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強 楊紹忠
摘 要:本文結合佛山市南海區信息技術學?!半p精準”機器人專業建設的實際,總結了校企合作的一些做法,以期為同行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工業機器人 ? ?校企合作 ? ?人才培養 ? ?專業建設
2018年9月,佛山市南海區信息技術學校(以下簡稱學校)機器人應用與維護專業(以下簡稱機器人專業)被確定為佛山市“校企精準對接、精準育人”示范建設專業。
一、對接產業崗位需求,找準專業定位
(一)完善校企共同培養人才的機制
邀請行業企業管理專家、技術專家、職教專家、課程專家等成立機器人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對機器人專業建設進行規劃指導、論證和決策,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組建機器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各部門負責人、專業負責人、專業骨干教師、行業企業主管人員、技術人員、一線師傅等,以市場為導向,每年定期深入市場開展調查和論證,緊密圍繞“校企精準對接、精準育人”的要求,對專業建設方向和人才培養定位進行相應調整。
(二)校企合作,共同進行供需調研和職業能力分析
圍繞佛山市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包括機器人零部件、本體制造廠商、機器人系統集成商和機器人應用企業及佛山市開設工業機器人專業的職業院校,通過現場考察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廣泛調研,了解行業產業發展情況、企業對人才需求情況,借鑒相關職業院校機器人專業建設經驗,同時通過參閱近三年國家、省、市各級政府部門發布的有關機器人產業的數據和信息,以及行業協會、咨詢公司發布的機器人行業數據和報告,撰寫調研報告。
組織行業專家、企業負責人、人力資源主管、職教專家、技術人員、一線師傅等,參閱調研報告、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等文獻資料,通過頭腦風暴,對機器人職業崗位進行分類,分析提煉各崗位具備的職業能力、典型工作任務及其考核評價標準,撰寫機器人專業崗位職業能力分析報告。
(三)校企合作,共定人才培養方案
聯合廣東泰格威機器人公司、佛山華數機器人公司等區域內知名機器人制造與集成應用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結合本地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急需大量工業機器人技術技能人才的實際,確立了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較強專業實踐能力和綜合職業素質,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安裝、調試、操作、維護等一線工作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
二、提升專業校企精準對接培養水平
(一)校企合作,共同構建校企協同、工學交替、育訓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與佛山華數機器人公司、廣東泰格威機器人公司等簽訂協議,以先招生后招工的方式組建訂單班,探索校企協同、工學交替、育訓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保證嚴格執行專業教學標準的前提下,育人方式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而定。對于華數班,側重采用工學交替的方式,在校外實踐基地完成教學,前三個學期主要在校內進行授課和實訓,幫助學生打好知識基礎和基本技能基礎,后面每個學期都到企業進行不少于10周的“跟崗實訓”或“輪崗實訓”(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而定),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和崗位能力,最后一個學期在企業頂崗實習,培養學生綜合職業技能。對于泰格威班,側重采用育訓結合的方式,主要在校內實踐基地完成核心專業課的教學,主要采用項目教學法,即企業導師進校園、企業項目案例進課堂,在校企共建的機器人技術應用教學工廠、機器人雙創中心等校內實踐基地,按照企業項目任務開展教學,部分內容可到企業進行項目式實習。
(二)校企合作,共建校內外實訓基地
一方面,通過“走出去”與佛山智能裝備研究院、佛山華數機器人公司、其他職業院校等,共同出資構建智能制造現代學徒制公共實訓中心,并成立第三方民辦非企業機構進行運營管理。中心承擔機器人專業學徒培養、教師企業實踐、企業員工培訓、課程開發、技能鑒定、技術研發等任務。另一方面,通過“引進來”與廣東泰格威機器人公司、上海發那科機器人公司等企業共建“泰格威機器人雙創中心”“FANUC機器人技術應用教學工廠”等校內實訓基地,按照企業真實生產項目和應用案例建設工業機器人典型應用工作站和生產線。引入企業管理理念、培訓認證體系,推動企業導師進校園,企業典型項目或案例進課堂。
(三)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
邀請企業專家、技術人員和一線師傅,校企合作共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構建了由公共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企業崗位方向課等組成的課程體系,確定了機器人安裝與調整崗位課程、機器人操作與調試崗位課程、機器人維護與保養崗位課程等6門崗位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課程標準。同時積極聯合佛山華數機器人公司、泰格威機器人公司、景格科技等企業專家、技術人員和一線師傅,組成教學資源開發團隊,共同開發基于機器人現場編程與調試崗位的工業機器人操作與編程、基于機器人離線仿真設計崗位的工業機器人仿真與應用和基于機器人集成工藝應用崗位的工業機器人典型應用等課程及其配套教學資源包。
(四)校企合作,開展技能培訓和認證
結合國家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試點的推廣,將專業教學標準與技能證書標準對接,以證促學,育訓結合,提升專業職業教育質量和學生就業能力,實現培養目標與市場需求無縫銜接。校企聯合開展學生和企業新老員工的技術技能培訓和鑒定。
三、小結
通過校企合作共建校內外實訓實踐基地及相關配套教學資源,為精準培養企業所需人才打下堅實基礎。學校積極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建設混合所有制的公共實訓中心,實習、實訓中心共建共享以及民辦非企業管理的佛山模式,不僅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而且提高了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職業理想,促進學生職業發展。
參考文獻:
嚴少青,田中寶,楊紹忠.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探索——以南海信息技術學校智能制造(工業機器人)應用學院為例[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8(11).
(作者單位:佛山市南海區信息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