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
(東營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山東 東營 257000)
2021年是公積金制度建立30周年,在30年的制度實行過程中,公積金制度為職工安居樂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也經歷了制度改革的風潮。以東營市為例,2020年東營轄區(含勝利油田分中心,下同)繳存住房公積金69.17億元,同比增長7.44%;2020年提取住房公積金80.84億元,同比增長47.73%;2020年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16.87億元,同比增長0.96%(如圖1)。構。住房公積金作為社會保障資金,涉及職工范圍廣,資金規模龐大,關系國計民生,建議成立國家公積金管理局,從上到下設立相應的公積金管理機構,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強化監管和運營能力。以東營市為例,從提取原因分類比例圖可以看出,提取原因中大部分以購買房屋為主(如圖2)。住房公積金屬于社會保障類別,管理中心應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職能,如審

圖1

圖2
下文對如何更好地完善公積金制度提出幾點思考。
我國目前實行的是一級政府、一級事權的行政管理體制,從上到下設立了完整的管理機核公積金繳存比例及基數等,并具有相應的行政處罰權,對一直抗拒繳納公積金、損害職工利益的單位應進行相應的處罰。機構改革之后,公積金中心將行政職能劃分給住建部門,這就導致公積金中心職能弱化,不利于一體化發展,建議將公積金中心作為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進行管理。
率,原則上不低于銀行同期存款利率。這樣一來能保證個人公積金不貶值,二來符合《條例》中公積金中心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獨立的事
在我國,與公積金相關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我國是法治國家,公積金事業的良好發展必須建立在法制健全的基礎上。作為政策性資金,公積金制度在保障職工住房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關系職工切身利益。《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下稱《條例》)作為公積金方面唯一的法律條例,修訂多年來沒有經過嚴格的法律程業單位”的要求,三來可以讓繳存職工特別是未使用公積金貸款的職工普遍享受到公積金制度的紅利,而不僅僅是買房職工。實繳職工中,中低收入者仍然是公積金繳存主力,占全部繳存職工的99.12%(如圖4),體現了住房公積金制度對中、低收入職工家庭的保障作用。序形成像稅法一樣的文件,法律效應不足。只有法律完善,法律地位足夠高,才能對繳存企業形成約束力,職工的合法權益才能得到保障。各部門要加強配合,進一步完善信息系統,打通民政及公安等部門的壁壘,完善信息要素,對未繳納公積金制度的單位進行摸底,充分發揮工會作用,做好高層次人才和農民工繳存工作,做到應建盡建,應繳盡繳。以東營市為例,2020年,住房公積金繳存額、實繳單位數、實繳人數同比分別增長7.44%、14.35%、0.88%(如圖3),但與繳納社保單位覆蓋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對于社保覆蓋到的單位,公積金制度都應有所覆蓋,然而由于公積金制度法律地位不高,覆蓋面也無法達到社保覆蓋面。目前東營市公積金中心執法力度明顯不足,這與中心職能劃分、歷史遺留等問題息息相關。

圖3

圖4
現行的個人住房公積金存款計息政策是對往年累計住房公積金用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進行計息,對當年住房公積金用活期利率進行計息,總體來看低于物價上漲指數,存在貶值風險。為了鼓勵職工積極繳納公積金,建議按存儲期限對公積金存款實行分檔次和分期限的利
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30年來,為廣大繳存職工住房作出了巨大貢獻。為繳存職工積極發放公積金貸款,一方面解決了居民住房貴、住房難的問題,另一方面深化了住房制度的改革。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住房制度改革在摸索中前進,不斷擴大的住房公積金資金規模進一步提高了對資金管理的要求,公積金制度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挑戰。對于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我們應當正視并不斷深入分析研究,立足本地實際多思考,推動住房公積金事業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