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斌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一些職場人將考證作為提高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以此開辟職場新空間和新賽道。
童先生在一家企業工作,負責一個團隊。他坦言,從工作情況看,雖然實踐能力是最重要的,但相關證書也很重要,從考證這件事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和上進心。兩個條件相同的人來求職,一個有英語六級證和其他相關證書,另一個沒有任何證書,那有證的求職者的機會肯定更大。而且,現在工作中需要掌握的技能越來越多,知識更新加快,僅靠在學校學的書本知識已遠遠不夠,必須及時掌握新知識、新技能,相關專業的證書則是求職者學習能力的最好證明。
大四的倪同學發現,隨著畢業臨近,身邊同學普遍有一種焦慮感,不少人為了今后求職時更有把握,提高自己的競爭力,熱衷于考取證書——少的手上有三四個證書,多的有十幾個。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是最基本的,另外還有駕駛證、律師資格證、注冊會計師證、人力資源師證、教師資格證等證書。她說:“這是證明自己專業素質的一種方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的證書也是初入職場的一張通行證。”
考證的熱度與社會需求成正比。近年來建筑市場愈加規范,從業者必須具備專業資質。2020年,二級建造師考試鎮江考區,報名“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科目的有六千余人。級別更高的“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科目有三千余人人報名參考。
錢先生現在是一名律師,這是他通過司法考試帶來的命運改變。初入職場,他在一家律師事務所當專職司機,在為律師服務的過程中,對這個行業產生了興趣,希望自己也能當名律師。他先完成了自學考試法律專業的本科學習,隨后報名參加司法考試。第一次司法考試未能如愿,但他沒有放棄心中的夢想,而是總結經驗教訓,埋頭學習。第二年再上考場,錢先生終于通過了司法考試。他如愿以償成為一名律師,開啟了新的人生道路。他感慨道:“沒有司法考試這張證,就不能當律師,也就沒有職業賽道的突破,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證書改變了我的人生。以前為考證所有的付出都值得?!?/p>
像錢先生一樣希望通過考證改變事業機遇的人不在少數。在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報名中,江蘇鎮江市有1617人成功報名,比上年增長19.34%。其中年齡最大的64歲,年齡最小的20歲,報名人員平均年齡30歲。教師資格也是近年來頗為熱門的考試,2020年下半年全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鎮江市有14780名考生報名參加考試,比上年同期增長10%。
“您想了解心理咨詢師的相關信息嗎?2021年上半年報名培訓已經開始,請抓緊報名。”不少人都曾接到過類似的推銷電話。微博上最近有個“考證真能獲得職場安全感嗎”的話題,閱讀量一日達到 1 567.7萬人次,顯示出職場人對考證問題有很高的關注度。
一位網友說:“找工作時有一個證書在手,至少證明你曾學過、會過,有一技之長,心里就更有底氣。從這個角度說,有證書多少能幫我提升些安全感。”
另一位網友認為:“職場考證需要辯證地看,如果考證內容和自己的職業無關,可能安全感不會很高。大多數人沒有離開舒適區的勇氣,如果沒有改變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書只是一張紙而已。如果考的是目前從事職業相關的證書,可能會帶來更多的安全感。與其把時間耗費在工作中用不上的證書中,以此去獲得安全感,不如把精力投入在工作本身上?!?/p>
梁先生表示:“考證并不能獲得所謂的職場安全感。從我所供職的單位看,領導不會看你有多少證書,只會看你實際工作能力如何。通過盲目考證獲取安全感是不可取的。有些證書是進入行業的門檻,必須拿下。而現代社會對于職業專業性的要求較高,入門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與其分散精力考各種證書,不如在一個領域深耕,成為專家。”
面對市場上眼花繚亂的考證宣傳,職場人切忌頭腦發熱盲目備考,而應想清楚自己的職業規劃,了解證書的適合人群、含金量,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準備。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應重點選擇考取那些在自己未來職業發展中有幫助的證書。需知理性考證才有較高的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