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星 邢雯
摘要:《聊齋志異》作為志怪類的傳奇古籍,由其發展出的“聊齋美學”言語如錦繡,意境如詩意,在藝術領域以高級的悲劇美冒芽生長。而現代室內設計對于意境的營造方法尚有研究空缺,色彩、形狀、肌理、軟家裝等帶來的氛圍感可以更好地協助設計,突出空間主旨,使室內呈現出獨特的場景包圍感,帶給使用者沉浸式的美學體驗。
關鍵詞:《聊齋志異》;經典異境;空間設計
中圖分類號:I2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1-00-02
1 《聊齋志異》概述
《聊齋志異》是我國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完整篇目共計491篇,其汲取了《搜神記》等早期志怪作品及話本小說的精髓,集古典雅致、通俗樸實于一身,從科舉制、愛情、吏治和世俗民風4個板塊揭露批判了清朝早期的社會現狀,抒發了自我的人生價值觀。蒲松齡利用曲折剪裁的敘事法、多面性格的飽滿形象、古香古色的語言技巧使志怪文學得到了較好的發展[1]?,F今信息時代快速發展,向中國文化前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將《聊齋志異》的異境營造應用于現代室內設計中,不僅要滿足其功能等基礎需求,而且要在現代化的大背景下在傳統文化中吸取靈感和智慧[3],體現出文化的滲透性和延續性[4],表達出傳統文化的獨特精神[5]。
2 《聊齋志異》的經典異境
2.1 玄幻縹緲的仙境
《聊齋志異》繽紛陸離的故事可按“入”的主角不同分為兩種模式:一是“人入幻境,包括天界、冥界、仙境、夢境等”;二是“妖、鬼、靈、精鑄幻人形駐扎人間百地”。蒲松齡吸取了前者的經驗,又融合了自己獨具特色的寫作風格節奏之美[6]。蒲松齡筆下的仙境并非現實貴族鋪排奢靡的瓊樓玉宇,吃食也難及瓊漿玉露,僅茅屋農舍、胡餅淡茶,一如凡人平靜樸實的生活?!读凝S志異》中的縹緲特質更多地承載在無形的仙氣意蘊上,如選取素雅嫻靜的主調,在原色上籠上一層紗般朦朧之意,以此襯托蒲式仙境“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清幽愜意。
2.2 神秘盤雜的夢境
《聊齋志異》中將夢境界定為沒有邊際,也無可超越的時空位面,是人類能夠進入的、為體驗脫于理性事物服務的幻境,將傳統文化提高到了精神層面[7]。意境是藝術的境界之至,“由境生意”是中國人習慣的表達方式[8]。小說中的夢境是現實的鏡像世界,與真實有強烈的差距和矛盾性,是為了給故事營造出神秘朦朧的氛圍而存在的。
聊齋的夢境通常分為兩股線:一股是牽人情誼的紅線,如《王桂庵》中王生對游船上的蕓娘一見鐘情,后屢往江邊卻再未遇見蕓娘,日思夜夢,夢境指引王桂庵來到蕓娘的住所,兩人得以終成眷屬;一股是揭露丑態的鎖鏈,《王子安》的主人公久困科場,異變的中舉心態讓他在揭榜前酩酊大醉入夢高中,而夢醒后回歸窮困潦倒,可笑又可嘆。這兩種夢境都營造出了特有的空間氛圍,從而進一步引導讀者的心理感受,增強讀者的情感體驗[9],給讀者帶來心靈撫慰[10]。面對不同的情感需求,必須用有所區別的方法建立與夢境的聯系,之后才得以孕育出差異情感下的不同形象。夢境編織著許多紛繁復雜的內心糾葛,是怪誕性和真實性的統一。
2.3 浪漫柔和的詩境
浪漫柔和的詩境主要包含著鮮明的三個元素:浪漫、柔和、詩意空間。“浪漫”一詞源于西歐的浪漫主義,《聊齋志異》詩境中的浪漫主要源于富有幻想精神的動人情境和不屈不撓與現實抗爭的典型人物的精神氣魄;柔和奠定了詩境的基調,限定了詩境所包含的溫柔、舒緩的浪漫范圍;詩意空間的設計以自然為基礎,強調感情和詩意空間的意義,重視使用者的感受和經驗,旨在通過詩情畫意與空間美的結合使人產生強烈共鳴[11]?!读凝S志異》中對愛情的描寫純粹寫實,著眼于意境,通過詩意極濃的意境創造美。如《晚霞》中的“振袖傾鬟,作散花舞,翩翩翔起,衿袖襪履間,皆出五色花朵”,就做到了感情與環境的完美組合,引導讀者產生情感共鳴,加深對其藝術魅力的感受[12]。蒲松齡對當時人妖殊途的固有觀念發起了挑戰,常描寫書生和狐仙相遇相愛,雕花屏風后、陳木書桌旁挑燈夜話的場景,有山有水有村落,在這樣詩意般的山水中,尤其是煙雨朦朧的春天,群山云霧繚繞,綠色的植物蒙上了點點水珠,宛如桃花源一般具有出世之美,宜居宜情、詩情畫意,在如此詩意的環境下棲居生活,無疑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審美見地[13]。
