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 要:文章在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以《紅樓夢》為例,通過泛讀、精讀、研討等方面,簡要論述高中語文教學中整本書閱讀的有效指導策略,以期有效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理念,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發展與提高。
關鍵詞: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紅樓夢
一、 引言
整本書閱讀自古就是中國先賢的學習與閱讀的方式,但在教學實際中,整本書閱讀卻面臨著許多困境。由于課本教材篇幅的限制,精簡的單篇文章成了語文教學的主體,學生閱讀的內容也多是篇幅較小的短文或某本書的精彩片段,在這樣的環境下,篇幅較長的文本并不受學生青睞,在教學之中也往往容易被忽視,這也造成了當前學生既無正本書的閱讀興趣,更不具備整本書閱讀的能力與素養。《紅樓夢》被收錄在各階段語文課本教材中,如小學階段的“紅樓春趣”初中階段的“劉姥姥進大觀園”,高中階段更是成了高一下冊第七單元“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內容(人教版)。因此,《紅樓夢》不僅成了學生必讀與必學的書本,更是教師指導學生有效整本書閱讀的硬性要求。
二、 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解讀
核心素養是新時代教育的新理念,它更凸顯課堂教學的實效,專注學生個體的發展,由此,對核心素養內涵的正確解讀,是有效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的前提與依據。
(一)語言構建與運用
語文學科的學習,就是學生對語言進行積累、整合、交流的過程。而以往教學中,僅是圍繞課本教材中的文本進行構建,因此會表現出模式化、象征化、呆板化,這并不利于學生對語言的構建與運用。由此,整本書閱讀,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拓展與延伸,既能讓學生快速地去積累、整合,以此構建自身的語言基礎知識,也能夠讓學生與“整本書”直接對話、交流,在閱讀之中感受整本書故事情節中語言的運用,以此實現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轉化與生成。
(二)思維發展與提升
“思維發展與提升”素養的重要指向,是對學生聯想、想象與靈感的能力發展,邏輯、辯證與批判的思維提升。不難發現,當前學科核心素養之中,“思維”是出現最多的詞匯,因為教師“教”,就是對學生思維進行引導與培養的過程,學生“學”就是其思維得到促進與提升的過程。由此可見,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是整本書閱讀指導的核心,它既是語文新課標閱讀教學的要求,更是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能力與素養的方向。
(三)審美鑒賞與創造
每一本書都是以文字為載體,借助作者自身的個人性情、語言藝術、創造風格等,為讀者呈現美哉壯哉的美感文本。正如“紅學百年,爭論不休”,每一個讀者都有自己不同的閱讀體驗與感悟,都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與評價。但當前閱讀教學之中,教師多以“教參”為樣本,要求學生鑒賞整齊統一,這也就對學生的創造能力進行了限制。由此,在整本書閱讀指導之中,要發揮學生的獨立性與自主性,讓學生切實體驗閱讀、用心去感悟內涵。
(四)文化傳承與理解
中國傳統文化是歷史精華的積淀,值得每個人居敬誦讀,沉潛反復。每一部經典,其內容駁雜、情節跌宕、意蘊豐富,作為保存、選擇、傳承與更新文化的載體,最為適合。因此,“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內涵,是要讓教師在教學之中,能夠細心整合教學資源,用心甄選適合文本,以此不斷拓展傳統文化的寬度,讓學生有意識、有態度去傳承,切實感受文化魅力、增強文化意識、傳承文化精髓。
三、 高中生閱讀《紅樓夢》的有效指導舉措
(一)泛讀解書全貌
學生在初讀《紅樓夢》時,其古典文體的形式,不僅會讓學生感覺到語言晦澀難懂,其篇幅長、人物多、情節碎,更是會讓學生興致勃勃抱著“經典”品讀,卻敗興而歸。但這也是經典文學的魅力之處,每一次閱讀都有不同的體會。僅讀一遍就窺探其經典文學的奧義,理解其深刻的文本內涵,是根本不可能的癡心妄想。由此,教師要讓學生把握《紅樓夢》的主線,將故事情節、人物關系前后勾連,以此解開《紅樓夢》的面紗,鳥瞰其全貌。
1. 以“興趣愛好”確定閱讀主線
曹雪芹在撰寫《紅樓夢》之前就有“著書立說”之志,《紅樓夢》更是以“寶黛”之情來錄“生活”之實。同時,高中生情竇初開,對言情小說也更為熱衷,而教師以“寶黛”愛情為主線讓學生去閱讀,既符合高中生的實情,也滿足了高中生的閱讀興趣。
筆者在《紅樓夢》的整本書閱讀指導之中,就引導學生以“兩小無猜”階段、“情竇初開”階段、“父母之命”階段來進行泛讀。更是讓學生根據《紅樓夢》的內容,找出各個階段之間的過渡內容。如,在書中第二十六回,“寶黛”偷看《西廂記》,看到心動之時,寶玉更是口無遮攔,有感而發,自比張生的“多愁多病身”,把黛玉比作崔鶯鶯的“傾國傾城貌”。兩人逐漸長大,心意也愈發明顯,雖仍是玩伴,但少了小孩子的無知與無猜,多了男女之情的向往與羞澀。
2. 以“任務驅動”厘清人物關系
后世對《紅樓夢》的研究仍在繼續,其人物關系,用百度進行搜索也會跳出很多鏈接,若教師將這些內容直接傳遞給學生,學生在閱讀之中能夠快速厘清人物關系,讓閱讀更為輕松,但對于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的素養卻難以落實,由此,在學生泛讀之初,通過“任務驅動”法進行《紅樓夢》的整本書泛讀指導,為學生設置厘清人物關系的閱讀任務,這對于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素養的培養將會有很大幫助。
筆者在教學之中就以“人”“物”兩個方向為學生明確了閱讀任務,而以何種方式去厘清人物關系,則需要學生自己動手去推理,去操作。以“人”的關系來說,學生可以從“賈、王、史、薛”書中的四大家族入手;可以從“賈家”的寧國府與榮國府入手;也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人物為出發點,進行逐層、網狀的人物關系繪制。而“物”的關系,則是讓學生繪制“大觀園”的鳥瞰圖,并標明每個住處,以此讓學生能夠通過環境來對書中人物有更深的了解。
(二)精讀書知書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