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宇
【摘要】當前時期,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建筑行業在其中有重要的貢獻,建筑行業發展的同時,也讓相關的行業受到廣泛關注,經過實踐調查,室內設計是其中相對熱門的專業。我國大部分高校都有開設室內設計專業,其專業中的室內裝飾繪圖課程在發展過程中,尤其在課程設置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本文主要針對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發現的空間思維能力培養不足,來探索更為科學有效的課程教學策略。本文主要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為重點進行闡述,首先分析空間思維在室內裝飾繪圖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從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室內裝飾繪圖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室內裝飾;空間思維;課程教學
室內裝飾設計專業在當前時期的快速發展,是我國多元化教育發展的重要體現,不僅讓學生擁有更多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在學習室內裝飾的繪圖時,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對學習效果有直接的影響,但是在日常教學中,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因此教師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教學態度,運用合理化的教學手段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幫助學生掌握室內裝飾繪圖的高效方式,從而促進學生未來職業的良好發展。
一、空間思維在室內裝飾繪圖中的重要作用
室內裝飾設計,其本質就是大腦對前期的室內構造進行預想的工作,因此室內裝飾繪圖設計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首先在室內的前期構造中,需要設計者結合客戶對室內的實際需求,對室內環境和結構進行前期的策劃。面對當前空蕩的空間環境,需要設計者擁有較強的空間性思維,這樣才能設計出趨于完美的室內裝飾作品,將客戶具體要求體現在作品中,既體現出設計者的設計情感和藝術思維,同時也能完成客戶的裝飾要求[1]。
另外繪制室內裝飾圖是設計者通過自身的空間思維將設計圖轉變為實際物象的途徑,如果設計者沒有建立完善的空間思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室內裝飾繪圖工作造成阻礙,耽誤客戶的實際設計安排,更嚴重的還會帶來經濟方面的損失[2]。最后空間思維是設計者開展室內設計工作的必要前提,同樣空間思維也是教學中的難點內容。因此要想促進室內裝飾繪圖的教學實效性,首先要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這也是成為優秀設計師的關鍵。
二、室內裝飾繪圖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
(一)應用多元化的思維方式強化空間思維
室內裝飾繪圖具有創造性和藝術性的特點,因此對其教學活動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裝飾繪圖教學中,關鍵是要讓學生形成空間意識,建立空間性思維,并且可以靈活應用信息技術來在軟件中進行繪圖[3]。這一教學過程是對學習規律深入探索的過程,裝飾繪圖本質就是設計者通過靈活支配自身思維來進行構思活動,是思維發展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體現,而創新性的構思需要在良好的思維習慣的基礎上逐漸形成。
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應用多元化的思維整合訓練方式,實現培養空間性思維的能力,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教學學生繪圖技能,還要重視挖掘學生潛在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空間思維發展存在的多種可能性來設計出對應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更為多樣的思維轉換方法,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4]。在教學中要敢于打破常規,在樹立正確教育觀念的同時,立足于整體角度,以引導性的教學來開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以交叉的方式進行思考活動,鼓勵學生動手實踐,以實踐帶動思維的發展。在建構學生空間思維模式時,要深入探究學生的思維結構,找出思維方式之間的聯系,尋找其優勢和不足,再結合空間元素進行重新組合,讓學生能夠建立創新的思維觀念,提高對空間結構的認識,從全新的視角對空間進行觀察,自然會形成全新的思維方式,激發學生裝飾繪圖的創作激情。
(二)激發學生想象力強化空間思維