2.4 陰森靈怪的幽境
幽冥之境最早記錄在《山海經》中,被認為是人死亡之后亡魂聚集棲息的地方,也有幽都、黃泉之稱。《聊齋志異》中的幽境主要承載著鬼怪妖狐的故事,恐怖色彩十分突出。《青梅》里寫到,“緩其束帶,覺帶端沉沉,若有物墮。視之,無所見。宛轉間,有女子從衣后出,掠發微笑,麗絕”。這段描寫中,絲絲陰森從狐女極美的形象中滲透出來,刺激著讀者的恐怖審美。中國崇愛自然的文化可追溯至歷史的前端,“道法自然”“求真”等道家思想被質樸簡雅的傳統文人落實在了衣食住行各處,人工雕飾痕跡過重的東西常被斥為“不入品”[14]。而蒲松齡筆下“鬼女”的美大多不是激情、迸發活力的美,她們的美給人柔弱憂愁之感,帶著纏綿悱惻的哀傷,頗具人性,在陰森中滋生出一抹靈氣。
3 《聊齋志異》經典異境在空間設計中的創新表達
《聊齋志異》的四重經典異境可適用的場景是多元的,除卻氛圍較森冷的幽境,仙、夢、詩三境均可運用于住宅、茶館、靜室、高級餐廳等場所。《聊齋志異》經典異境也得到了設計發展[15],可以結合現代室內裝飾材料的豐富性,重視人的情感表達[16],在室內空間突出文化遺留[17];也可以利用多種設計手法,讓二維空間向三維空間轉變,或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營造出交互體驗空間[18]。作為家裝設計,其縹緲靈動、神秘浪漫的特質可以幫助使用者放松身心,撫平浮躁;作為工裝設計,其又能很好地貼合茶道與靜室背后出塵的禪意,釋放空間帶給使用者的最佳效能。而幽境在室內設計領域則更傾向在鬼屋、密室等對“中式恐怖”有需求的游玩性公共場景中應用。運用平面和空間精心巧妙的設計手法,可以達到客觀形象與主觀精神上的和諧[19],營造出交相輝映的獨特空間氛圍[20]。
首先,從硬裝上來講,想要呈現異境中古色古香的韻味,可以采用自然粗獷的竹編、藤木、亞麻等裝飾材料進行搭建,通過精妙的構思營造一種山林自然清新的氛圍[21],還能用植物自然的形態、色彩營造出屬于自然的獨特意境,帶來層次分明、妙趣橫生之感[22]。在室內燈光的布置上,柔和干凈的白熾燈十分適用[23]。另外還可印制《聊齋志異》連環畫壁紙,以此增添室內空間的書畫卷氣息,使人們在空間中更容易進入一種“曲徑通幽”的侘寂氛圍中,由此為使用者提供對景觀形象產生思考和感悟的平臺,并深入到共鳴的情態[24]。
其次,在軟裝上,過于熱烈的顏色會強化空間的存在感,也會加劇人們心理的起伏變化。在整體色調的選擇上,要以增強空間的體驗感為目的進行設計[25]。要盡可能充分地利用木竹等天然材料的原始紋理與形態進行家具加工。此外,綠植的搭配作用也十分重要,合理應用綠植可以更好地營造出空間的視覺感[26]和獨特性[27]。傳統視覺符號本身繼承了大量自然和文化的特征,運用傳統圖案語言,結合現代元素進行創造,可以表現出純粹的自然之美[28]。而針對異境盤雜的特點,則可抓住其“亂”的本質和“環”的結構,設計幾何感強的裝飾線,將《聊齋志異》的四重異境藝術魅力臻于最大化[29],追求視覺上的形式各異與美學效果[30]。
4 結語
我國古典文學作品《聊齋志異》經過歲月的沉淀,如今又為室內設計行業提供了新的思路,從住宅到公共空間、從辦公類空間到游玩性空間,其有著廣泛的應用領域。室內設計貫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要用文化賦予設計靈魂的內核,無論是室內設計還是其他空間設計,都應該是藝術、生活與文化、科技的結合,要做到外觀與功能相協。因此,在設計時需要在把握形式美感的基礎上勇于打破常規束縛,大膽思考;要敢于巧妙構思,拓寬創作思路進行設計。期待《聊齋志異》在室內設計行業中有更多更新的再創作演繹,擁有更開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李笑,李永昌.從宋式家具裝飾風格看宋代雅俗觀念的嬗變[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0(11):99-100.
