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琰



自河南省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人口老齡化問題就越來越嚴重,對經濟社會的各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基于1996-2018年河南省統計數據進行實證檢驗,得出人口老齡化會阻礙河南省經濟增長的主要結論。
一、引言
河南省作為中國的人口大省,老齡化問題較為嚴重。截止2018年底,河南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1606萬人,老齡化率16.7%,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從總體上看,河南省人口老齡化呈現規模大、速度快、趨勢明顯等特點,可以說河南是跑步進入“老齡化”社會。目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為高質量、中高速增長。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口老齡化對河南省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在分析研究經濟增長與人口老齡化的相關文獻基礎上,通過搜集1996-2018年數據對河南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分析河南省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具體作用機制,確定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
通過整理了相關國內研究文獻,從研究結論上分析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存在正向影響、負向影響及影響不確定三種論法。雖然中國的勞動力供給在21世紀會保持穩定,但是人口老齡化會在勞動生產率、社會保障以及技術方面對中國的經濟產生負面影響(武元晉等,1988)。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是消極持久的(張車偉,2006)。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發展帶來的正向作用體現在老年產業發展機遇,這同時也是經濟持續發展的一個有利關鍵因素(姜向群等,2000)。除了勞動年齡人口對勞動參與率產生正向影響外,其他都對勞動參與率產生負向影響,研究十九個國家后得出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失業率和人均GDP等對勞動參與率的影響都不相同的結論(馬艷林,2015)。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在理論模型的基礎上加入老齡化因素,研究結論顯示,根據政府采取經濟政策的不同,那么,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效應也會不同(李軍,2006)。
在現有文獻中,對河南省的老齡化問題研究的較少,為了規避人口老齡化對河南省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因此有必要就河南省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問題進行系統的研究。
二、河南省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
第一,河南省的人口持續增長老齡化問題嚴重。河南省在1998年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7%,按照國際標準,河南省自1998年起就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而在2018年河南省老年人口比重已經高達10.61%,老齡化程度加深。河南省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呈上升趨勢,自從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數量從1998年的656萬人增加到2018年的1019萬人,老齡人口增長速度高達155%。
第二,河南省老年人口數量多速度快。由于河南省的人口基數大,因此老年人口數量也比較多。隨著經濟的發展,醫療水平穩步提升,人口預期壽命增長,老齡化速度增加。由于河南經濟發展緩慢,許多年輕有實力的勞動力不斷向南方和發達地區進行遷徙,青壯勞動人口的轉移加速了河南省老齡化進程。
第三,河南省人口老齡化存在城鄉倒置。一般情況下,城鎮比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要好、社會制度更加健全人口的平均壽命應該相對較長。然而河南省農村老齡人口多于城鎮老齡人口,出現了城鄉倒置的情況。本文認為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建國初期中國不論城鎮或是農村,人口均呈現高速增長的狀態,由于城鎮人口基數小于農村人口,因此此階段農村所增加的人口要高于城鎮增加人口。隨著政策“計劃生育”的出現,人口增長放緩,這一批出生的公民也已經步入老年。這就導致了農村老年人口占農村總人數的比例高于城鎮老年人口占城鎮總人口比例的現象。
第四,河南省人口“未富先老”。發達國家或地區有實力解決由老齡化引起的一系列問題,不會出現未富先老現象。而河南省的老齡化并不是這樣,河南省的人口結構屬于明顯的未富先老。河南省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GDP只有800美元。這表明,當河南省進入老齡化社會時,經濟并不發達,社會并不富足,“未富先老”給河南省的經濟發展帶來了諸多不利的影響。
三、人口老齡化對河南省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
本文的實證研究分析中,采集河南省1996-2018年的數據建立計量模型,具體分析河南省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作用與影響。模型中被解釋變量是人均實際GDP,解釋變量包括老年撫養比(odr)、人力資本水平(phc)、技術進步(tec)、就業人員數(emp)。
選取人均實際GDP作為衡量經濟水平的指標是因為它能全面真實的反映經濟的實際發展水平弱化物價因素等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本文選取河南省就業人員數衡量勞動力的變動;選取老年撫養比例作為衡量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指標,更全面綜合清晰地衡量人口老齡化;人力資本水平越高、技術水平越高,經濟增長速度就越快。估算人力資本水平主要有成本法、收入法、教育年限法等,本文選取河南省平均教育年限作為衡量河南省人力資本水平的變量,選取一般財政支出中的科學技術支出作為衡量技術水平的變量。
(一)ADF檢驗
本文分析基于時間序列,在考慮建立計量模型前首先檢驗其平穩性。在對原序列的五個指標進行ADF檢驗時發現均為非平穩序列,對其進行一階差分后發現各個ADF統計量值均小于其各個指標在5%顯著水平的臨界值,即ADF檢驗通過數據平穩,說明Ln(pgdp)、Ln(emp)、Ln(odr)、Ln(phc)、Ln(tec)均為一階單整序列。
(二)協整性檢驗
在一階單整的情況下,對變量進行協整檢驗,檢驗變量間是否存在穩定的長期均衡關系。
本文采用EG檢驗法,對序列殘差進行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殘差序列的ADF檢驗
由表可知殘差的ADF值小于5%的臨界值水平即-4.82<-4.56,則可認為在5%的顯著水平上拒絕原假設,可認為殘差e不存在單位根,可認為序列間存在(1,1)階協整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