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球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關于健康與體育教育的意識也發生著改變,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已經成為了事關高職院校學生健康的不可或缺部分,新的健康理念出現也讓當今體育教學面臨著全新挑戰。基于此探討體育與健康教育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職體育與健康教育的融合教育路徑。
關鍵詞:高職體育 健康教育 融合路徑
1 體育與健康教育的關系
健康教育理念在每個國家的實際應用存在都一定差異。從現有社會結構、衛生條件、經濟文化和群眾生活方式來看,我國開展的健康教育存在比較明顯的計劃性、目的性、評價性,可有效提升百姓的知識水平,也能為人們提供更加科學的幫助,達到保護身心的最終目的。健康教育是融合教育與健康的一種方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幫助人們樹立價值觀,提升自我鍛煉意識與綜合能力。因此,對高職學生實施健康教育有著十分必要的意義。21世紀健康教育最核心的內容就是要結合高職學生的實際身心特點,創建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案,使該群體能夠養成健康的鍛煉意識。高職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學校度過的,高職院校是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要重視學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做到學與做互相結合,把教育與養成完美融合,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也能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健康與習慣。
2 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的措施
2.1 優化校園環境與氛圍
第一,學校要假期對學生協作能力的培養,完善衛生條件,保證飲食科學,提供健康咨詢等服務,打造良好校園氛圍,為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發展打牢基礎。第二,加強校園文化培育,擴大宣傳范圍,做好學生管理工作,防止出現不良生活行為。學校要在設施設備上進行優化,建立專門的體育場館,為開展體育鍛煉打牢基礎。這樣學生才能在校園內保持健康行為,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學校體育與健康環境得到改善后,學生生活質量也能提升,促使每個高職學生都主動參與到體育運動中,既掌握了運動方面的知識,也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長時間下來,學生機體免疫能力不斷提升,形成了愛國主義精神與集體主義精神,能夠實現自身的身心健康發展與綜合素質提高。
2.2 健全教育和管理體制
學校是高職學生身體成長與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學生在體育方面的認知,將對他們參與體育運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體育對健康影響、身體機能以及身體形態等影響的認知方面,都能夠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在體育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思想上的引導,確保學生能夠認識到接受體育教育的意義,并始終保持健康的身體,履行好相應的責任與義務。為了提高體育課程教學效果,需要結合學校健康教育要求,結合健康教育的目標,高職院校要不斷優化相應的課程體系,注重理論課與實踐課比重的合適。這樣學生才能主動參與體育鍛煉,接受教育教育,完成從“理論—實踐—理論—再指導實踐”的認知,實現健康養護水平的不斷提升。學校不僅要做好教育與引導工作,也需要在管理制度上進行完善,涉及理論課、實踐課、早操、課外活動以及作息時間等。通過提升管理水平,解決學生存在的惰性問題,能夠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與規范的行為,促進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并在長期運動中感受到愉悅,提高身體健康水平。
2.3 結合健康狀況,自覺參與鍛煉
在學校體育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結合高職生身體情況,從他們掌握的運動技能處罰,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實際情況,為學生傳授環境、心理,養護、體療、非生物性疾病等預防、康復等知識,確保學生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始終保持健康的身心。此外,學校也必須嚴格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改變傳統體質健康檢測方式,并非只是測試指標與數據收集,確保學生清楚自己的健康情況,利用掌握的健康知識與運動知識,制定相應的運動與健身計劃。學校要將監督輔導機制落到實處,從學生健康水平、運動與健身計劃等出發,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并及時監督檢查學生健身計劃執行狀況。學校要根據最終檢測獲得的數據,不斷進行評價與調整,讓學生能夠具備調節身體的能力,保持健康的心態,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使學生在校接受體育教育的關鍵時期,由于學生即將邁入社會,讓學生接受健康教育意義重大,在這個時期開展體育教育有著十分關鍵的意義,可有效促使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不斷提高體育技能。在該階段把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互相融合,真正幫助高職生提高綜合素質,能夠在畢業后更好的適應崗位工作,滿足社會對職業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翟雷.主體教育、素質教育、健康教育在高職體育中的整合[J].休閑,2019,000(002):125-125.
[2] 曾盛譽.高校體育與健康教育融合的教學實踐回顧與改革思考[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7,38(006):141-143.
[3] 張洋,吳璞良.基于"協同育人"理念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實踐研究[J].教育現代化,2020,007(003):134-13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