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濤 段嘉剛

民營企業的發展需要有會計工作的動力支撐,但是確保企業內部運營穩步落實的重點,同時也是保證企業持續發展的根脈,民營企業會計工作既有一定的基礎,對會計人員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其在崗位中應規范化管理,逐步提高財會工作效率。文章主要針對民營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的策略相關課題進行分析,做出了如下闡述。
民營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應重視會計這一基礎性工作,在穩扎穩打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會計管理水平,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易受各類因素影響,致使會計基礎工作落實效果不盡人意,間接地阻礙了民營企業的發展,這一問題應引起民營企業管理層的重視,在提高關注度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發展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以確保會計工作落實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達到民營企業會計管理的基本標準。文章首先針對民營企業會計基礎工作管理現狀進行分析與總結,經分析后發現會計基礎工作的落實存在以下幾種不規范的現象。
一、民營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落實的不規范現象
民營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會計基礎工作發揮的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提高會計管理水平,有必要制定系統化的管理規則,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為會計基礎工作的穩步落實提供保證。除此之外,應逐步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保證其技能水平與德育素養符合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在崗位中實現個人價值,同時為會計基礎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但是,現階段部分民營企業內部會計基礎工作的落實仍存在以下幾種問題,具體見下。
(一)管理機制不夠健全,核算方法有失規范性
部分民營企業的內部控制存在嚴重問題,主要表現在缺乏對于會計管理工作方面的重視,難以確保會計基礎工作穩步、科學開始,尤其是會計核算方面尤為顯著,主要表現在會計核算方法有失規范性與合理性等,并且部分數據填寫、記錄不夠規范,具體體現在數據記錄不夠準確、科目明細不過完全、記賬憑證編號不合理、同時也存在不填寫附件張數等諸多問題[1]。除此之外,會計賬簿的使用不符合相關標準,執行力度嚴重不足,具體表現為賬簿登記不夠規范、結賬過程不夠高效、誤差更正不夠及時、賬目分類不夠詳細、資料信息丟失、數據記錄失真等等,上述問題的根本誘因主要是由于民營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工作制度不夠健全,并且缺少規范化的核算方法,致使會計管理效率遲遲無法提升。
(二)缺乏會計管理意識,會計管理工作水平低下
基于民營企業內部會計技術工作的開展,我國相關部門已經給出了針對性的管理規范,雖說如此,但仍有部分民營企業為了結合自身的發展,以及對于會計基礎工作的硬性要求,做出相應的回復或及時的反應。甚至部分民營企業管理層缺乏對于會計基礎工作重要性方面的認識,缺乏對于相關工作的關注,所以說明白會計基礎工作存在許多問題,但仍舊未能針對其不規范行為及時糾正,致使錯誤無限延伸,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不僅會降低會計基礎工作水平,同樣會影響民營企業內部控制效率,阻礙企業的發展與進步。
(三)記賬憑證填寫不合理,原始憑證記錄不規范
民營企業會計技術工作的落實涉及記賬憑證的填寫與原始憑證的填制,但以上兩項工作開展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為原始憑證記錄不規范,部分會計人員在原始憑證的填制過程中,未能依照相關管理規定保留原始發票,或將出貨單作為銷售憑證,或是僅通過白條等形式即可進行撥款支付,整個流程有失規范,報銷手段不合規,這對于會計業務工作的有效開展行為不利,甚至阻礙其發展,將對民營企業的內部控制造成不利影響[5]。除此之外,還表現在記賬憑證填寫不夠完整、缺乏規范性等等,較為常見的現象包括簽章、憑證裝訂以及格式選用等等,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會計記賬憑證的處理需要嚴格依照法律規定與相關要求,在裝訂過程中蓋章并注明大體內容,并且憑證尺寸、規格應符合標準,確保內部附件完整、齊全。但仍有部分會計人員在記賬憑證的處理過程中未能依照法律法規,普遍存在附件不全、格式不合規、裝訂不規范等情況,嚴重制約會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四)會計電算化難以落實,降低了會計管理水平
民營企業內部會計基礎工作的開展應結合時代發展形勢,緊跟時代腳步,積極引入先進的技術手段,而會計電算化技術已成為現階段會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支撐,它的應用更新了會計管理模式,改革了企業內控方案,突破了以往會計核算等的形式局限。利用會計電子化技術節省了會計管理成本,減少了人力資源的投入,尤其體現在記賬方法的創新、賬簿形式的個性、數據存儲方式的拓展等多方面,大大提高了會計核算的效率與水平,解放了會計管理人員的雙手,削減了工作壓力,會計工作的落實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7-8]。但部分民營企業未能意識到會計電算化技術應用的重要性,即便引進了相關的技術手段,但會計電算化水平仍舊低下,不符合現階段會計基礎管理工作的落實要求,甚至會帶來不必要的阻礙。除此之外,一些民營企業的會計部門處于獨立狀態,很難與其他業務部聯系、協調和合作,會計工作的影響力無法得到發揮,間接的削弱了會計工作價值。
二、民營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行為規范的路徑
民營企業內部會計基礎工作的開展應從以下幾方面落實,確保會計管理行為的規范性與科學性,達到會計管理規范的要求,提高會計基礎工作水平。接下來文章針對規范會計基礎工作行為的策略進行分析,提出了如下建議。
(一)積極引進會計電算化技術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民營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中都積極引進了會計電算化技術,其應用范圍不斷擴展,大大提高了會計管理水平,同時為會計管理的實時控制提供了有利條件,并且更新了以往的業務處理模式,創新了業務流程。為進一步提高會計管理效率,保證工作順利,應當積極引進會計電子化技術,切實提高會計電算化水平,發揮技術的應用價值,作用于會計基礎工作環節,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尤其在控制標準的制定、控制方法的優化、控制規劃的協調等多個方面,應積極運用會計電算化技術,綜合管理民營企業內部資源,實現資源管理的實時控制。除此之外,進一步提高會計電算化水平,能為服務質量與物資管理效率的提升帶來技術保證,會計人員可以通過財務數據的分析,依據會計電子化技術設定實時控制模塊,掌握收入渠道與支出情況,進而達到全面核算的目標,整個過程中利用會計電話技術進行了數據整合與數據歸納,潛在的提高了民營企業內部資源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