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峰 史慧新
摘要:建筑工程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同時,這也是一種建筑構造和裝飾技術集一身的學科。在現代經濟發展的社會中,人們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所以人們在注重物質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時,對文化藝術思想和藝術品位之間的需求也隨著提升。為此,要想促進現代建筑裝飾的創新性,這就必須要充分借鑒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我們都知道,中國傳統的裝飾文化不僅僅凝聚了中華民族自身所特有的智慧,而且更能體現出中華民族所特有的風貌和民族風俗,可以看出,傳統建筑裝飾文化對于現代建筑行業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前言
當前,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真正得到不斷提升,人們的物質需求和文化水平也到逐步提高,人們也更加關注生活質量的提升,在這一背景下,建筑裝飾就必須要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在建筑裝飾中注入一定的文化內涵,才能更好地增加環境文化的品位,而中國傳統建筑裝飾文化的集中體現,可以很好地形成一整套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體系。
傳統建筑裝飾元素的重點分析
在建筑裝飾元素的表現內涵中,其主要的目標就是美化建筑以及建筑空間的裝飾結構,逐步延伸建筑內在的文化內涵,使得建筑的生命力得到展現,從而可以讓建筑給人帶來一種更為直觀的感受,不斷強化建筑的視覺美感。
1.建筑題材的選取
在中國傳統的建筑裝飾元素中,主要是以雕刻、彩繪以及飛檐等方式組成,而這些元素所采用的題材都是以人物、飛禽和走獸等,而這些題材都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的,其主題都是以吉祥祥瑞、趨利避害的主題,并且,民間藝人都是可以通過某種自然的現象或者是以民間的故事等形式來隨意安排題材的組合,這樣表達方式可以突出題材和人們情感之間的交流,并且,這種情感上的交流具有藝術上的美感。
2.建筑元素的表達形式
在現代的建筑形式當中,可以通過彩繪、雕刻等元素來表現人們對生活的憧憬。更能在現代建筑形式上進行充分表達,體現建筑本身豐富的民俗和民風以及傳統文化的形式。
尤其在建筑彩繪中,彩繪可以充分運用色彩的關系,逐步強化裝飾圖案繪制在建筑構件中的效果,從而可以更好地顯示出人民對生活的情感,更好地幫助人民展現自我個性,增強建筑構建的生命力,一般的情況都是運用在門扇和斗拱等建筑構件上。
另外,在建筑雕刻上,可以形成中國傳統的建筑風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著建筑整體上的特定功能,進而滿足當前人們對建筑的審美需求。尤其是在木雕建筑上,更是顯得非常具有文化上的內涵。木雕,這是古代建筑的骨架形式,并且可以通過對木材以及其他材料進行相應的雕刻,其中所表達的功能和具體上的審美意義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都是運用在柱子和房梁上等一些附屬構件上,從而能夠體現出一種古樸的藝術格調。而且,木雕可以按照工藝可以劃分為浮雕和圓雕等方面的建筑元素。
傳統建筑裝飾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設計方法運用
在傳統的建筑形式中,主要是通過多層次和全方位的構建元素來進行建造的,并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則,將其靈活地運用到建筑裝飾中去,使得裝飾元素在建筑形式中得到不斷豐富和發展。
1.在傳統建筑元素在引用
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對傳統的建筑元素中對構圖優美和簡潔的團加以運用,這樣就能夠達到相應的審美需求,例如,可以將龍紋和幾何雕刻運用在茶樓建設中去,或者是可以采取祥瑞的設計,并借此表達建筑中所具有的江南傳統的水鄉村等特點。
2.傳統建筑元素的抽象變異
在中國傳統的建筑元素中,可以充分利用中國元素的抽象變異,并通過幾何的簡化和夸大的藝術手法進行運用,切實改變傳統建筑中的各種結構,達到強化建筑形式的主題,使得建筑形象更加生動和鮮明,這種方法主要是可以靈活地運用在窗戶以及斗拱等上面,這樣就能夠讓人們感受到建筑的現代美和傳統美,深刻感受到方格窗戶的錯落有致的形式,這樣就不但可以有效地體現出建筑的現代感,同時有蘊含傳統建筑美,所以,運用抽象變異的手法,逐漸創造出具有現代美的幾何體,這樣就可以使得建筑在具有使用功能的同時,進一步打破了建筑呆板的形式,充分展現出建筑形式之美。
同時,在世博會的中國設計中,就是對傳統建筑裝飾元素的靈活運用,使得更多的中國元素展現在國人的面前。通過大膽的變異,并經過現代技術的分解和組合,這樣就不但可以展現現代化的工程技術美,同時,又可以進一步表達中國文化特有的文化精神和氣質。
結語
現階段,從以上的文章分析可以知道,在現代化的建筑裝飾設計環節中,可以有效地借鑒中國傳統建筑的裝飾文化,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在建筑內涵中得以展現,所以,我們就必須要繼續深入挖掘本國傳統建筑裝飾元素的精華,并利用現代化的技術,創造出全新的設計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現代建筑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