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雷 趙賓
摘? 要:在對基于“新工科”背景的機務維修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實踐中,人才培養的目標制定以工程發展為目標進行重構,突出品格、知識和能力的全方面素質培養,重點加強有事業心、有敬業精神、有職業素養、有專業品質的“四有”人才培養;通過反向設計,以產業需求為著力點整合課程體系;通過產學融合、教研融合、專業融合提升人才培養融合度并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培養方法。通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提升了人才培養的層次,適應社會、行業和用人單位的需求,效果良好。
關鍵詞:新工科? 人才培養模式? 機務維修? 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V267+.4;G7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1(b)-0147-03
Research o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Aircraft Maintena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GAO Chunlei? ZHAO Bin
(Nanhang Jincheng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1156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actice of the reform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aircraft maintenanc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the goal-setting of talent cultivation is reconstructed with the goal of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so as to highlight the full range of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and emphasis on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the "Four-Have" talents who have a commitment, dedication, professionalism,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Integrating the curriculum by reverse designing to focus on industry needs. Enhancing the integr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realizing a student-centered cultivation method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university-indust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reform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the level of talent cultivation has been improved, which can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industry and employers, and the effect is good.
Key Words: New engineering;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Aircraft maintenance; Cultivation method
“新工科”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2017年2月以來提出的“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北京指南”,為“新工科”的發展從理論到實踐指明了方向?!皬偷┕沧R”從理念、結構、模式、質量和體系方面明確了“新工科”的定義[1-3]。“天大行動”以六“問”探索“新工科”建設的關鍵問題:問產業需求建專業;問技術發展改內容;問學生志趣變方法;問學校主體推改革;問內外資源創條件;問國際前沿立標準[4-5]?!氨本┲改稀痹诶砟钜I、結構優化、模式創新、質量保障和分類發展等方面對“新工科”建設的研究和實踐給出了行動指南[6]。我校所依托的母體學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提出了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人才培養新模式,探索新工科建設的新模式,促進綜合改革進一步深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以下簡稱“南航金城”)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2.0”中也提出了“清晰認識新時代、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模式、人才培養的新變化、新要求”,突出 “新工科,新模式,新人才”的培養模式。
我國正逐步實現由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的歷史性跨越, 民航飛機維護和維修專業技術人才是民航緊缺的專業人才之一。民航飛機的維護和維修類專業作為南航金城航空特色專業,專門為行業培養和輸送民航業高級人才, 本專業結合“新工科”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深入貫徹我國民航科教興業和人才強業戰略,從航空公司、維修企業的發展需求出發,在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中對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和培養方法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新工科”建設的實踐上進行了有益的思考與探索。
1? 面向工程發展,重構人才培養目標
“新工科”人才的培養必須面向工程發展的需要,對人才的培養目標進行重構。機務維修專業從傳統的科學知識的培養,重構為“品格+知識+能力”的全方面素質培養。除了堅持飛機維護和維修核心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外,重點加強對品格方面的塑造,培養具有“四有”(即有事業心、有敬業精神、有職業素養、有專業品質)素質、創新創業能力強、全面高素質、具有鮮明“新工科”特色的機務維修人才。
1.1 品格培養
品格是人才全面發展的根本,是“新工科”人才的底色。新工科教育要把人才品格的培養放到新工科人才的首要位置。
南航金城積極響應教育部要求,飛機維護和維修類的專業培養方案中對思政類課程學分進行調整改革,以期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以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此基礎上,在教學實踐中將思政教育貫穿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通過教師的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以及專業實踐課程的開展,培養學生的獨立判斷能力、積極進取的精神,勤奮踏實、團結互助、實事求是的品質。上述能力有機結合,相輔相成,從而構筑起新工科特色飛機維護和維修人才完善的品格結構以及“四有”素質。
