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佳
(柳江區(qū)人民醫(yī)院,廣西 柳州,545100)
尿毒癥是急慢性腎衰竭疾病的晚期階段,發(fā)病后腎臟功能異常,影響全身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內分泌功能,導致體內大量潴留代謝終末產物與毒性物質,出現(xiàn)一系列癥狀與體征,尿毒癥疾病特點包括病程長、病情反復、致殘率高、死亡率高、醫(yī)療費用負擔大等[1-2]。自上個世紀90 年代以來,經過全世界范圍內醫(yī)學界專家的共同努力,多種腎臟疾病治療研究取得迅猛發(fā)展,血液凈化技術發(fā)揮重要作用;在血液凈化治療過程中護理工作影響較大,因此探究和完善護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3-4]。文章納入我院于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間收治的110例尿毒癥患者作研究樣本,評價程序化護理干預與常規(guī)護理干預效果,現(xiàn)將本次研究全部內容整理后作以下論述:
時間: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間;分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5 例;觀察組中男性40 例、女性15 例,年齡范圍在41-70歲,平均為(53.6±4.5)歲,病程時間在3-24 個月,平均為(12.5±4.0)個月,原發(fā)性疾病:糖尿病腎病25 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8 例、慢性間質性腎炎12 例。對照組中男性42 例、女性13例,年齡范圍在40-72 歲,平均為(54.1±4.3)歲,病程時間在3-24 個月,平均為(13.0±3.8)個月,原發(fā)性疾病:糖尿病腎病24 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7 例、慢性間質性腎炎14 例。研究已上報本單位倫理委員會并獲得批準,以上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患者臨床表現(xiàn)包括食欲下降、惡心、嘔吐、乏力、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每周透析2-4次;透析時間均>3 個月;患者對研究表示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排除休克患者;排除合并嚴重心力衰竭者;排除合并感染癥狀者;排除糖尿病患者;排除精神異常者;排除溝通障礙者;排除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觀察組給予程序化護理干預:①提出護理問題:護士全面評估患者一般資料,了解患者對疾病、血液凈化知識的了解程度,結合患者具體情況查閱相關文獻,提出護理問題:認知能力差、負性情緒、自護能力下降、生活質量低下等。②制定護理方案:針對護理問題與患者實際需求制定解決方案,邀請患者共同制定護理方案,解釋實施目的,征求患者意見,列出護理細節(jié)。③實施護理計劃:監(jiān)測生命體征、尿量,預防感染,執(zhí)行醫(yī)囑,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重點干預。健康教育:采取幻燈片、視頻、圖文示例進行健康教育;重點解釋慢性腎衰的醫(yī)學知識、血透治療過程、意義、目的、注意事項、并發(fā)癥風險等,告知維護血管通路的重要性,指導患者正確用藥。④飲食指導:發(fā)放帶刻度的水杯指導患者多飲水,禁止食用菠菜、竹筍等高鉀食物,限制鈉鹽,告知患者每日食鹽量2-4g/d;補充優(yōu)質蛋白質、適量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⑤心理護理:促進護患交流,耐心傾聽患者主訴,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了解心理需求,提供針對性幫助,了解患者實際需求,提供心理支持。運動訓練:指導患者保持合理的生活作息規(guī)律,適量運動,可選擇步行、伸展活動等形式。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遵醫(yī)囑用藥、定期監(jiān)測患者體重變化,營造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提供指導與對癥護理。
檢測兩組的尿素氮(BUN)、β2 微球蛋白(β2-MG)、磷(P)與C 反應蛋白(CRP)水平。采用WHO 生存質量測定量表評估兩組生活質量,量表包括4 個維度,分別為生理領域、社會關系領域、心理領域、環(huán)境領域,每維度采用百分制計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理想[5]。
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χ±s 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比較血液凈化效果(n=55,例)
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2。

表2 比較生活質量評分(n=55,分)
近年來隨著臨床生物醫(yī)學、工程學、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不斷發(fā)展進步,多種新的血液凈化技術也隨之出現(xiàn),如血液濾過、高通量、低通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在臨床獲得廣泛應用,積極挽救腎臟疾病患者的生命[6]。
血液凈化是一種有效的腎臟替代療法,借助專業(yè)儀器將血液引流至體外清除雜質后再回輸,維持穩(wěn)定的機體內環(huán)境,但尿毒癥患者需要長期維持血液透析治療,治療階段護理注意事項較多,如飲食、控制血壓、體重等,而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模式中護士工作重點多在于關注患者病情變化,未事先采取預防措施,多忽視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影響護理效果[7-8]。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BUN、β2-MG、P、CRP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結果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發(fā)現(xiàn),觀察組采取標準化程序護理干預,護士堅持以現(xiàn)代護理理念作為指導核心,流程包括護理評估、制定方案、實施方案、評價效果等,為患者提供針對性措施,促進病情好轉;該模式具有科學性、規(guī)范性、創(chuàng)造性等特點,護士重點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及時掌握病情危重情況、并發(fā)癥風險,提供針對性治療與護理,預防病情惡化,提高血液凈化效果[9]。護士結合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運動、飲食指導提高患者認知能力與重視程度,加強患者自我管理意識與能力,積極改善疾病預后效果;同時關注患者情緒變化,促進護患交流,掌握患者內心情緒變化,疏導負性情緒,提供心理支持,提高生活質量[10-11]。
綜上所述,尿毒癥行血液凈化治療過程中運用程序化護理干預可提高血液凈化效果與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