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路
◆摘? 要: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這就要求高校也必須要順應時代的主流,研究互聯網怎樣與教育更好地結合在一起。相信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學也會有新的形勢,發揮出不同的作用,對于未來高校的建設也是一種挑戰,這也要求各個高校的領導要注重校園的基礎設施建設,研究互聯網與教育結合的規律所在,制定出更加符合美術生的體系。在“互聯網+教育”模式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涉及到美術教學方面的改革,同時也關系到高校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問題。本文從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堂教學改革的的研究背景、目的、意義和實現路徑入手,尋找互聯網時代下有效實現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堂教學改革的方法。希望能在“互聯網+教育”模式下的高校美術教育能讓高校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能在未來培養出更加全能型的美術人才。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堂;教學改革
1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背景
1.1理論背景
藝術是一種具有多種內容的藝術。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美術教室的教育目標僅限于美術技能的學習和學前教育的新研究以及對美術技能的追求。在當今社會,互聯網技術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互聯網技術作為一種新型技術正逐漸應用于教室。在當今社會,“互聯網+”一直備受關注,這意味著不與各個領域的人們進行交流,而是結合現有行業和互聯網技術來優化行業信息并整合互聯網信息資源以提高生產率。“互聯網+教育”是“互聯網+”模型的表達,該模型結合了現有的教育和互聯網技術,參與了集成互聯網的各種優勢的過程。該模式是教育行業的改革與創新,可以為教育行業的下一步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主要基于“互聯網+教育”模式。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美術課堂教育的發展。
1.2現實背景
許多綜合性大學提供許多多學科和跨學科課程。學生的學習范圍已經擴大,但是學生的知識還不夠詳細。因此,許多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無法磨練和提高他們的專業藝術技能,從而導致學前教育學生缺乏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這對學生的未來選擇以及他們對學前教育的追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由于就業壓力,許多學生放棄了對藝術事業的追求,造成了很大的藝術人才流失。
1.3互聯網時代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堂教學提出的挑戰
“互聯網+教育”是當前“互聯網+”時代下的一種新型模式,這種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一些缺點,通過利用創新的形式來進行教學,當然這種模式對于教師的自身能力與自身素質有著一定的要求。從教師的角度出發,老師在年齡上比學生要年長,在經驗上也比學生豐富。教師利用互聯網這種新型模式進行教學,能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讓他們更加樂于去學習接受美術知識,讓學生形成一種終身學習的思維。當學生在生活學習中遇到問題時能夠主動地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樣對于老師也一樣,教師也應該身體力行,在遇到新的問題時,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提出新的方案以追求更好的效果,不斷提高自身能力,這樣教師才能成為“互聯網+教育”這種模式下的引領者。
2互聯網時代高校學前教育美術課堂教學改革研究的意義
在互聯網時代,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堂教育的改革實現了從“教育型”向“學習型”課堂風格的轉變,引導師生共同探索,教師是藝術教育的新發展。密切關注發展趨勢,根據適時的工作需要調整教學內容,貼近教育活動的現實,支持提高學生的教育技能和專業水平,實現專業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教育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作為美術教育領域,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室教育也被加入到改革的浪潮中,現有的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室教育模式需要改變,必須采用互聯網時代的先進教學方法。互聯網模式的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堂教育,打破了現有教育形式的局限性,可以幫助大學學前教育的學生提高實踐能力,提高專業技能,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前教育工作和研究。
3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目的
本文所研究的內容是面向學校的,要求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探索藝術技能和知識,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大學前教育的藝術課堂教育改革方向。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的技能學習目標與藝術專業不同。在大學的學前教育專業中,藝術課程的教育重點是教授基本的應用技能,而這將側重于滿足學前教育學生的教育活動需求的實用性。在對特定大學的學前教育畢業生進行的有關此主題的調查中,發現具有以下藝術能力的學生更有可能在未來的幼兒教育事業和工作中找到合適的崗位,并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孩子的喜愛。
3.1精湛的簡筆畫技能
能夠熟練使用簡筆畫繪畫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更好的組織幼兒教育的教育內容,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使課堂教育生動有趣,提高激發孩子學習興趣,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滿足兒童身心發展的需求。
3.2良好的兒童畫教學技能
藝術游戲是幼兒園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在幼兒教育、簡筆畫教學、童謠教學、舞蹈教學等學前教育中應用基礎知識的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
3.3兒童畫鑒賞能力
兒童繪畫活動簡單隨意。圖片欣賞活動使孩子的想象力豐富而生動,滿足孩子身心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未來的幼兒園老師不僅要畫得好,而且要有能力組織孩子進行圖片欣賞,例如對孩子的作品進行相互和自我評估或者帶領孩子們欣賞。
