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利平
摘? 要:當前教育背景下,“互聯網+”教育已經成為新時代的一種趨勢,如何在教學組應用互聯網技術成為廣大教師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雖然廣大教師對“互聯網+”的認識逐步深入,且在具體的應用中進行了創新與融合,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是結合較高的要求與標準可知,尤其是推動教育朝著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方面分析教學仍然面臨比較突出的問題,這些都值得廣大教師重視。基于此,該文就“互聯網+”網絡環境下對教學的影響、“互聯網+”網絡環境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應遵循的原則和“互聯網+”網絡環境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實踐這3個方面著手進行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 小學? 自主探究? 研究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4(b)-0174-03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elf Inquiry Learning in Internet+Environment Teaching
SU Liping
(Liubao primary school, Nanping School District, Zhuanglang County, Gansu Province,Pingliang,Gansu Province,74460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Internet plus education has become a trend in the new era. How to apply Internet technology in teaching group has become a key issue for teachers. Although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have gradually deepene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Internet+" and made innovations and integration in specific applications, they have achieved the desired teaching results. But combined with the higher requirements and standards, especially to promote education towards information, network and intelligence, analysis teaching still faces more prominent problems, which are worthy of the attention of teachers. Based on "Internet+" environment,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are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environment on teaching, the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in the "Internet+" network environment teaching, and the practice of "Internet+"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eaching.
Key Words: Internet+; Primary school; Self explor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在當前信息化的時代,原有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充分發揮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網絡環境的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以順應新時代的發展為主,且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深化新課程改革[1]。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當前數學教學活動呈現出新的特點,無論是從教學模式還是教學理念來說,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絡環境下的自主探究學習,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發揮創造力的空間,也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提供了支持。接下來該文就“互聯網+”網絡環境教學中小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進行分析。
1? “互聯網+”網絡環境下對教學的影響
當今時代我國大力實施“互聯網+”戰略,在此背景下“互聯網+”教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給教學提出更高標準的要求,很有必要深入分析其影響。“互聯網+”網絡環境教學中,小學階段教育在“互聯網+”思維方面取得極為重要的突破,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各類資源、平臺和教學體系,尤其需要著眼于智能化、信息化和網絡化教育載體,強化“互聯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支撐作用[2]。比如:部分學校應用“互聯網+”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學平臺更為完善,為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奠定良好的條件,推動教育的創新和改革。在“互聯網+”時代下,教師必須發揮學生課堂主體作用,尤其需要關注現代技術如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等,除了可以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之外有利于教育朝著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比如:部分學校已經構建了功能齊全、完善的、資源比較豐富的慕課網,學生可以發揮慕課網的作用自主學習,以自身薄弱環節為基礎進行選擇性的自主學習,最大限度地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互聯網+”時代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應著眼于教育資源、教學平臺和教學服務的深度融合,逐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應用多媒體技術促進數學課堂教學變得更具演示性、直觀性和引導下,結合趣味化設計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其學習熱情。
2? “互聯網+”網絡環境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應遵循的原則
2.1 自主性原則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有發揮的余地,給予學生更多的引導與啟發,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網絡具有交互性的特點,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為學生提供可以選擇的學習方法、練習、資源等,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與主動性。
2.2 網絡化原則
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教學豐富各種教學功能,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在教學中的優勢,同時,還可以充分利用網上試題、網上課件等激發學生想要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精神,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同時,也促進計算機網絡與數學教學有機結合,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2.3 可操作原則
教師要想充分運用網絡教學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不僅要考慮知識的接受能力、媒體操作的技能,而且還要考慮合理運用媒體這一問題[3]。由此可見,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能夠成為自己內部知識結構的主人,并且還要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作用,幫助學生獲取知識。