[2] 紀可薇,梁晶.變色家居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藝術科技,2020,33(1):132-133.
[3] 黃澤輝,厲群,吳健.家裝設計中客廳的藝術設計——以錦繡花園別墅為例[J].大眾文藝,2019(17):81-82.
[4] 韓鑫鑫,梁晶.內蒙古地域文化在室內裝飾中的體現[J].大眾文藝,2019(19):150-151.
[5] 邵鈺瀅,何佳.基于銀杏元素的南林校禮設計創新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20(4):73-75.
[6] 張繼強,張乘風.建筑與園林中設計形式的美學初探[J].美術教育研究,2020(14):118-119.
[7] 顧思慧,陳瑋,熊瑤.基于消費文化新模式的商業環境設計研究[J].大眾文藝,2019(23):90-91.
[8] 范姝婧,梁晶.蘇州古典園林意境在服裝店設計中的表達[J].大眾文藝,2019(18):113-114.
[9] 顧孟源,徐雷.歷史博物館中自然采光對觀者情感體驗的影響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14):43-45.
[10] 劉馨,戚飛.建筑中材料的情感表達——以中村拓志建筑作品為例[J].藝術科技,2020(8):103-106.
[11] 劉昱彤,梁晶.詩意空間的創新營造藝術[J].大眾文藝,2019(17):75-76.
[12] 徐恬甜,駱瑋.小品攝影的意境表現——探索攝影創作的角度與觀念[J].美術教育研究,2019(14):28-30.
[13] 吳馨宇,田曉冬.傳統聚落中詩意美學的表達——以皖南徽州古村落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20(15):104-105.
[14] 李婭萁,吳冬蕾.文人的“自然”審美與當代環境設計[J].大眾文藝,2019(19):123-124.
[15] 沈慧芳,徐舒珩,曹磊.中國傳統圖案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0(11):105-106.
[16] 李嘉揚,梁晶,蔡宇軒.青年合租公寓適用性調查研究[J].藝術科技,2020,33(3):31-32.
[17] 李佳未,梁晶.空氣鳳梨在室內環境中的應用[J].藝海,2020(6):112-113.
[18] 徐婧,梁晶.虛擬現實技術在住宅設計與展示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20(11):48-51.
[19] 梁晶,張思琪.晚明文人意趣影響下的茶具設計研究[J].美術大觀,2019(12):106-107.
[20] 黃淇麟,祝遵凌.文化要素在城市街道景觀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設計,2019,32(04):54-55.
[21] 劉嘉欣,施愛芹.鄉村旅游文創產品設計與開發[J].美術教育研究,2020(24):70-71.
[22] 高陽,王亞寧,厲群.景觀在設計中的應用——以錦繡花園別墅為例[J].大眾文藝,2019(17):86-87.
[23] 張悅,厲群,徐暢.居室中的書房設計[J].美術教育研究,2019(15):69-71.
[24] 李鳴燕,梁晶.城市共享自習室的興起及室內設計研究[J].藝術科技,2020,33(20):28-29.
[25] 梁晶,吳艷輝.小型LOFT住宅空間多變性設計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9(08):74-75.
[26] 梁晶,金曉雯.基于鄉村旅游導向的民宿視覺生態設計[J].社會科學家,2020(09):52-58,71.
[27] 張榮杉,梁晶.商業空間中的植物造景藝術研究[J].大眾文藝,2019(19):62-63.
[28] 李豐旭,祝遵崚.“嬗變”——古典園林意境影響下現代景觀的繼承與發展[J].美術教育研究,2019(14):66-67,70.
[29] 趙坤,李永昌.鄉村新民居室內環境體系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0(06):114-116.
[30] 張澳,梁晶.生態視角下的時裝展示空間設計[J].藝海,2020(09):127-128.
作者簡介:郭子星(2000—),女,山西太原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室內設計。
邢雯(1991—),女,江蘇南京人,碩士,助理工程師,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生態環境設計。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南京林業大學2020年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聊齋志異》經典異境在現代室內空間中的營造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20NFUSPITP0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