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 ?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想和行為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一階段對他們的言行進行良性引導,有助于完善學生的人格,引導學生養成獨立自主的探究習慣,樹立正向的人生觀和學習觀。對此,本文也將以初中生的成長為切入點,從物理課堂的實踐教學出發分析,在深度學習理念引導下,初中物理教學應當如何做出調整和改變?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參考和啟示,僅作拋磚引玉之用。
關鍵詞:深度學習;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改革方法
一、創設多元化情景
情境始終是啟發學生思想和情緒的重要先導,能夠讓學生在特定氛圍的引導下,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教師必須要重視情境在深度學習中的應用。具體來講,教師需要凸顯出實驗情境的趣味性和新穎性,只有這樣才可以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讓他們感受到知識探索的樂趣。例如,在學習與白炙燈工作原理有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隨便抽取學生常用的鉛筆芯,用8節干電池給鉛筆芯通電,讓學生觀察鉛筆芯在通電時發生的變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看到鉛筆心先變熱后變紅,最后迸發出耀眼的光芒,這種新奇的實驗現象會迅速抓住學生的眼球。又比如,在學習與電有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站在絕緣板上,雙手觸摸感應起電機,讓他們觀察自己頭發豎起的狀態。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當凸顯出實驗的玩味性質,把娛樂和知識結合到一起,這樣可以方便學生的理解和感知。初中生本身就活潑好動,他們對趣味事物的好奇心是更加強烈的。例如,教師可以直接為學生展示出紙盒燒開水,漏斗吹乒乓球,瓶子吞剝殼熟雞蛋,硬幣跳高等趣味小實驗,讓學生感受到物理中的各種有趣現象。在必要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參與不同的趣味小制作活動,可以讓他們用竹竿做秤砣,用雞蛋殼做不倒翁,用可樂罐做浮沉子。學生在這種玩樂的過程中,也會獲得更多的物理經驗和教訓。另外,教師也應當保證物理實驗具有一定的懸念,讓學生能夠產生足夠的認知沖突,激發出他們的探索熱情。例如,在學習與大氣壓強有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大試管中裝滿水并插入一根小試管,當插入一半的時候將兩根試管同時倒立,讓學生觀察,此時的小試管不隨大勢管中流出的水往下掉,反而會逐漸上升。讓學生思考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小試管是被水吸進去了嗎?為什么不會掉下來?如果你們認為不是被吸進去的,那么又是被什么力推上去的呢?引發學生無限的聯想和想象。又比如在學習熱傳遞的時候,教師可以創設燒不死的小魚這一實驗情境,讓學生觀察,盡管燒瓶頸部的水已經沸騰,但燒瓶底部的小魚卻仍舊悠閑的游來游去,讓學生產生新奇感。
二、拓展實驗內容和素材
物理知識本身就是對各種生活現象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所以教師也不能只是把視野局限在課堂上,而是要實現延伸和拓展,讓學生領悟到更為豐富的大千世界,并為他們創造更加多元化的實驗空間,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探索的樂趣。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與多種課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理應用的艱辛和不易,磨練他們的品格與意志,并讓學生養成獨立自主的探究精神,鼓勵學生與他人展開溝通和交流,互相分享有用的經驗和教訓。在這里,教師可以建立班級的課外興趣活動小組,或者是開辦青少年科普講座,亦或是鼓勵學生參與小制作比賽,讓學生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框架[1]。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來模擬物理實驗,讓學生能夠觀察實驗中的各種細節性問題。之所以要執行這一操作,主要原因在于很多物理實驗現象并不是持續性的,往往轉瞬即逝,過程十分短暫,所以學生也無法細致觀察,很難真正探究知識的本質與內涵。由此,教師就可以發揮出多媒體的優勢,為學生彌補實驗教學中存在的缺陷,模擬課堂上無法直接完成的實驗,打破空間的限制,并鼓勵學生展開多次觀察,突破重難點。例如,在學習凸透鏡成像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制作flash動畫,模擬凸透鏡成像的過程,在屏幕上拖動白蠟燭,慢慢改變物體之間的距離,然后讓學生觀察蠟燭成像的變化。又或者,在學習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時,教師可以直接為學生播放視頻,有一名氣功大師平躺在地面上,身上壓著一塊沉重的石板助手,用大鐵錘擊碎石板之后,氣功師卻沒有受到任何的傷害,讓學生產生心理上的知識矛盾,為后續的理論概念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2]。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演示實驗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和理解。例如,在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時候,學習的重點在于,液體內部壓強是由液體重力引起的,但又與重力和體積不存在密切的聯系,反而是和深度密不可分。由此,教師就可以展現出演示實驗,先準備兩根容積相同,但管徑不同的玻璃管,讓玻璃管一端開口,另一端剝扎橡皮薄膜,在管中倒入相等量的水,引導學生觀察玻璃中水的體積或者是重力大小,并比較橡皮膜的突出程度,讓學生自行歸納出液體重力和體積之間的關系。此時,教師要改變玻璃管豎直的位置,將其逐漸傾斜,而玻璃管中的水卻沒有溢出,然后讓學生思考,管中水的重力和體積大小是否與橡皮膜的突出程度有關?這種漸進式的演示實驗,可以讓學生不斷挖掘一點,產生新的問題,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持續性推動初中物理深度學習是合理且必要的舉動,這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應有之策,也是完善學生知識結構的有效措施。本文通過情境的創設,內容的拓展與延伸,這兩個角度論述了深度學習理念,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的應用方法,充分結合了初中物理的基本知識點,尊重了學生的話語權和主動權,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時間上的可行性,能夠作為教師的參考依據。在未來,教師也應當鼓勵學生進行感悟并反思,讓學生反思自己的認知沖突,反思自己答題的錯誤。
參考文獻:
[1] 侯麗容. 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探索[J]. 中學理科園地,2019,15(02):29-30.
[2] 羅先舉. 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探索[J]. 數碼設計(上),2019,000(00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