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傳勇
(新疆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烏魯木齊 830049)
大西溝水庫大壩是一座建設(shè)在復雜地質(zhì)(碎裂鑲嵌結(jié)構(gòu))基礎(chǔ)上的以防洪為主的粘土心墻壩,最大壩高90 m,水庫總庫容6 990萬m3,壩址區(qū)地震基本烈度為Ⅷ度。大壩的監(jiān)測重點為滲流監(jiān)測、變形監(jiān)測,分別在大壩的0+093.00 m、0+160.00 m、0+220.00 m、0+300.00 m橫斷面布置了滲流、沉降及土壓力計等監(jiān)測儀器。
壩體0+093.00 m、0+160.00 m、0+220.00 m斷面灌漿帷幕前后各埋設(shè)了1支滲壓計(共6支),監(jiān)測灌漿帷幕防滲效果。壩體0+131.00 m、0+148.00 m、0+171.00 m斷面混凝土蓋板與基巖接觸面各安裝了1支滲壓計(共3支),監(jiān)測混凝土蓋板與基巖接觸面的滲流情況。
粘土心墻內(nèi)在0+093.00 m斷面(1 904.50 m、1 937.00 m、1 962.00 m)、0+160.00 m斷面(1 290.40 m、1 932.00 m、1 957.00 m)、0+220.00 m斷面(1 900.40 m、1 927.00 m、1 952.00 m)分3個高程各埋設(shè)9支滲壓計(共27支),0+300.00 m斷面1 962.00 m高程埋設(shè)了3支滲壓計監(jiān)測粘土心墻的滲流情況。典型監(jiān)測儀器布置見圖1。

圖1 0+220.00 m斷面儀器布置圖 單位:高程,m
運行7 a來,最高庫水位1 970.00 m,最低庫水位(死水位)1 935.00 m,下游導流洞出口尾水位在1 917.40 m左右。各測點監(jiān)測成果表明:各測點的滲透水位的變化都與庫水位的變化較為密切,庫水位升高滲透水位上升,庫水位降低滲透水位下降。
1.2.1帷幕前后滲透水位監(jiān)測
3個斷面帷幕前后滲透水位變化趨勢基本相同,都與庫水位的變化較為密切。0+160.00m、0+220.00 m斷面帷幕前后滲壓計滲透水位變化比較正常;0+093.00 m斷面帷幕前后的滲壓計滲透水位比較異常,水庫蓄水初期帷幕前后滲壓計水位相差不大。2016年10月后,帷幕后滲壓計P30滲透水位緩慢高于帷幕前滲壓計P29滲透水位;2020年11月2日,上游庫水位1 957.90 m時,其差值為2.3 m,結(jié)合左岸壩肩測壓管水位較高分析,可能是左岸繞壩滲流引起帷幕后滲透水位高于帷幕前滲透水位;當最高庫水位為1961.00 m時,0+093.00 m、0+160.00 m、0+220.00 m斷面帷幕折減上游水頭分別為40%、84%、84%,且0+093.00 m斷面帷幕前后滲壓計水位從水庫蓄水初期就基本一致,表明0+093.00 m斷面帷幕灌漿效果較差,0+160.00 m、0+220.00 m斷面帷幕灌漿效果較好。其滲透水位過程線見圖2、3。

圖2 0+220.00 m斷面帷幕前后P1、P2滲透水位過程線圖

圖3 0+093.00 m斷面帷幕前后P29、P30滲透水位過程線圖
1.2.2心墻底板滲透水位監(jiān)測
在0+093.00 m、0+160.00 m、0+220.00 m斷面壩軸線上28.00 m、1.50 m和壩軸線下25.00 m心墻底板與粘土接觸面上分別布置了1支滲壓計,其滲透水位的變化都與庫水位的變化比較為密切,且3個斷面滲壓計變化趨勢基本相同。2020年最高庫水位1 961.00 m時,3個斷面滲壓計的位勢分別在0.9(軸上28.00 m)、0.5(軸上1.50 m)、0.04(軸下25.00 m)左右。0+220.00 m斷面心墻底板滲透水位過程線見圖4~6,結(jié)合0+220.00 m斷面1 927.00 m高程滲壓計P9、P10、P11,1 952.00 m高程滲壓計P12、P13及下游壩殼料滲壓計P6、P7滲透水位畫出該斷面浸潤線見圖7。通過滲壓計監(jiān)測資料分析,0+093.00 m、0+160.00 m斷面心墻浸潤線也已經(jīng)形成。

圖4 0+220.00 m斷面P3、P4、P5滲透水位過程線圖

圖5 0+220.00 m斷面P9、P10、P11滲透水位過程線圖

圖6 0+220.00 m斷面P6、P7滲透水位過程線圖

圖7 0+220.00 m斷面浸潤線圖 單位:m
1.2.3混凝土蓋板與基巖接觸面滲流監(jiān)測
0+131.00 m、0+148.00 m、0+171.00 m樁號混凝土蓋板與基巖接觸面滲壓計滲透水位與庫水位關(guān)系密切,其相關(guān)系數(shù)在0.9以上,屬于顯著相關(guān)。0+148.00m 樁號P49、0+171.00 m樁號P50滲透水位與庫水位相關(guān)過程線顯示,滲壓有逐年減小的趨勢;0+131.00 m樁號P48滲壓不穩(wěn)定,結(jié)合0+093.00 m斷面帷幕前后滲壓計滲透水位基本一致,說明此處可能存在滲水,但變化不大。

