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摘要:近年來,因城市管理執法本身與執法主體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嚴重影響城管執法效果,并出現暴力執法、抗法情形,影響社會秩序、危害公眾利益。而從行政法視野下可以看出當前城管執法在主體地位、執法程序等多個方面均處于尷尬地位,導致執法過程中難以明確權責與范圍,從而難以真正發揮行政處罰權的實際價值。基于此,文章立足行政法視野,分析與總結城管執法困境,并為規范城管執法找尋出路與可行之策。
關鍵詞:行政法;城管執法;執法困境;對策
城管是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形成的產物,其具備工商、環衛、規劃等多個部門的行政處罰權,設置城管的初衷則是將行政職能部門的一部分行政管理權與行政處罰權分割出來,集中到城管部門進行城市管理與處罰,更高效地維持社會秩序的穩定。城管執法規避了城市管理過程中“多龍治水”的局面,也能夠最大程度上實現綜合行政執法效率與效力最大化。但從目前城管執法現狀來看,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問題在于隨著行政體制改革,城管逐漸納入到地方行政編制,在行政執法過程中主體、程序均存在問題,導致執法陷入困境,與當事人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尖銳。因此,從行政法視野下,尋找科學的解決城管執法困境對策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行政法視野下城管執法困境分析
(一)在行政執法主體資格方面
行政執法過程中只有具備行政執法權限主體才能夠做出執法行為,且保障依照法律進行執法,因此,也就說明行政執法主體必須經過法律授權,所采取的執法行為必須經過法律授權,兩者缺一不可。但從我國《行政處罰法》中規定來看,行政處罰權應有某個行政機關集中形式,其由國務院或直轄市人民政府等作出決定,但并未在規定中明確擁有行政處罰權行政機關的合法性。
(二)在執法合法性方面
城管執法的主要依據為地方性行政法規、規章制度,此類依據的法律效力遠遠低于憲法或其他相關法典;關于城管執法的行政處罰權主要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但其中規定行政機關的處罰權需由國務院授權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上機關具有向下授權行政處罰權的權利。而運用《立法法》中的規定進行解釋,行政機關授權工作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完成。在這種缺少完善法律環境的條件下展開行政執法工作,難以確定行政執法權力的合法來源。
(三)在行政執法程序方面
現階段,我國并未針對城管執法確立專門的法律或法規,因為,未能依法形成城管執法程序。但在國家法律中規定,在執行處罰權過程中應向當事人違法事實、違法理由、違法依據以及其享有的權利作出解釋;且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提出有力的證據,證實當事人違法事實;對當事人的申辯進行復核,對于符合法律的證據或理由應予以采納,但行政機關不能因當事人申辯而做出加重處罰的行為。
二、行政法視野下城管執法困境應對對策
(一)實現執法主體合法化
執法主體是執法行為的踐行者,其能夠利用自身名義實施國家權力,但也對執法效果負責,因此,必須授權執法主體依法執法的資格,并配套執法程序、明確執法依據,使執法主體在執法范圍內充分行使權力。對于城管部門在法律層面地位模糊現狀,應通過立法具體規定關于城管執法的相關事項,并從法律上承認城管部門是具備行政處罰權的主體,其擁有依法執法的資格,這不僅能夠提升城管部門的權威,也能夠使城管部門在法律上與其他部門保持平等,減少執法過程中權責問題上出現的推諉、扯皮現象,實現權責統一,提高執法的自主性與有效性。
(二)準確界定執法權力
職責與權力相互對應,職責以權力作為支撐,城管部門作為多項行政處罰權的權力集合部門,需要更明確的權力范圍使其正確理解自身所具備的執法權力,避免在執法過程中出現沖突或糾紛。但我國關于城管部門權力的界定分散在20余部法律法規當中,難以厘清權力的源頭,無法保障各部法律之間無任何沖突。面對該現狀,應積極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如德國,由警察、稅務、秩序三個部門承擔城市行政執法權力,其中警察與秩序兩個部門可以上街進行執法,秩序部門負責街道規劃、衛生、環保等方面的執法,且當其他機關發現違規行為后,調查相關事實、提權有力證據,也有秩序部門作出統一處罰[2]。該模式下將權力三分,使各主體明確權力范疇,減少推諉與扯皮,提高執法效率。
(三)構建科學執法程序
若想高效力執法必須依照法律程度控制執法行為,確保執法過程的合法性以及執法本身的合法性,這就意味著無論是執法主體還是當事人,當處于執法或被執法當中,都需要依照合法的行政程序辦事,并且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具體來講,從城管執法層面上需要具備以下程序:為保障執法的公平與公正性,應確立事前準備程序,在執行處罰法前必須告知當事人其在辯護與防衛上擁有的權利和自由;為保障執法過程的公開性,應確定執法過程程序,接受全社會以及各個機關部門的監督、檢查,保障執法過程公開透明;為保障執法的救濟性得以實踐,應確立執法后救濟程序,并告知當事人具有使用救濟權的權利。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章對當前城管執法的現實困境進行了分析,從行政法視角下來看,城管執法缺少合法的資格、明確的權力范疇以及科學的執法程序,且在行政法視野下提出了應對對策,希望為解決困境提供有益參考,也希望真正實現尊重與保障人權,發揮城管執法的社會價值、行政價值。
參考文獻:
[1]王韻棠. 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的行政法保護困境與路徑選擇研究[J]. 環渤海經濟瞭望,2020,No.304(01):114-115.
[2]洪元能. 基于行政法視野分析城管執法問題及對策[J]. 四川水泥,2020,No.282(02):2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