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蘭,文 評
(云南財經大學 物流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1)
隨著社會化分工的持續(xù)細化,物流產業(yè)作為一個專業(yè)化的分工已經成為經濟優(yōu)化發(fā)展的趨勢。過去企業(y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主要采取節(jié)約原料成本進而采取低價戰(zhàn)略,隨著物流產業(yè)的發(fā)展,企業(yè)提高利潤的途徑拓展到了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yè)通過利用第三方物流,將以前需要花費大量精力的物流活動外包,更多地專注于核心生產經營業(yè)務。如何尋找適合自身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進而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升產品質量是各企業(yè)目前需要關注的事情。而港口物流是近年來物流產業(yè)發(fā)展的熱點,港口企業(yè)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即如何建立合理的機制通過層層篩選找到最優(yōu)質、最符合需求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本文利用層次分析法構建了物流服務供應商的評價體系,根據港口企業(yè)實際情況設計建立選擇方案,對港口企業(yè)選擇物流服務供應商進行優(yōu)化。
美國運籌學家薩蒂于20世紀70年代初首次提出層次分析法(AHP)。目前,很多學者利用該方法對社會、經濟和管理問題進行分析。曹春玲等[1]基于信用評價,考慮卷煙零售商在專有誠信、零售對象、經營業(yè)態(tài)等方面定位的特殊性,構建了零售商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其中包括3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及16個三級指標,并使用層次分析法對卷煙零售商的信用進行評價,使用信用等級形式將評價結果呈現出來。徐明亮等[2]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和層次分析法針對紡織企業(yè)設計了綠色供應鏈評估模型,構建了包含綠色指標和硬性指標兩項一級指標和多項二級指標的評估指標體系,最后用實例分析并驗證了該模型。趙曦等[3]采用層次分析法、德爾菲法(Delphi)和五分制綜合評分法從選址、工藝、功能、污染控制等角度構建了一個適用于“無廢城市”固體廢物綜合處理產業(yè)園建設水平的指標體系,包含25個評價指標,然后通過計算權重和對評價指標賦分,對固體廢物綜合處理產業(yè)園建設水平進行量化評價。
第三方物流源自20世紀80年代,歐美國家對專業(yè)化分工經濟體系的完善使得物流的流動變得更加頻繁與多樣,因此需要專業(yè)的企業(yè)或機構去從事該項活動,這便催生了早期的物流公司。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第三方物流企業(yè)水平不斷提升,物流網絡建設由此獲得較大的進步,對于企業(yè)如何根據自身情況選出優(yōu)質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顯得尤為重要。美國學者S.Jharkharia和R.Shankar[4]在其研究中指出,選擇物流供應商的評價指標主要有三個方面:服務質量、服務成本和企業(yè)合作力度,并在研究中詳細說明了各個指標的重要性次序。Farzipoor[5]應用數據包絡分析法(DEA)構建模型,從實際成本、服務質量、信用和收益四個維度分別對18家逆向物流服務提供商進行評價,并提出了一套選擇方案。Saaty和Alexander[6]則是利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的層次分析法(AHP)評價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將定性因素量化表示更方便多目標決策。Johnson M[7]則是從企業(yè)的發(fā)展戰(zhàn)略、企業(yè)文化,專利技術等方面進行供應商的優(yōu)劣評價,對備選供應商進行比較打分,根據分值從高到低排序最后選擇其中最優(yōu)的一個。黃輝[8]等研究應急物流服務,認為應急物流具有高靈活能力、高附加能力和變動成本控制的特點,對這些特點應提出更為多變和更具針對性的評價體系才能評價應急物流服務供應商。
對以上文獻進行研究發(fā)現,對物流供應商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多,但多是獨立出來進行研究,而未與供應鏈整體進行聯系。近年來港口物流是物流產業(yè)發(fā)展的熱點,對港口物流企業(yè)選擇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的研究較少,并且在物流實踐方案設計方面,港口第三方物流的運作模式需要基于企業(yè)實際需求并且結合國情進行分析,但目前對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的評價模型以概念性為主。本文首先對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選擇相關文獻進行研究,從供應鏈管理視角出發(fā),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構建,然后以S企業(yè)為研究對象,利用本文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及所建立的層次分析模型對S企業(yè)備選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進行分析。
港口物流服務是口岸城市利用自身港口優(yōu)勢,提供港口貨物的搬運、倉儲、配貨和報檢等服務,是基于特殊地理位置優(yōu)勢的一體式綜合物流體系。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提升港口企業(yè)綜合競爭力并將更多的資源專注于核心業(yè)務,港口企業(yè)會把非核心的物流服務活動外包給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因此港口物流服務質量的高低關鍵在于港口企業(yè)所選擇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
港口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選擇評價的目的在于對被評價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作出有價值的判斷,以提升港口物流公司服務水平,提高其競爭力。該評價指標體系應能靈敏、準確地反映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當前的服務水平。根據近幾年學者所研究的相關文獻分析整理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和港口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選擇評價體系的可操作性及特點,明確了4個一級評價指標和8個二級評價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港口物流服務商選擇評價指標體系
一般來說,層次分析法將總目標按一定的準則細分成各個子目標后需進行排序并確定權重,然后利用判斷矩陣算出方案的總權重并進行決策。
2.3.1 判斷矩陣的構造
本文參考兩兩比較的方法計算每層的權重K和最大特征值,構成成對比較矩陣(判斷矩陣)后再檢驗其一致性。判斷矩陣為A=(aij),其中,aij表示在層次分析法模型中,某一層中的第i個元素與第j個元素相比的重要程度,即i相對于j的重要性。表2所示為AHP兩要素比較時的評價標度。準則層和指標層的判斷矩陣均由專家打分方法所得,一般采用專家給出建議或者利用問卷調查的形式綜合統計從業(yè)人員的意見并計算打分,如表3所示。