例如,在教學實踐中,不同的課程不同的老師一再向學生強調機務的作風,機務人員是飛機的醫生,在做勤務和維修的時候一定要把安全意識放在第一位。做到“四到”:該看到的看到、該摸到的摸到、該聽到的聽到、該聞到的聞到,沒有遺漏,保障飛機安全飛行。另外,由于飛機維護的工作環境一般都比較艱苦,機務人員需要有堅毅的品格,我們在下廠實習的實踐環節中通過鉗工、焊接工等各工種的實習,有意識地加強堅毅品質的養成。
1.2 知識培養
機務維修專業的新工科人才不僅要以民用飛機維護維修技術為知識主線,熟練掌握飛機結構、飛機系統、航空維修基礎和航空動力裝置飛機維護和維修的專業技術理論以及航空器維修實踐等專業技術技能,還要了解與之相關的學科知識,比如自動化學科、計算機學科、機械學科,材料學科等。在知識維度上要求培養的人才具有寬厚和堅實的工程基礎,最終構筑起人才全方位復合型知識結構,滿足國家、社會、行業和用人單位的需求。
南航金城飛機維護維修類專業注重電子、機械等專業基礎知識的培養,堅持飛機結構、飛機系統和飛機維修實踐飛機維護和維修核心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此外,通過CAD、制圖、機械基礎等課程加強了與機械專業的結合;通過自動控制原理、Protel設計、檢測技術等課程加強了與自動化計算機等學科的結合;還開設了材料學、復合材料,無損檢測等課程加強與材料學科的結合。培養的學生具有多學科廣泛的基礎知識,全方位復合型知識結構為后續工作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快速發展的行業發展有較強的適應性。
1.3 能力培養
“新工科”對民航機務維修人才的能力要求,不僅包含了通過非認知性實踐獲得的飛機維修技能,也包含通過認知性實踐而獲得的、能夠進一步挖掘自身潛能、實現“舉一反三”的能力。通過設計校內實訓實踐課程環節,并積極開展創新創意創業活動、科研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快速學習與終身學習能力。由于機務維修專業面比較窄、學生的競賽除了航空航天民航類也可延伸至機械類、電子類等專業,過程中提升教師和學生的技術水平。
南航金城飛機維護和維修類專業學生在各類競賽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例如在江蘇省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等比賽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通過各種項目和各類比賽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意的意識和能力、加強了團隊協作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也進一步促進了師生的互動,對教師的教學和科研也有比較大的促進作用。
2? 基于產業需求,整合課程體系
傳統的培養模式通常是基于課程導向進行正向設計的。教學設計通常從課程體系開始,進而制定培養目標,所以培養的結果一般難以滿足產業的需求。傳統的正向設計對行業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只能不斷地“適應”,而不能“滿足”。
“新工科”行動路線提出了問產業需求建專業的思想[5],南航金城飛機維護和維修類專業人才培養實踐中以實現“三個對接”為目標: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機務維修專業通過對本專業現有課程體系與CCAR-147民用航空器維修基礎培訓大綱的銜接對應情況進行了調研和梳理,并且通過對各航空公司、飛機維修單位進行走訪和針對性調研,了解了企業需求,從CCAR-147民用航空器維修基礎培訓大綱及企業的基本需求開始進行反向設計,由需求決定培養目標,再由培養目標決定課程體系,進行課程的重組和整合,進一步加大職業實踐課程的比例。通過反向設計、正向實施,行業和用人單位的“需求”既是專業人才培養的起點也是終點,保證了教學目標和教學產出的一致,實現課程內容與行業需求及職業標準的對接,提升本專業學生培養與學生就業和職業發展的對接度。
通過走訪和調研,了解到航空公司和維修單位一個比較大的需求在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飛機維護和維修需要很好的動手能力,怎么把理論的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索性學習也是比較重要的。此外航空電子設備更新換代快,維修屬于高技術密集型行業,我們國家雖然在機體大修方面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是設計微電子技術、精密機械、光電技術等為主要內容的維修還得送國外修理,國內的航空維修技術和發達國家比還有一定差距[7],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
3? 以學生為中心,改進培養方法
“新工科”行動路線提出了問學生志趣變方法的思想[5],應該通過不斷促進“新工科”建設過程中人才培養“融合”度的提升,實現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轉變[8],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適應并滿足未來工程發展的人才需要。
南航金城飛機維護和維修類專業在培養方法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首先,積極推進機務維修專業人才培養內部和外部環境的協同,通過推進產學融合來前置人才供給;其次,在人才培養的內部環境中,積極推進教學與科研的融合,致力于“新工科”培養適應未來工程發展需求的具有可持續性競爭力的“新工科”特色的飛機維護和維修人才;再次,在人才培養系統中,推進本專業與不同專業之間的融合。
4? 結語
本文對南航金城飛機維護和維修相關專業基于“新工科”背景的培養模式進行了探討。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面向工程重構專業的培養目標,基于行業需求整合課程體系,以學生為中心優化培養方法,提升了人才培養的層次,適應社會、行業和用人單位的需求,效果良好。對于培養高質量的“新工科”人才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大良.因時而動,返本開新,建設發展新工科[J].中國大學教學,2017(4):4-9.
[2] 鐘登華.新工科建設的內涵與行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3] 吳愛華,侯永峰,楊秋波,等.加快發展和建設新工科主動適應和引領新經濟[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4] 鄒曉華.新工科背景下高職院校大數據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22):115-116.
[5] 教育部高教司.“新工科”建設行動路線(“天大行動”)[EB/OL].(2017-04-08).http://www.moe.gov.cn/s78/A08/moe_745/201704/t20170412_302427.html.
[6] 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專家組.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指南(北京指南)[EB/OL].(2017-06-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707/t20170703_308464.html.
[7] 戴倩,林麒,鄭珊珊.中國民用航空維修業(MRO)前景展望[J].機電技術,2004(增刊):27-30.
[8] 馮娜娜.新工科視域下混合學習課程的設計研究[D].天津: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