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曉文
◆摘? 要:我們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語文的應用隨處可見。在我國教育發展中,素質教育成為教學核心,提倡將生活與教學相結合。在小學時期,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及素養的關鍵時期,而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生活化教學存在必要性及價值性,生活是源頭也是歸屬。文章對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實踐進行分析探究及應用策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應用策略
生活不僅是學習靈感的源泉,同時也是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著高效的提升和拓展,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需要學生發揮口語交際能力的場所之一。小學語文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將語文知識與生活內容相融合,是目前語文教學的重要發展途徑之一,在語文教學中實踐生活化教學能夠取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使語文知識充滿生活氣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學習興趣。
一、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教育即是生活,生活即是教育。教育與生活應是唇齒相依的,教育不能離開生活,生活也是始終貫穿著教育,生活與教育是緊密相連的。同時,在新課改的推進下,課堂教學目標應結合日常生活,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探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三觀,提高自身修養。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為學生創設合理適用的情境教學環境,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協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在日常學習及生活中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就是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相融合,將語文知識、文化思想等帶入日常生活中,為學生創設豐富有趣、輕松的學習氛圍,達到小學語文教學與生活一體化,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二、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回歸生活
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教師只側重于給學生灌輸理論知識,未重視培養學生的技能教學活動。教師要為語文教學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正確發展,學會生活,在生活中愈發強大。之前有過一篇報道,“在重慶市某小學中,一班級中有37學生都是大廚,而每位學生都會20個左右的拿手菜。而這門‘手藝是源于在小學二年級的一項家庭作業,班主任說道,做菜看似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課后活動,實則是督促學生回到生活實踐中,去感受生活,熱愛生活,通過在生活中的小事情鍛煉自食其力,用自身行動去服務家人。”這一報道詳細體現了讓生活走進我們的教育中,走進教學課堂中,將生活與教育緊密結合,讓學生通過生活經驗去感受、去體驗。在《花鐘》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文章學習,揭秘了大自然植物的神奇之處,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經歷分享自身已知的植物生態信息,不僅加深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語文課文中都是用語文文字承載著與生活相關的信息,學生想要學好語文,就要將生硬的文字轉換為現實事物,從而與文章內容及作者產生情感共鳴。生活化教學是在生活背景下,借助創設的生活情境再現文章描述的畫面,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深度挖掘文章含義。
(二)還原生活
在語文課本中,每篇文章都是作者仔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體驗生活,通過那些信息和經歷有感而發的,所以,在每篇文章中都是融入生活信息的。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理解就需要配合生活場景,使學生將文字與生活相結合,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語文知識理解更加透徹。由此可見,教師的教學模式不能過于單一,不能乏味枯燥的給學生傳授知識,而是要結合教學設備或者多樣化教學手段還原生活,讓學生能夠體驗到畫面再現,與文章作者情感產生共鳴。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利用互聯網或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收集整理文章相關的圖片、視頻等,將乏味生硬的文字轉換為豐富有趣的課件,通過課件的展示,還原文章中描寫的生活情境,通過感官形式,加深學生的記憶印象,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體驗生活
在新課改的改革推進下,提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情感言語表達能力,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及探究,在理解及感悟中,受到啟發,進而更好的全面發展。學生在日常閱讀過程中,會通過自身的理解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因此,語文教學不只是單方面的還原生活,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將文章中描述的情境與自身生活相結合,在這樣高度融合背景下,學生才能充分發揮閱讀、思考的主觀能動力,促使學生在文本的基礎上運用發散思維,開拓自身想象力,產生更多不同的見解與想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轉換傳統教育思想,將學生放在教育主體地位中,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才能更好的將文本知識點的學習導向實際生活中,激發學生的生活感觸,使學生結合自身生活進行思考與感悟。
例如:在《掌聲》文章教學時,讓學生回憶自身的生活經歷,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去體會文章的魅力。在這樣的教學引導下,學生能夠體會到文中的思想情感,體驗到給他人鼓勵是能夠有很大的影響力,要愛護、尊重他人,同時在自己遇到同樣困境的時候,也可以自我鼓勵,提升自信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加強實踐與探究,同時創新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將生活化教學更好延伸下去,為學生營造一個豐富有趣、生動活潑的教學課堂,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及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韓麗.語文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J].文學教育(下),2020(11):92-93.
[2]楊中.教學生活化,讓小學語文課堂色彩繽紛[J].讀寫算,2020(32):187+189.
[3]楊平昌.探究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J].啟迪與智慧(中),2020(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