3? “互聯網+”網絡環境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實踐
“互聯網+”網絡環境教學中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在此背景下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相關教育活動,以期為提高教學效率奠定基礎。
3.1 明確數學課堂教學目標
數學學科自主探究學習主要是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根據教師設置的主題或者是目標自由安排學習活動,或者是以小組作為單位開展學習[4-6]。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準確并且有效地理解探究目標與主體是開展學習活動的前提。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導入直觀的學習目標,同時,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尋找合適的教材內容,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的效率。比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模仿超市購物的情境,在主題目標演示的過程中給學生播放一些購物的場景,重點顯示出某些物品的價格,如水果、零食、蔬菜等可以供學生選擇。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由學習者變成了消費者,快速地將學生帶入到該節課的學習中。與此同時,學生在模仿購物的環節中,對人民幣也有了認識(如5角、1元、5元、10元等),并且學會了基礎的購物。因此,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探究的主題也更加明確。
3.2 科學合理設置問題
提問是數學教學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應發揮提問的作用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之后采取針對性的借鑒措施。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必須合理設置問題,發揮問題的作用改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在學習中帶著疑惑探索問題,如此一來,學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自學能力[7]。所以,在當前互聯網時代下,教師應合理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化提問環節,使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更快地,靈活地進入自學活動。以教學三角形這方面的知識為例,筆者就這部分內容設置了相關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預習并自主學習,之后在學習中探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在預習這部分知識時,筆者結合線上教育體系給學生展示了三角形和其他圖形,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三角形相關的知識。由于同學們之前已經學習過一系列的圖形,這時筆者為學習三角形相關的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讓學生比較和分析相關知識,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求導三角形面積時,結合剪一剪、數方格等方式進行,課堂教學變得更為形象且更為直觀,教學效率逐步提高。
3.3 加強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自主探究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自主分析問題能力、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各方面的能力比較弱,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還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的前提就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指導措施,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步。因此,教師要將個別指導與集中指導相結合,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個別指導部分學生,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在教學《圓》這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在此之后再讓學生思考:“假若沒有圓規,我們能不能畫出規矩的圓?”學生思考并且探究,最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就明白了可以利用電腦軟件來畫圓,這個過程中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可見,教師充分地利用網絡技術引導學生探究知識,有利于讓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
3.4 創新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自主探究學習主要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或者是課后集中在一起,并且針對性地討論學習的內容,時間上與空間上的限制比較明顯[8]。但是互聯網的運用能夠有效地改善傳統自主探究學習的局限性,學生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隨時進行交流。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互聯網快速傳播信息的優勢幫助其自身學會充分地運用網絡進行交流,從而合理地開展合作探究。同時,還可以借用微信群、QQ群等方式建立探究的小組,讓學生充分利用這些通訊軟件繼續討論。比如:某次家長會活動,班級要購買蘋果、香蕉、橘子、葡萄等水果中的兩種,每種水果至少要買2 kg,但是總價不能超過50元,請你計算出幾種購買方案。這時候教師給學生出示出4種水果的單價,然后讓學生回到家之后繼續討論。若學生完成了4個方案的計算,就可以在群里展示該小組的討論結果。在上述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地利用互聯網進行交流,并且自主探究學習的效率也比較高。
4? 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網絡技術不斷進步,人們的教育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網絡環境下教師更應該優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這也是教學活動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教師逐步豐富與完善網絡教學,對于促進數學學科的教學改革也同樣具有深遠的意義。相信未來,網絡的運用會越來越廣泛,并且也會促進學生提高自身自主探究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鐘萬林.網絡環境下的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3(5):193.
[2] 查琴芳.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學習模式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9):72.
[3] 周楓.網絡環境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探究[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8(5):94-96.
[4] 李曉燕.核心素養視閾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學習評價優化研究[D].揚州大學,2019.
[5] 賀曉敏.高中思想政治活動型課程教學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
[6] 閆東.層級互動式教學模式及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索[D].西南大學,2016.
[7] 李亞斌.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學習模式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4(12):184.
[8] 柴愛青.互聯網+教育環境下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