圖8 P50相關(guān)過程線圖

圖9 P48相關(guān)過程線圖
1.2.4滲流統(tǒng)計模型分析
滲流是土石壩重點監(jiān)測項目之一。為了解大西溝水庫滲流運行性態(tài),對0+093.00 m、0+160.00 m、0+220.00 m,3個斷面部分滲壓計的滲透水位與庫水位建立滲流統(tǒng)計模型進行分析。
土石壩滲流模型主要與水位、降雨、時效有關(guān),鑒于水庫無雨情數(shù)據(jù),且工程所在地處西北高緯度地區(qū),干旱少雨,因此僅將水位與時效作為大西溝水庫滲流效應(yīng)量進行建模,模型公式可表達為:
δ=δH+δθ
+c1(θ-θ0)+c2(lnθ-lnθ0)
(1)

以0+093.00 m、0+160.00 m、0+220.00 m斷面帷幕后、心墻底板軸上1.5.00 m及軸下25.00 m處滲壓計為例,通過建立回歸模型,對模型精度較高的9個測點分離效應(yīng)量,計算結(jié)果見表1,0+220.00 m斷面帷幕后滲壓計P2擬合及分解過程線見圖10。

表1 滲壓水位分解結(jié)果表
如表1所示,模型復相關(guān)系數(shù)均在0.94以上,標準差占總變幅的比例為1.96%~6.97%,表明因子選取合理,模型精度高。水位分量變幅為4.98~39.3 m,占總變幅的78.76%~97.84%,說明庫水位是引起滲透水位變化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時效分量,變幅0.28~2.00 m,占總變幅的2.16%~21.24%。
雖然時效分量整體占總變幅的比例不大,但其中P2測點的時效分量占變幅的21.24%。以該測點為例,如圖10~11所示,雖然時效分量前期變幅較大,但后期逐漸收斂,說明該測點滲壓水位逐年降低并趨向穩(wěn)定。其它測點時效分量占總變幅在10%以內(nèi),且時效分量趨于收斂,因此,表明心墻內(nèi)滲壓已趨向穩(wěn)定。

圖10 P2滲壓計擬合過程線圖
在0+093.00 m、0+160.00 m、0+220.00 m、0+300.00 m斷面粘土心墻軸線上每5 m安裝了沉降磁環(huán),用于監(jiān)測心墻的沉降。

圖11 P2滲壓計分解過程線圖
大西溝水庫大壩于2012年4月25日開始填筑,2013年6月28日填筑至設(shè)計高程1 987.40 m,2013年10月18日水庫下閘蓄水。施工期監(jiān)測成果表明,粘土心墻最大沉降量發(fā)生在填壩高度的0.3~0.5之間,并隨壩體填筑高度的增加,最大沉降量的位置也逐步上移,各斷面單點最大沉降量過程線如圖12。心墻最大單點沉降量發(fā)生在主河床斷面,即0+160.00 m~0+220.00 m斷面之間,施工期心墻最大單點沉降量為531.5 mm(ES1-7),占壩高的0.61%;蓄水1 a后,0+160.00 m斷面單點最大沉降量為552.4 mm(ES2-8),占壩高的0.63%,沉降量增加了28 mm,占壩高的0.032%;蓄水7 a后,心墻單點最大沉降量為603.5 mm(ES2-8),占壩高的0.69%,最大沉降量增加79 mm ,占壩高的0.091%。由此可知,蓄水對大壩心墻的沉降量影響不大,沉降量主要發(fā)生在施工期。

圖12 心墻單點最大沉降量過程線圖

圖13 粘土心墻沉降分布圖 單位:樁號,m;沉降量:mm
0+093.00 m~0+160.00 m斷面、0+160.00 m~0+220.00 m斷面之間傾度值在0.01%~0.13%之間,其中,ES2-2~ES3-1之間的傾度值最大為0.13%,說明心墻沉降量不大且比較均勻。
由圖12~13各斷面心墻最大單點沉降量過程線及心墻沉降分布可知,3個斷面最大單點沉降都發(fā)生在壩高的1/3~1/2高程之間,心墻沉降符合一般粘土心墻大壩的沉降規(guī)律。
(1) 水庫高水位運行后,滲透水位與庫水位密切相關(guān),心墻內(nèi)各測點的滲透水位隨庫水位的升高而上升,隨庫水位的降低而下降。
(2) 2020年最高庫水位1 961.00 m時,0+093.00 m斷面帷幕折減上游水頭40%,0+160.00 m、0+220.00 m斷面帷幕折減上游水頭84%,表明0+093.00 m斷面帷幕防滲效果較差,0+160.00 m、0+220.00 m斷面帷幕防滲效果較好。
(3) 運行期心墻單點最大沉降量為603.5 mm,占壩高的0.69%,說明心墻沉降量較小,施工質(zhì)量良好。運行期心墻單點最大沉降量加79 mm,占壩高0.023%,說明心墻的沉降量主要發(fā)生在施工期,水庫蓄水對大壩的沉降量有影響但影響不大。
(4) 各斷面的傾度為0.01%~0.13%之間,遠小于1%,說明心墻沉降相對均勻。
(5) 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表明,大西溝水庫大壩滲流、沉降變形基本穩(wěn)定,大壩工作狀態(tài)基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