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彩霞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單打獨斗不現實,需要智慧借力。除了向科任教師和家長借力,班級小干部也是不可忽視的好資源。可是,設置哪些班干部,班干部的職責是什么?班干部如何產生?班干部在班級中如何工作?對于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來說,真的是一門大學問。
帶著這樣的思考,我開始了我的班級小干部培養之旅。
因崗設人遭拒絕
我先梳理了班級中的各項工作:課前三分鐘需要領讀促使學生快速進入狀態、課堂上需要組織小組合作交流、下課需要提醒學生喝水、課間玩耍需要提醒注意安全、值日時需要檢查衛生、班級評比需要統計分數、就餐歸寢需要排路隊、上下午加餐需要發餐等。
據不完全統計,大概有這么多事情,并且這些事務時間分散,瑣碎,重復率高。通過制訂規則和不斷練習,一般的學生能夠勝任。我的班干部就是根據這些事務來確定的:領讀員、小組長、喝水提醒員、安全紀律員、衛生長、分數統計員、路隊長、加餐長等。
開學初,我就緊鑼密鼓地張羅起確定班干部的事情。在我為自己把工作提前安排好而沾沾自喜時,一個小小的拒絕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這個工作的實際價值和意義。
崗位設定好了,我就整天泡在教室里觀察,物色我的得力干將。我發現小A喝水比較積極,便任命他為喝水提醒員;打掃衛生的時候,小B掃得好,我就命他為衛生長;小C課堂上發言積極,坐姿端正,于是我選他為小組長,等等。我相信我的眼光不會錯。
然而,班干部真正上崗的時候卻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有的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有的不知道干到什么程度,還有直接不想干的。有一天剛下課,小A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我不想做喝水提醒員。”我很意外,問:“為什么不想做呀?”沒想到小A斬釘截鐵地對我說:”我不喜歡做喝水提醒員。”孩子的一句“不喜歡”讓我啞口無言。因為我從沒有想過孩子喜不喜歡,只考慮到適不適合。
我們天天把“孩子的事情讓孩子做主”掛在嘴邊,倡導把班級還給孩子,但是實際操作起來時常做不到位。真心感謝孩子的勇敢拒絕,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做法。
雙向競聘好處多
經過一個星期的試行之后,我快速調整。我與孩子們一起商量,共同確定崗位職責和崗位人數。比如小組長:老師不在的時候,協助紀律班長組織組員自主學習;同學有困難積極幫助;自己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小組討論時能夠帶領組員有序討論問題(積分評價:兩個優秀小組,一個進步小組)。衛生長:組織并提醒成員打掃衛生;組員打掃完衛生后,結合學生中心對衛生的評價標準,檢查本班的衛生是否合格;對于不合格的,提醒并幫助組員一起改正(兩張衛生卡兌換一個獎品,四張衛生卡兌換一個小愿望)。
這些確定之后究竟誰能上崗呢?我們借用學生中心雙向競聘的思路,把崗位職責表發布到家長群里,并附上邀請函。孩子回到家中可與家人一起選擇自己擅長和喜歡的崗位,制作競選海報,在班內演講競選,同等職務以得票最多者獲勝,三科老師也參與,各擁有一張投票權。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孩子變成了一個上臺參選的選手,有的則變成了一個有選擇權的“選民”,兩者都開始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競選當天,小A也參與了,他競選的職務是衛生長。在競選演說中,小A說:“我是一個喜歡干凈的人,在家經常幫媽媽打掃衛生,我知道怎樣把地面清掃干凈,我想讓教室每天都干干凈凈的……”小A在表達的過程中,充滿自信,也贏得了同學的陣陣掌聲,最后成功入選了衛生長。我心里為他高興,同時也特別慶幸,我沒有埋沒這樣一名想做事的孩子。
我們在班會上舉行了隆重的入職宣示儀式,小班干部們鄭重承諾為班級服務。
圓桌會議理標準
接下來孩子們開始上崗了,他們年齡還小,怎樣為班級服務呢?在觀察中我發現,那個罷工的小A,在衛生長這個崗位上盡心盡職,十分愿意為班級服務,完全不需要老師提醒。可并不是所有班干部都能像小A那樣快速進入工作狀態。
有一天,組長小B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我覺得小組長太難當了。我們小組有個組員老是拖拖拉拉,不按規定交作業,導致我們組的作業不是最后一個交,就是交不齊,每次收作業我就覺得做個組長太難了。”看著孩子失落的表情,我鼓勵他自己先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我也思考孩子在為班級服務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怎么辦。
年級工作遇到困難我們有例會,教學遇到困難我們有教研,班級管理有困難我們可用班會,那班干部遇到困難,我們能不能也聚集起來,形成圓桌會議,讓孩子們一起解決呢?于是,我們的班干部圓桌會議誕生了——孩子們圍在一起說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小B把自己的困難告知大家。這一次我又把問題拋給了孩子們:組員作業拖拉,不按時交,作為小組長該怎么辦?孩子們四人一組開始討論。討論結束后,大家紛紛獻計:結成對子PK;請師傅幫助;設置作業提醒員;到作業專區寫;懲罰課間補作業。我把這些方法梳理出來,方便小B使用,同時也整理成電子版,形成班干部的研究成果。
孩子們在為班級服務的過程中還會出現很多問題,在分享方法的過程中,有的同學認為,在為班級服務中遇到問題的時候,有時可以求助自己的爸爸媽媽。這也是個不錯的好辦法。我們的圓桌會議,上學期我是一個組織者,畢竟孩子年齡還小;這學期的目標是把圓桌會議放手還給孩子,讓孩子們成為組織者,而我只做一個協助者、幫扶者。
在選舉班干部這一過程中,我深有感觸:只有給孩子更多的成長空間,他們才能更好地為班級服務。
(作者單位: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鄭中國際學校小學部)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