表2 AHP的評價標度

表3 準則層的判斷矩陣
然后計算相對指標權重 ki,計算公式如下:

得到相對指標權重之后,為了簡化計算,對其進行歸一化處理:

2.3.2 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
在構造矩陣的過程中,由于問題復雜和判斷主觀模糊的原因,構造出來的矩陣無法保證百分百一致,因此需要檢驗一致性。首先需對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及最大特征值進行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然后,由一致性指標公式計算出一致性指標,計算公式如下:

當CI=0時代表一致,隨著CI值的增大,一致性逐漸降低。接著對隨機模擬取平均值得到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Satty在其工作中為后來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模擬100次得到的RI表,本文中直接采用該表,如表4所示。

表4 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表
根據本文提出的模型,根據式(1)-式(4)進行計算,求得:

同時,根據表4可知,當階數n為4時,RI的值為0.9,一致性比率計算公式為,當CR<0.1時,表明判斷矩陣有足夠的一致性,若CR>0.1時,應對判斷矩陣進行修正。經計算,本文中CR=0.051<0.1,判斷矩陣通過一致性檢驗。
2.3.3 計算各元素對目標層的合成權重(層次排序)
假設準則層中第i個元素Bi較目標層A 的合成權重為wi,指標層中第j個元素Cj較準則層Bi的單一準則排序權重為wij,則計算指標層Cj與目標層 A 的合成權重的公式如下:

對每個元素對目標層的合成排序向量進行綜合一致性檢驗。但因對整體進行比較困難,且調整復雜,基于整體一致性沒有在單一準則下清晰,一般不予考慮。因此,本文同樣沿用這種思想,對整體一致性檢驗不予考慮。
根據上述公式計算出準則層B的權重:[B1,B2,B3,B4]=[0.44,0.35,0.13,0.08]T。對指標層判斷矩陣進行求解,求解出的權重如下:

得到指標層各個元素Cj的單一準則權重之后,使用公式(5),即可計算出指標層相對于目標層的合成權重。
2.3.4 港口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選擇方案
由于規(guī)模、資源、資金不同等原因,不同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的業(yè)務水平不同,倘若港口利用上述方法對每個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進行評價,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總體成本太高。因此本文對程序進行簡化,分為預選階段和精選階段,若預選階段不合格,相關的供應商將被拒之門外。其中預算階段重點考慮的因素是服務成本和履約能力。
預選階段:為了提高評價體系的科學性與可靠性,本文采取專家打分和業(yè)內人員問卷打分同時進行的方式進行權重確定。然后進行統計,最后得到每個指標兩兩相對的重要程度,然后計算每個指標的權重。
得到權重結果之后,將履約能力作為第一層預選指標進行統計。根據權重數據,可以算得和CI的數值,進行一致性檢測。舉例說明如下:
假設經過專家打分,此時第一層指標權重如表5所示。

