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佳怡
◆摘? 要:《戰爭與和平》中,列夫·托爾斯泰塑造的女性形象共計37名,無論是正面還是反面,當中每一名女性形象均將列夫·托爾斯泰的態度、價值觀充分表達出來,反映了該社會背景下的女性價值觀念。本研究從女性人物形象著手,深入分析了娜塔莎與瑪麗婭兩位女性人物形象,致力于通過女性人物形象分析探索列夫·托爾斯泰所要表達的價值觀念。
◆關鍵詞:戰爭與和平;女性人物;觀念
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女性作為人類生存發展、繁衍生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始終扮演著獨特的角色,其同時也是各個文學作品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戰爭與和平》作為人類藝術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列夫·托爾斯泰為我們展現了社會歷史生活的真實畫面,在贊揚俄國群眾堅強勇敢、熱愛和平的同時,又通過現實主義手法描繪了諸多形象豐滿、個性鮮明的女性角色。深入研究《戰爭與和平》的女性人物形象,能夠深入了解該時期背景下的女性價值觀,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文學價值。
一、《戰爭與和平》主題
作為列夫·托爾斯泰知名作品之一,《戰爭與和平》的創作歷時6年有余,全面描述了別朱霍夫、庫拉金、羅斯托夫的命運變化,向我們呈現了俄國社會在十九世紀的巨大變化與激動人心的運動。小說重點針對貴族青年的個性與命運進行刻畫,鞭辟入里地描述了俄國的社會風情、大眾生活,針對戰爭與和平、貴族與農民之間的矛盾進行了揭露,在震撼讀者心靈的同時,鼓舞了無數熱血青年為社會主義而不懈努力。
二、《戰爭與和平》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一)娜塔莎形象分析
列夫·托爾斯泰筆下,娜塔莎并不美麗,對于十三歲的娜塔莎,列夫·托爾斯泰形容她大嘴細胳膊,盡管不漂亮,但她充滿活力。娜塔莎盡管缺乏唱歌方面的專業能力,但她的歌聲總是異常動人。盡管沒有美麗的外表,但娜塔莎在跳舞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往往會成為全場的焦點。能歌善舞的娜塔莎充分彰顯著熱情、活力,且這些熱情、活力具有極強的感染力,當安德烈公爵第一次接觸娜塔莎以后,便被她的活力所感染,他喜歡她的自然、純樸,欣賞她那自然流露的笑容與源自內心的幸福感。
舞蹈與打獵歷來是俄國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貴族女孩基本上不參與打獵的大環境下,娜塔莎在馬術、獵技方面的能力則讓人稱贊。從這個角度來看,出生于貴族的她并未脫離大眾。進入到貧民獵戶家中休息的時候,娜塔莎覺得民族服是俄國漂亮的服裝,同時各種食物也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而與貧民大叔跳舞的過程中,接受過法國教育的她,卻能夠展現出俄國人的舞姿、精神。當法國軍隊即將進入莫斯科以前,娜塔莎阻止了家人“卑鄙、可惡”的行為,并最終勸住家人將卸下財物、攜帶傷員。
娜塔莎是完全自然的,她活潑、溫柔、富有同情心,她孩子氣,同時又具備女性氣質,她有理想、急性子、熱心腸、倔強、任性,無論任何一方面,娜塔莎都是如此的迷人,是一位人見人愛的女孩。與此同時,娜塔莎活潑可愛、純真質樸,同時又富有民族情懷、愛國熱情,其是列夫·托爾斯泰內心理想的俄羅斯婦女形象,是女性美的化身。
(二)瑪麗婭形象分析
從外貌上來看,瑪麗婭也不漂亮,在她的父親眼中,瑪麗婭“又丑又笨”。瑪麗婭的所有行動都遵從上帝,在虔誠的信仰下,眼光中總能夠向人們傳遞柔順、溫暖,似乎整個人都披上了圣母瑪利亞的光環。無論是對于父親的挖苦,還是對于哥哥的不理解,馬麗婭總是能用一顆溫柔的心去對待,通過自身溫柔、熾烈、虔誠的愛去包容他們。瑪麗婭同時又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女孩,其所做出的的自我犧牲完全超越了世人的想象。阿納托利的求婚本身源自于父親瓦西里看中了瑪麗婭的財富,瑪麗婭的外貌并未能吸引這位花花公子,他甚至選擇在瑪麗婭眼皮下與布里安幽會。即便是這種情況,瑪麗婭也并未生氣,反而內心充滿祝福。這種大度、博愛、犧牲精神,常人顯然難以企及。
對于戰爭,她呼吁人們去看一看出征士兵的家人,聽一聽他們的哭泣。國難當頭,悲憤交加的瑪麗婭并沒有倒下去,國家與民族大義讓瑪麗婭清醒,她選擇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方式去保衛自己的祖國。當收到哥哥受重傷的消息之后,瑪麗婭不懼怕周圍的炮火聲,獨自一人帶著侄兒沖過重重封鎖,陪伴哥哥最后一程。在哥哥離世以后,所有人幾乎都沉浸在悲痛的情緒中時,悲傷讓瑪麗婭更加冷靜,也讓她更快從悲傷中走出來,甚至安慰悲痛欲絕的娜塔莎。虔誠的信仰下,瑪麗婭內心始終抱有希望,親人的離世、戰爭的殘酷均未曾將她擊垮,瑪麗婭選擇頑強的潛行。瑪麗婭正是一位意志頑強、溫柔善良、虔誠博愛的俄羅斯女性,盡管在列夫·托爾斯泰筆下的瑪麗婭相貌平平,但瑪麗婭對待家人、對待他人的仁慈寬容,將瑪麗婭的博愛精神展露無疑,其猶如每一位俄國普通婦女一樣,嘗試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守護家人、堅守祖國。
三、結語
通過反復品讀《戰爭與和平》,我們能夠看到十九世紀的俄國社會,了解別朱霍夫、庫拉金、羅斯托夫的命運轉折,列夫·托爾斯泰用尖銳的筆尖、冷峻的視角,為我們深刻展示了俄國一次驚心動魄的運動。而從女性形象入手,又能夠看到列夫·托爾斯泰所大力提倡的審美觀、價值觀。無論在任何年代、任何民族、任何宗教影響,善良、真正、活潑、博愛、有信仰、熱愛祖國的女性無疑都是美麗的,她們都應當獲得幸福、美滿。
參考文獻
[1]郭紫薇.解析《戰爭與和平》中的浪漫女性娜塔莎[J].青年文學家,2018(26):92-93.
[2]喬磊.列夫·托爾斯泰女性觀探析——以《戰爭與和平》中兩類女性形象為范例[J].現代交際,2016(22):104-105.
[3]張中鋒.托爾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結與《戰爭與和平》中“托氏女性譜系”的形成[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5,27(05):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