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杰,劉茂省
(中北大學 理學院,太原 030051)
傳染病是影響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許多學者利用數學建模思想,根據疾病的傳播機理建立了SI、SIR、SIV、SIQ等經典模型,對模型進行動力學分析,分析傳染病的發展趨勢并提出合理建議。對傳染病的研究大多用確定性的系統來分析,但在疾病傳播過程中仍然會有一些隨機因素干擾[1-5]。文獻中通常用白噪聲來表示環境因素等的擾動,如氣候、溫度等,然而當遭遇重大自然災害或突變(如地震、海嘯、颶風或大型傳染病等因素)時,在短時間內會改變種群規模,這種擾動的刻畫是有一定難度的,研究者們提出用Lévy跳來描述刻畫這些因素的影響[6-10]。
有很多學者對此類帶Lévy跳的模型進行了分析,如Zhang等[8-10]分析了SIR、SEIR及艾滋病模型,得到了平衡點附近的漸近性質。Zhou等[11]研究了隨機SIR模型,得到了疾病滅絕和存在的充分條件;Ge等[12]研究了具有非線性發生率的SIS模型,在得到疾病滅絕和存在充分條件的基礎上還做出數值模擬,說明了隨機擾動對傳染病的影響。隨著理論的發展和完善,也有更多模型出現,如Fan等[13-14]考慮將非線性發生率、時滯、白噪聲和Lévy跳多種因素結合起來,得到疾病存在和滅絕的充分條件。
考慮以下具有隔離的SIQR模型:

式中:S(t)代表易感者的數量;I(t)代表感染者的數量;Q(t)代表隔離者的數量;R(t)代表恢復者的數量;A為群體輸入率;β為傳染病的感染率;μ為自然死亡率;μ0和μ1分別為感染者和隔離者的因病死亡率;γ為感染者的恢復率;δ為感染者的隔離率;θ為隔離者的恢復率,以上所有參數均為正常數。由于系統(1)中的前3個等式不依賴于第4個等式,所以第4個等式可以省略。因此只考慮以下系統:

然而,在現實環境中,傳染病的傳播會受到很多環境因素的干擾,可以用白噪聲來刻畫這些因素。遭受地震、颶風、SARS等重大災害時的干擾也是不可忽視的,因此,考慮一個帶Lévy跳的隨機模型:

式中:標準布朗運動用B1、B2、B3表示;正常數σ1、σ2、σ3是其對應布朗運動的強度;Hi(z)>-1,(i=1,2,3)表示跳的強度。其中適應的鞅;N(t,U)是泊松隨機測度;的補償測度;n(d t,d z)=E(N(d t,d z))是N(t,U)的強度測度,它滿足n(d t,d z)=π(d z)d t,其中π(d z)是Z上的測度,Z?(0,∞),π(Z)<∞,以及滿足以下條件:。值得注意的是,當隨機擾動的強度為零時,系統(3)就是確定性的系統(2)。




對上式兩端從0到t積分后再求期望,有
0≤EV1[(S(t),I(t),Q(t))]≤EV1[(S(0),I(0),Q(0))]+

定理3 若系統滿足條件H1和H2,R0>1,且滿足

證:因為系統(2)對應的確定性模型存在唯一的正平衡點,所以有



本節參考文獻[18]和[19],利用Matlab來驗證理論結果。
1)對于系統(3),在系統(2)的無病平衡點附近,選定A=0.3,β=0.005,μ=0.2,θ=0.04,γ=0.033,δ=0.01,μ1=0.03,μ0=0.043,σ1=σ2=σ3=σ4=0.1,Z∈(0,∞),π=0.8,H1(z)=H2(z)=H3(z)=H4(z)=0.2,且初值(S(0),I(0),Q(0),R(0))=(0.5,0.2,0.1,0.1),易知R0=0.026 2<1,且滿足定理2的其他條件,因此定理2成立,如圖1所示。

圖1 R0<1時確定性模型和隨機模型解的漸近曲線
2)對于系統(3),在系統(2)的地方病平衡點附近,選定A=0.3,β=0.6,μ=0.15,θ=0.2,γ=0.2,δ=0.1,μ1=0.1,μ0=0.1,σ1=σ2=σ3=σ4=0.2,Z∈(0,∞),π=0.1,H1(z)=H2(z)=H3(z)=H4(z)=0.1,且初值(S(0),I(0),Q(0),R(0))=(0.5,0.2,0.1,0.1),易知R0=2.1818>1,且滿足定理3的其他條件,因此定理3成立,如圖2所示。

圖2 R0>1時確定性模型和隨機模型解的漸近曲線
研究了一類具有Lévy跳的隨機SIQR模型的動力學行為,它能夠更加準確反映突發情形下傳染病的傳播規律。首先分析了該系統具有全局正解,然后通過定理2、3分別討論了帶Lévy跳系統的解過程在原確定性系統的平衡點附近的漸近性態,隨機系統的解過程在原確定性系統平衡點附近隨機振蕩,當改變Lévy跳的大小時,隨機系統的解過程的振幅也會發生變化。研究結果表明:Lévy跳對疾病傳播有一定的影響,有利于更好地研究傳染病的動力學性態。將在未來的研究中考慮Lévy跳對其他傳染病模型動力學性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