在室內裝飾繪圖中,主要任務有三項。第一是合理規劃空間的內部關系,基于現有的空間結構,對室內進行再創造;第二是打造舒適的空間環境,設計陳列和照明等室內效果;第三是為空間打造出藝術氛圍,對室內的風格、心理環境進行重新的處理。室內裝飾繪圖屬于一個綜合性的過程,需要立足與思維視角,將創新與技術兩者相結合進行再次的創造[5]。不僅如此室內裝飾繪圖還與技術、材料的實際應用以及設計者的審美意識有緊密聯系,這一空間思維模式具有獨特性特點。學生在進行裝飾繪圖的過程中,還要調動自身的邏輯性思維、動態性思維以及形象思維,讓三種思維模式協調配合,以促進設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在設計裝飾圖時,可以結合空間構思,對材料和工藝進行創新性的調整,因此具有相當大的想象設計空間,這也可以作為培養學生空間思維的有效途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對課程內容、作業任務以及教學方式等方面開始調整,使學生的想象空間逐漸得到擴大,促進空間思維培養目標的完成。
(三)培養學生創新型心理素質
教師在開展裝飾繪圖教學時,還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只有具有創新型的設計心理素質才能促進學生空間思維的持續發展。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積極鼓勵學生,讓學生的心理充滿安全感和自信,為思維的創造性發展提供基礎條件,以促進學生創新性心理素質的形成。教師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到展覽活動和設計競賽中來,通過與他人之間的設計交流,最大程度發揮學生的智力和藝術鑒賞意識[6]。在教學中注重隨機性,并且要把握好教學訓練內容的難易程度,在以客觀全面的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設計作品,重點體現作品的藝術審美性以及實用性作用,讓學生可以通過教學訓練活動在心理層面獲得成就感。
在繪圖教學時,教師要以自身的言行舉止來創新型的體現空間思維的靈活特點,發揮教師榜樣引導性的作用。為學生尋找多樣化的教學課題,通過多元且生動的教學素材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空間想象,通過創新的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調動空間思維的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藝術創作氛圍。
(四)通過實踐觀察強化空間思維
室內裝飾繪圖的教學活動,需要教師以及學生兩者共同努力協作完成。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普遍無法最大程度的發展自身的空間思維,因此教師要積極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起到自身的引導性作用,促進學生空間思維的形成和發展。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位置,應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空間思維發展的氛圍,鼓勵學生在繪圖設計活動中,積極探索、自主思考,將自己的創新設計思路大膽體現在設計圖中,并且教師要與學生積極溝通,了解學生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優勢和不足,并加以合理化的指導,形成良性的學習循環。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理念應用在空間思維培養中也同樣適用。教師要發揮教學的主導作用,與學校和相關專業的教師積極溝通,探究思維培養的多種途徑,為學生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讓學生從實踐中發展空間思維。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參觀裝修工地,在真實的場景中讓學生發揮想象力,結合空間條件設計室內裝飾圖。同樣教師也要引導學生自主規劃空間思維能力發展的實際計劃。例如利用假期時間,參觀室內設計作品展,走入情景當中深入感受室內設計作品的藝術靈魂,并應用所學知識嘗試對其空間進行創新的調整再設計,有效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開展室內裝飾繪圖教學時,要積極尋找高效的教學方式,以此來進行引導性的教學,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學訓練活動和課題實踐,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從而自主投入到創新性的作業實踐中,收獲成功的成就感,逐漸形成創新性的心理素質,激發學生的創造性的設計欲望,以強化學生室內設計階段的空間思維。空間思維是設計師必須要具備的能力,也是教師教學中的重要教學目標,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重點在于長時間堅持鍛煉,讓學生未來實現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田華,莫日根.構建空間意識訓練思維表達——《室內外專業繪畫》課程改革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9, No.445(51):106-107.
[2]龔利紅、潘小兵、袁征、蘇紅春.工程制圖中空間思維能力培養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 No.496(50):226-227.
[3]陳玨,王琛.從裝飾到空間——空間介入當代室內設計及其影響[J].設計藝術研究,2020(4):40-44.
[4]金麗萍."互聯網+"思維的高校室內設計教學建設[J].大觀,2019, No.190(10):156-157.
[5]李炳南,周波.思維創意與空間生成的理性生成路徑構建——空間生成設計教學改革探析[J].藝海,2019,000(001):124-127.
[6]冀勉.現代室內設計中的空間思維[C]//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2008年鄭州年會暨國際學術交流會.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