定的理解問題。另外,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難以在短暫的時間內將知識點全部灌輸給學生。在此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自主課后復習,在復習的過程中反復鞏固知識點,強化對課堂知識點的理解。在這一過程中也能高效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教師要教導學生在課后復習的進程中,根據思維導圖重點復習課堂疑難點,對不懂的知識點加強復習強度,強化知識點的記憶效果。
數學是最接近生活,也是與科技生產關系最密切的科目,在人才培養策略中,數學能力培養占主導地位。數學的學習過程是對生活化數據的總結過程,也是對科技化社會的追求過程。培養優秀的數學素質性人才,有利于推動國家科研進入高科技時代。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思維導圖將起到很好的教學作用。因此,教師應重視對思維導圖的應用,讓學生的課堂學習變得更高效,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唐麗婷.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的探索[J].當代家庭教育,2020(29).
[2]趙錦琦.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書育人,2020(25).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