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國文
【摘要】現如今,我國的經濟在迅猛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越來越強。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對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造成環境污染,阻礙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本文探討了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并提出了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以期為類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進一步促進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生態環境;影響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161
能源消費國,亦是全球第一大能源生產國,為了實現從能源大國到能源強國的飛躍,必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廣使用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能源。在諸多綠色能源之中,水資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盡管我國水資源總量豐富,但由于人口眾多,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約1/4,且由于我國地域遼闊,跨躍高、中、低3個緯度帶,造成南北水資源分布差異較大。因此,能否充分利用水資源造福一方,成了需要重點關注的課題。水利水電工程屬于最有效、性價比最高的水資源利用方式之一。當前,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短期任務主要有防洪、灌溉、發電、航運等。遠期通過結合地區戰略定位,將形成區域經濟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意義
我國水資源豐富,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方面有著悠久歷史。為了能夠充分利用與保護地下、地表水資源,我國早已開始投入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戰國時期所修建的都江堰水利水電工程,這一水利水電工程至今仍然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代水利水電工程的作用更為廣泛,除了水運、灌溉以及發電,還能防洪、水利水電調配等,在運輸、旅游、保護環境及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等方面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水資源與電資源都屬于綠色資源。在資源危機的時代背景下,加大水電資源的開發力度是必然趨勢,這既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也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必然聯系。因此,必須不斷探索有效的保護對策,減少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2、水利水電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1建立以及健全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補償機制
既然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會對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必須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之前就制定相應的補償機制。積極探索既能符合水利水電工程要求、又能對環境造成最小影響的補償辦法,比如附近居民的搬遷問題、周圍生物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人文文化遺產的保護等問題。
2.2恢復河流生態系統
自然河道的形成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自然河道是最合適當前河流情況發展和四周生態環境發展的,當在河流周圍建設水利水電工程時,不但會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還會怕破壞原本的河道,對河流生態系統造成很大的影響。為此,盡可能不在原有河道上建設,而是通過少量的施工與改造來達到水利水電建設的目標,盡量減少水利水電工程的占地面積來保護河道及其周期生態環境,這樣施工的成本也降低了而且也獲得較好的生態和社會效益。
2.3定制生態環境保護方案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一般規模都是比較大的項目,在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必須要定制生態環境保護方案,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比如,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之前,對周邊生態環境進行全面調查,預測工程施工會給環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定制科學的環境保護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因施工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一般環境影響預測都是根據環境實際情況來實施的,其環境調查一般包括:氣候、水質、土壤以及水生物狀況等,然后專業的技術人員在通過對這些因素的研究分析,預測出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從而有針對性的做出保護措施,使水利水電工程實現可持續發展。
2.4增強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監管力度
第一,要采用無害技術,清洗與處理生活污水與機械廢油,保證其符合相關排放要求后,才能進行排放,并確保其可以被再次利用,減少資源的不必要浪費;第二,強化施工機械的維護與保養,并要做好除塵作業,以免產生“三廢”污染;第三,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棄渣,可以用于造田、修路,如果未能及時進行處理,要有序堆放在合適的區域內,避免對水道泄流產生阻礙或減少耕地面積。
2.5對調節功能的影響
水利水電工程可以增強河流生態環境的調節功能,改變河流的水文過程。因此對條件功能的影響可以通過水庫的儲水量、上下游水體含沙量的變化、水量的變化來表示。此外,水利水電工程的水文調節功能還會影響上下游植被種類以及面積的變化,因此在設置指標時還應該考慮到濕地、沿岸綠地的面積變化、河口泥沙沉積量變化等因素。
2.6加強生態水利水電工程規劃建設的措施
(1)做好調查研究和綜合規劃。生態水利水電工程規劃建設的基礎工作是開展好實地調查工作,在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展開對項目當地的水文地質、動植物等的調查,了解清楚當地水文地質環境,分析當地地形地勢以及生物棲息環境,然后提出可以有效保護當地生物、提高生物生態環境的綜合規劃方案。(2)重視對水資源的保護。面對水資源污染越來越嚴重的問題,在生態水利水電工程規劃設計時要求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強對當地水域環境的保護,充分考慮水環境污染和防治的問題,切實解決項目區域水污染問題。此外,還應該通過生態水利水電工程的規劃建設來提高水資源的自我凈化能力。比如減少工程施工帶來的影響以保護水中生物,然后利用水中生物緩解自身污染。(3)保護原有生態,確保生態系統的完整。生態水利水電工程在規劃設計時,要求盡量不在原有河段空間上建設,需要考慮的是長期的水流規模和流域范圍,從整體生態系統功能與結構角度出發,掌握生態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制定積極的適合當地水域發展的方案,并且提出能修復生態系統的完整的措施,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和水利水電工程之間的矛盾,既能充分發揮水利水電工程的作用,又能從長遠的角度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確保原有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2.7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在加強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同時,需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只有深入認識到生態環境破壞對人類造成的危害,才能夠促進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要加強環保意識,首先,在水利水電施工之前定制合理的設計方案,時刻遵循環境保護原則,在施工過程中按照設計方案,提前對生態環境保護進行規劃,側重細節,針對每個施工環節做出相應的環保措施;其次,在水利水電施工之前,對可能存在的動植物種類、棲息環境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盡量保持原有生態平衡,減少對動植物的影響;再次,在施工過程中盡量選用環保建材,有效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最后,施工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和理念,不同地區施工生態環境也不盡相同,在施工過程中要根據地質、土壤以及水文等對施工手段進行調整,盡量保持原來的風貌。
結語:
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有諸多益處,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對生態環境而言。因此,為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最大限度發揮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作用,提出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保護對策探討。
參考文獻:
[1]任改萍.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生態水利水電工程[J].農民致富之友,2019(13).
[2]艾有瓊.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影響探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9(12).
[3]張亞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12).
[4]付長浩.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生態水利水電工程探析[J].決策探索(中),2018(12).
[5]賈高云.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河南水利水電與南水北調,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