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兵
“丁零零——”又到了作文沙龍時間。兵兵老師走進教室,對大家說:“孩子們,你們知道如何寫景嗎?”
一說到寫景,同學們就躍躍欲試,眼睛里有掩飾不住的興奮。兵兵老師微笑著在黑板上寫下“按照順序巧觀景”七個大字,然后面向同學們親切地說:“你們還記得之前做過的一道排序題嗎?請大家往這兒看——”
課件展示出一道排序題:
將下列句子排列成條理清楚的一段話,在括號里填上序號。
( )麥田的盡頭,村辦的工廠一座挨一座,連成一片。
( )河水是那么清澈、明凈,水里的小魚兒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
( )小河的另一邊是麥田,如今金燦燦的,向人們報告著豐收的喜訊。
( )一條小河從我們的村子里靜靜地流過。
( )山腰上的公路,像一條銀灰色的綢帶飄向遠方。
( )小河的一邊是果園,你看那杏兒發黃,桃兒發白,散發著誘人的清香。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大家在討論中得出了答案:(5)(2)(4)(1)(6)(3)。
兵兵老師欣慰地看著大家,進一步解釋:“要解答這道題,關鍵是理清句子之間的聯系,并注意好連接詞,如‘一邊‘另一邊等。整體看,文段先交代小河的位置,再寫小河兩岸,‘一邊之后‘另一邊。在寫‘另一邊的時候,由近及遠寫景。你們看,這道排序題讓我們看到了寫景作文清晰的寫作順序。”
貝貝忽閃著大眼睛說:“如果我們寫景,完全可以照著這樣一個順序來寫。先寫整個風景里最引人注目的那道風景,然后以它為中心,介紹東西南北的景物。哪里有特點就寫哪里,哪里的特點最明顯,最具特色,我們就對哪里進行濃墨重彩的刻畫。”
兵兵老師點點頭:“貝貝,你說得對!我們寫景要講究順序,以一個點為中心,進行發散,按順時針方向或者逆時針方向寫它的四周。這樣一來,你筆下的景物就能依次呈現在讀者面前。”
晶晶舉手提問:“老師,我們賞景的時候好像不是按照這個順序,難道寫景的順序與賞景的順序不一樣嗎?”
兵兵老師向晶晶豎起大拇指:“晶晶這個問題提得好!寫景的順序和賞景的順序確實有所不同。賞景的時候,景物是一下子涌入我們眼簾的。而寫景時,我們得寫完一個景物再寫下一個景物。說來也奇怪,賞景的時候,那么多的景物進入視野,我們感到賞心悅目。但寫作的時候,如果一下子寫很多景物,就會讓讀者云里霧里,不知所云。所以呀,我們寫景的時候要講究寫作順序,先寫完一個方向的景物,再寫另一個方向的景物。”
歡歡舉手了,他向老師提問:“老師,如果只是交代哪里有哪些景物,我覺得太簡單了些。平時寫作,我們該怎樣把寫景作文寫得精彩呢?”
兵兵老師高興地說:“就像歡歡說的,如果我們只是交代哪里有哪些景物,讀者讀完也會覺得索然寡味。這個時候,我們在交代哪里有什么景物之后,還應該對景物進行細致的描繪。比如寫“一條清澈的小河從村子中央穿過”。我們可以這樣描寫:一條小河從村子里穿過,河水清澈見底。站在水邊,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倒映在河面上,和水中倒映著的花草樹木一起,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站得久了,你還會看到有小魚游過。再仔細看,那河底的石頭上,正有兩三只小魚兒趴在上面休息。還有幾只小魚兒調皮,正在互相追逐呢。他們繞著水底的石頭,正一圈一圈地打轉呢。你們看,這樣寫,就把河水的清澈寫具體了。”
聽到兵兵老師的解釋,迎迎忍不住拍手叫好:“我知道了!對景物進行具體的描繪,換句話說,就是應該在賞景的時候,停下來仔細瞧一瞧。平時,我們去賞景,不會一路疾行,腳步會慢下來。遇到好看的景物,必定停下來好好欣賞一番,才肯繼續往前走。寫作的時候,也是這個道理。我們要對眼中所見的景物進行描寫,尤其是那些引人注目的景物,我們更應該進行詳細、生動的描繪。”
看著大家的表現,兵兵老師面帶笑容做總結:“講究順序,細致描寫,我們的寫景作文就會吸引讀者。”
兵兵老師高興地說:“孩子們,本次寫景作文,我們班涌現了不少優秀習作。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彭希萍同學的習作。”
彭希萍大方地走上講臺,把作文投影在屏幕上——
門前美景
彭希萍
說起奶奶家門前的景色,雖然不是櫻花飄雪、花紅柳綠那樣的美景,但一眼望去,也有說不盡的舒適。
站在奶奶家門前,一眼望去,遠處是遼闊無垠的田野。田野層層疊疊,就像特意疊成的蛋糕那樣,極富層次感。總是會有幾匹棕色的馬,在黃綠黃綠的田野上奔來踏去,尋找一些可食的青草。
近一點的地方,是一大片竹林,深綠的竹竿,翠綠的竹葉,看上去十分和諧。一座紅房子隱在其中,只隱約露出紅色的屋頂,變成了萬綠叢中一點紅。更近一些的地方栽種了幾棵桂花樹,葉子油亮,生機勃勃。不過最吸引我的,還要數門前草地上的花。
草地上,放眼望去,是一片翠綠。走近了,我發現這一片翠綠中,點綴著點點藍紫色。彎腰一看,那是一種不知名的野花,莖很短,花蕾也很脆弱,輕輕一碰就掉下來了。雖然看上去沒有玫瑰、月季、菊花那么耀眼,但是卻顯得十分小巧玲瓏,有一種神秘的美。
奶奶家門前沒有百花爭艷,但它綠意盎然,生機勃勃,賞心悅目,我很喜歡。
聽完彭希萍的朗讀,同學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晶晶說:“希萍的這篇寫景作文注意了寫景的順序。她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向我們詳細介紹了奶奶家門前的美景。景色很美,富有吸引力。”
歡歡說:“希萍寫景的時候,還對景物進行了細致的描寫,我比較喜歡‘近一點的地方,是一大片竹林,深綠的竹竿,翠綠的竹葉,看上去十分和諧。一座紅房子隱在其中,只隱約露出紅色的屋頂,變成了萬綠叢中一點紅。通過想象,我能看到希萍描繪的畫面,和諧美好,令人向往。”
兵兵老師沖著彭希萍豎起了大拇指,贊許地點頭道:“同學們點評得不錯!希萍這篇作文的確做到了‘按照順序巧觀景。大家今后寫景都可以按照由遠到近或者由近到遠的順序,把看到的美景一一展現在讀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