表5 預選第一層指標的權重
然后對第二層指標進行權重計算,將服務成本作為第二層預選指標,同樣根據專家打分得到權重數據,計算和CI的數值,經過一致性判斷最后得到服務成本中顯性成本和隱形成本各自占據的權重,計算方法和第一層履約能力完全相同,因=2.067,CI=此本文不再具體舉例說明。
精選階段:經過預選階段履約能力和服務成本的篩選,剩下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成功進入精選階段。跟預選階段類似,精選階段將權重較高的協作能力作為第三輪篩選,計算信息共享和合作能力的權重占比。最后將企業(yè)形象作為第四輪篩選,計算企業(yè)資質和員工素質的權重占比。
確定預選精選兩輪方案之后,根據各個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各項能力指標的模糊矩陣,首先通過預選,計算總分值,取排名靠前的供應商進入精選階段。在精選階段收集評價指標情況,和能力指標模糊矩陣,進行最后兩輪篩選,得到最終排名之后,選擇總分最高排名第一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作為合作伙伴。
S企業(yè)決定將自己的物流外包給第三方物流服務商,以加強其在核心生產中的競爭力。根據專家打分,可以獲得各個指標的判斷矩陣。其中預選階段一級指標中履約能力B1權重計算如下:=0.44(其中aij由表3專家評分查詢可得)。預選階段一級指標履約能力B1下的二級指標質量效率C1計算方式為=0.725(判斷矩陣值aij查詢表6可得),對合成權重進行計算,即=0.319。同理,通過計算能夠得到其他一級指標權重值和二級指標權重值。經計算得到港口物流服務商最終的量化評價指標體系,如表7所示。

表6 指標層的判斷矩陣

表7 港口物流服務商的量化評價指標體系

?
經過實地調研確定了三個港口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以備選,分別是D1,D2和D3。在預選階段開始之前,通過邀請專家或者企業(yè)選取內部從業(yè)人員建立評價小組的方式,對三家物流供應商進行打分并匯總統計,得到各個供應商各項能力指標的模糊矩陣,如表8所示。

表 8 評價指標關于供應商的權重系數
完成指標權重系數計算,構建量化評價指標體系后,開始預選和精選過程,進行評價完成港口對于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的選擇。
在預選階段,三個物流供應商第一層在履約能力方面得分分別為:

第二層服務成本得分分別為:

根據一級指標權重可算得綜合得分分別為:

經判斷在預選過程的兩層評選中,D3的履約能力指標欠佳,服務成本指標的得分略高,綜合評分不占優(yōu)勢,因此被淘汰。然后D1和D2進入第二輪精選。
在精選階段,D1和D2物流供應商在第三層協作能力中得分分別為:

根據一級權重預選中協作能力和企業(yè)形象指標得分為:

綜合預選精選,兩個物流供應商綜合得分為:

經過精選分析可知,D2物流供應商在協作能力和企業(yè)形象中的得分高于D1,綜合考慮預選精選兩輪篩選,D2在各項指標中也都優(yōu)于D1,因此原則上應選擇D2為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
港口企業(yè)在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選擇中沒有一個統一較好的選擇方法,很多企業(yè)無法從龐雜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中選擇出幫助企業(yè)更好地提升其自身核心競爭力的供應商。利用層次分析法,結合定性因素模糊量化的特點構建的物流服務商評價體系能夠幫助港口企業(yè)選擇合適的供應商。企業(yè)可以細化選擇過程中的各個指標細節(jié),增加更多項評價指標,從而增大評價過程中的精確性。伴隨指標數量的增加,層次分析法的計算量也會增長,借助計算機軟件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此方面的問題,從而使企業(yè)能更簡便更精確地作出選擇。而本文建立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能夠幫助物流需求企業(yè)選出合適的供應商,同時該指標體系還能用于后續(xù)的業(yè)績評價,最后通過循環(huán)利用可以有效促進整個供應鏈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