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發明

小小的血吸蟲,曾肆虐華夏千百年,在新中國成立前,還沒有哪個朝代、哪個政府能對其奈何。面對生靈涂炭,普羅大眾也只能嘆息而悲愴。新中國成立后,改天換地新人間,黨中央毛主席關心人民健康至上的偉大情懷,在1955年發出了“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1958年,余江人民在毛澤東和黨中央的號召下,銀鋤揮舞,鐵臂同搖,戰天斗地,率先在全國消滅血吸蟲病,樹起了全國血防戰線的“第一面紅旗”,創造了人間奇跡。毛主席心潮澎湃,夜不能寐,欣然賦詩:
七律二首·送瘟神
讀6月30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歷史的事件總有驚人的相似,卻因時代不同而境況迥異,更因國家制度不同而結局迥異。當下,世界仍然深陷于疫情而不能自拔,唯獨中國率先擺脫疫魔,擔當起拯救世界的希望。回望當年驚天動地的血防大戰,凝望當下的驚心動魄抗疫大戰,不禁令人感慨萬千。
人間正道是滄桑!數千年來,世界各種文明更迭頻繁,大多數消亡在歷史的長河里,有的就是因為各種自然災疫而消亡。而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經大災大難而不倒,每一次鳳凰涅槃,每一次苦難輝煌,賡續至今。在守正創新之中,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的歷史車輪命定般地駛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歷史用無數的事實昭示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各項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都發生了深刻的歷史性變化,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實現了第一個百年目標,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正是因為我們在這條適合中國的正確道路上積累了雄厚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取得了豐富的國家治理經驗,才使我們有了提出中國方案的底氣和智慧,才使我們有了擊敗一次又一次大災大疫的信心和實力,才使我們有了團結幫助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抗疫的魅力和偉力,才有了血防事業的中國經驗、脫貧攻堅的中國方略、抗疫成功的中國智慧。
人民立場基因紅!堅持人民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人民性是中國共產黨人最鮮明最根本的品格。中國共產黨自從誕生之日起,就把為人民服務刻在黨的旗幟上,融入精神血脈。從毛澤東到習近平,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高擎以人民為中心的大旗,情系百姓,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切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無論是在當年的血防大戰還是在這場抗擊疫情大戰中,黨中央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統一指揮、統一調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緊密依靠人民,緊密團結人民,廣泛發動人民,構筑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人民防線。全國上下,令行禁止,步調一致,迅速凝聚起了萬眾一心的磅礴偉力,用行動書寫了無數感人肺腑的血防、抗疫篇章。
制度耀比千足金。環宇四海,是我們,縱橫古今,也只有我們,在大災大難和消滅貧困的脫貧攻堅戰面前,能迅速做到舉國上下一條心,東西南北齊動員,軍民團結如一人。當年的血防大戰,全國上下各級黨委掛帥,有關部門傾力協作,各級領導小組既是領導機構,又是戰斗部門,率領廣大人民群眾、科研人員和醫務工作者,不畏艱苦,日夜奮戰。當年血防戰役,“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大字板依次排開,鮮紅奪目;一個個鄉村,一面面紅旗,迎風招展;無數的民工展開了勞動競賽,打夯聲、歡呼聲、號子聲,此起彼伏,一派火熱景象。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大戰中,短短的時間,兩座高標準的醫院拔地而起;短短的時間,數萬名白衣戰士云集疫區;短短的時間,天南海北巨量醫療物資馳援一線;短短的時間,定點醫院、方艙醫院、隔離治療點如春筍而出;短短的時間,我們遏制了疫情蔓延之勢。這背后展示的是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黨中央的堅強領導,統一部署、統一協調,各級黨員干部靠前指揮,堅守崗位;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揚人民民主,緊緊依靠人民聯防聯控;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人民軍隊聞令而動,勇往直前;堅持……試問環宇諸國,在應對這些大考中,中國的這種制度優勢,有誰能比,有誰能成?
命運與共感人心。無論是當年的血防戰場或是脫貧攻堅現場,還是抗疫一線,那一幕幕場景,一個個身影,一雙雙眸子,在時空中交錯,在感動中銘記。是什么讓人熱淚不住飛,是什么讓我們幸為中國人?腦海中浮現出那風吹雨打渾不怕,兩個輪兩條腿,一頂頂草帽一根棍,踏遍灘涂溝渠的瘦弱草帽醫生的身影,那直擊疫魔的白衣戰士和科研精兵的身影,那爭分奪秒的建設者和志愿者的身影,那與人民共堅守共奮斗的黨員干部的身影……都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是這些無數為生命健康、為百姓幸福而無私奉獻、甚至逆行的勇士,是他們越是艱險越向前,聞令而動,不怕犧牲,攻堅克難的革命精神讓我們熱血沸騰。是億萬可親可敬的人民,他們所發揚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同舟共濟的團結精神,讓我們備感溫暖;是他們在大災大疫難面前所展現出的顧全大局、自覺行動、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擔當精神,讓我們無比感動。是他們在災難面前,所體現的堅定信心,共克時艱,堅信必勝的樂觀精神,讓我們深受鼓舞……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征途中,中國人民培育、繼承、發展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提供了強大持久的精神動力。作為民族精神最為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黨經歷百年奮斗,贏得百年榮光。百年歲月漫漫,黨矢志不移踐行初心使命,高舉民族精神火炬,與廣大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創造了一個個歷史偉業,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淬煉鍛造了革命年代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等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厚重的精神譜系,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寶庫增添了無數璀璨的明珠,不斷綻放著時代的光芒。在這偉大的精神譜系里,血防精神不僅因其跨越時間長、空間廣、辨識度高,而且與多種精神有著密切聯系,一直被傳承和發展,具有獨特的地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年在血防事業中所彰顯的“戰天斗地、敢為人先,不達目地決不罷休”的血防精神,黨組織、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眾有機結合,在后來抗擊非典、贏得抗擊新冠疫情、打贏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等諸多歷史性戰役中都得到了賡續和演繹。偉大的血防精神與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偉大抗疫精神的內核一脈相承,集中體現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內涵。如今,只要走進中國血防紀念館,去回顧血吸蟲病流行、防治和消滅的歷史過程,一定會被那一段段綿延至今的生動歷史畫面所吸引;重溫《七律二首·送瘟神》光輝詩篇,你一定會被黨中央毛主席的人民情懷所感動;對比余江等地的今昔巨變,你一定會被中國人民的“送瘟神”的精神所震撼。是的,有的精神不但不會因時過境遷被淡忘,被蒙塵,而且更會因時光洗禮愈發璀璨而耀眼。
今年,欣逢我們黨百年華誕,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全黨正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回眸黨的一百年,那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那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那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在百年接續奮斗中,黨團結帶領人民開辟了偉大道路,建立了偉大功業,鑄就了偉大精神,積累了寶貴經驗,創造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人類社會進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跡。讓我們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讓血防精神大旗在新的百年征途上,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