網絡時代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堂教學改革的專題研究應著重培養學齡前兒童的“精湛的簡筆畫技能”“良好的兒童畫教學技能”“兒童畫鑒賞能力”為重點,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培養學生活潑開朗的性格,積極督促學生參與各種文藝活動,展示個人才能,發展學前教育學生的職業素養。借助互聯網技術教孩子學習繪畫的特定教育技能,可以將孩子的繪畫融入孩子的教育活動中,這對于激發對孩子學習的興趣非常有用。獲得兒童繪畫領導技能的先決條件是了解兒童繪畫的心理和繪畫的狀態,并結合實際教學以適應他們的能力,使兒童學會快樂地繪畫,激發他們的繪畫才能和繪畫能力。通過使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各種繪畫活動,可以增加對學齡前兒童繪畫活動的興趣,并增加對幼兒園兒童圖畫的理解。
4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路徑分析
4.1強調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4.1.1增加教學內容的樂趣
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利用互聯網技術(如PPT的應用,網絡教學視頻的輔助教學等)創造一個舒適宜人的課堂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美術教室中感到愉悅,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并為學生在未來的幼兒園組織有趣的課堂奠定基礎。教師可以重新鏈接一些教育內容。例如,學生在學習了學前教育的核心課程之后,可以借助互聯網音樂軟件、視頻播放軟件在課堂上添加與童謠、兒童圖畫書有關的知識內容。它使教育活動更加有趣并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將藝術課程的內容與學前教育的特點相結合,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藝術的興趣、熱情和信心。
4.1.2提高教育內容的綜合實用性
就教育內容的構成而言,必須考慮教育的實用性,即滿足當前幼兒園實際工作的需要,并且必須真正實現與幼兒園教育教育實踐的緊密聯系,培養應用型人才。培訓內容的順序是靈活的,可以更改。在掌握藝術基礎知識和提高藝術技能的前提下,可以很好地適應未來幼兒園工作的需求。高校可以根據互聯網技術創設一個教育內容的規劃系統,通過智能分析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堂需要學習的內容,做好分析規劃,從而提出適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的教育內容,增強內容的實用性。
4.1.2.1學生學科繪畫技能教育的培養
在早期完成基礎學習后,老師應該加強主題繪畫的培訓和創作。就是說,老師需要給學生一個主題,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想法進行創作。例如,如果想到諸如兒童節這樣的主題,學生可以通過反映藝術家的表現力,個性特征和審美意識,從創意表達,色彩匹配表現特征,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思想構造主題繪畫開始。此類內容的創建和實踐也通常在幼兒園中使用。
4.1.2.2訓練學生創造環境的能力
創建幼兒園教室環境非常重要,是反映學生綜合藝術能力的重要途徑。它需要根據幼兒園的實際需求來強調學生的思維,表現和創造力。可以為學生計劃活動,例如``教室墻面設計競賽''。老師從不同角度評估和建議活動,為學生提供各種設計計劃,設計思想和表達方法,以提高創造學生環境的整體能力。在互聯網普及的今天,完全可以要求學生每人上交一份電子稿設計作業,并在課堂上讓每位學生進行講解自己的設計思路,做好課堂交流,培養學生的環境創造能力。
4.2加強實踐聯系,充實教學評估方法
4.2.1加強實際聯系并增加實習
加強藝術過程中的實踐教育與培訓之間的聯系,以提高學生對藝術教育和藝術實踐能力的興趣,為學生的教育技能打下堅實的基礎,并在教育與實踐,學校和幼兒園之間建立牢固的聯系和關系。這也為將來的幼兒園老師的技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在基礎藝術課程的指導階段增加幼兒園的實習機會。教師觀察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形式和內容,了解美術知識在幼兒園各種教育活動中的運用,指導學生了解和理解學生的基本美術過程。了解并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可以在藝術技能課程的指導階段添加學前實習。教師在幼兒園組織和開展各種美術教學活動,指導學生有效地提高美術運用水平。
4.2.2教育評價方法的改進
4.2.2.1不同的教育評估方法
教師需要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加強與朋友的互動,時刻反思和總結學習情況,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信心。例如,教師可以定期參加許多藝術交流活動,使學生贊美并與同伴交流,以了解他人的杰出藝術經驗并拓寬他們的藝術視野。也可以在學年或學期末完成學生的工作。通過舉辦展覽,學生不僅可以提供交流的場所,還可以提高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和信心。此外,通過教育部主辦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能競賽的藝術項目,有可能向優秀學生的作品頒發證書,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促進藝術過程中的研究與開發。
4.2.2.2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傳承傳統文化
建立校企聯合課程的模式有效地促進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師生的整體融合和多面性互動,有效地保證了理論教育和學前美術教育課程實踐教育的影響。充分利用當地的藝術資源,與美術館,博物館,歷史文化名勝建立聯系,并不時舉辦參觀和學習活動。此外,可以讓學生深刻理解剪裁圖,民間農民的畫作,民間活動,儀式等,拓寬思路和理解范圍,并從思維,觀察和表達方式中獲得啟發。它增強了對藝術知識的獲取以及對當地文化的深刻理解,提高了學生的藝術素質,并繼續發展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周小璇,蔡喬喬.淺談互聯網時代下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堂的機遇與挑戰[J].現代職業教育,2020(20).
[2]李鑫宇.“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學前教師教育的變革[J].文淵(高中版),2018(11):146-147.
[3]蔣麗,陳彩紅.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職業素質教育——以美術課為例[J].青春歲月,2019(30):172-173.
[4]李云茹.大數據時代藝術設計課堂教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6(11):219-219.
[5]吳雅莉.“互聯網+”形勢下學前教育大學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黑河教育,2017(10):85-86.
[6]陳昊.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活力課堂的教學改革探究[J].美術文獻,2019(12).
課題名稱: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 ,課題標號:TGG2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