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德
【摘? ? 要】寫作是語文課堂的重點內容,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關注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當將寫作教學的重點放在“活水”上,強調讓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運用寫作素材、進行寫作反思,進而在優化寫作教學的實踐中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能力;培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0-0153-02
Ingeniously Connect with the Living Water
——On how to Improve the Chinese Writing 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Nanfeng Junior High School, Kushui Town, Yongdeng County,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WANG Yongde
【Abstract】Writing is the key content of the Chinese classroom, which requires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Therefor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educators should put the emphasis of writing teaching on "living water", and emphasize that students should accumulate writing materials, use writing materials, and reflect on writing,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in the practice of optimizing writing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Writing ability; Training strategies
一、學會積累——巧妙聯系活水來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若沒有足夠的寫作積累做支撐,缺乏寫作“活水”,在寫作的過程中學就會抓耳撓腮、無從下筆。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將語文寫作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的寫作積累上,從以下三方面,打造屬于學生的寫作素材庫,支撐寫作活動。
(一)積累語言材料
語言是學生寫作的支撐,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閱讀是寫作之根,寫作之母。學生能夠用足夠豐富的語言去闡述自我、描述事物、刻畫人物、講述故事,這樣一篇文章才豐富、才充實。教師可以基于閱讀活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第一,指導學生閱讀文本學習積累。如在學習《春》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古今中外寫春的詩文,讓學生在閱讀文本學習時摘抄文章中的精彩語段,品味語言之精美、之準確、之鮮活。第二,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認知。“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所見、所讀、所感、所記,都是學生寫作時的靈感活水,學生完全可以實現“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寫作應用。當然,教師也要推薦學生合適的閱讀書目,如《傅雷家書》《吶喊》《男生賈里》等。
(二)積累生活材料
生活看似平平無奇,實則處處充滿美、充滿藝術。用眼看、用鼻聞、用耳聽,能夠讓學生由認知世界逐漸深入世界,從而獲取真實且豐富的寫作素材。這樣的寫作素材,更具有真實性、立體性、情感性,能夠支撐學生寫出知、情、意、行兼并的文章。第一,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掌握基本的觀察方法,如整體到局部、從遠到近、從上到下等;引導學生有目標、有重點地進行觀察,通過觀察來獲取寫作素材,如“觀察母親”,可以從服飾、表情、動作、神態進行觀察。第二,要引導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實踐能夠豐富學生的經歷,給學生以強烈的感知。學生直接體驗生活的過程,實際就是積累生活素材的過程。
(三)積累知識材料
第一,教師要讓學生積累語法修辭知識,包括比喻、擬人、對偶、排比等。巧用修辭輔助寫作,能夠增加文章的整齊度、美觀度,讓讀者如讀詩般享受。第二,教師要讓學生積累文體知識,對應不同的文體,采用不同的寫作手法。如說明文要注重說明順序、采用合適說明方法;議論文要掌握“三要素”,明確論證方式、論證方法、論證類型等。
二、懂得運用——巧妙實現活水用
光有“活水”,不會利用,那么“活水”的價值將無法得到發揮。學生應當學會提取、處理素材庫中的豐富素材,抓住寫作的各個關鍵,有效應用,實現自身寫作技能的發展。
(一)標題引人注目,新穎切題
清代文學家鄭板橋在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時寫到“題高則詩高,題矮則詩矮,不可不慎也”。要想有效地利用“活水”,寫出精彩的文章,學生首先要在題目上下苦工,契合寫作要求,設計一個新穎的題目,讓文章贏得“第一印象分”。在設計題目時要適當地創新,深思主題。巧妙地運用修辭、化用歷史,能夠為文章增色,讓題目富有內涵。或可以采用樸實而又家常的話語,直接點題。但要注意題目不能過分抽象,否則會造成后續寫作時產生寫作疑惑。
(二)開頭精彩紛呈,抓人眼球
富有吸引力、震撼力的開,頭能夠在學生的內心深處烙下重重一錘,讓讀者好奇、感嘆、思考,想要“一看為快”,這樣的開頭,需要一定的寫作技巧。學生可以開門見山,落筆扣題,直接呈現本篇作文的主題;也可以利用名人名言、諺語俗語等,為文章帶上一層文學色彩;還可以設計懸念,引發讀者在開頭時產生認知沖突,充滿好奇,驅動讀者進行后續的閱讀,起到“啟下”作用;亦可利用多重修辭,讓文章氣勢陡增,充滿藝術魅力。這樣的開頭都能夠抓住人的眼球,讓文章層次提升。
(三)材料新穎豐富,突出中心
一篇有內容、立體的文章,一定是由各種各樣的材料組合而成。要想讓文章具備可讀性,學生在寫作時就要精心篩選文章,將自己資源庫中的“活水”,對應具體的文章類別進行合理應用。當然,在應用的過程中所選擇的材料一定是最能夠說明題目中心的,這樣才不會造成材料的堆砌;且要適當地選擇主說材料以及輔說材料,合理搭配,讓文章看起來既豐富,又不會缺少重點。
(四)結尾進行升華,二次點題
我們可以將一篇文章的結尾比作“撞鐘”。一個好的結尾,能夠讓文章產生“余音裊裊,不絕于耳”的作用,實現“言已盡而意無窮”。結尾是對整篇文章的收尾,也是升華。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結尾時巧用懸念,留下想象空間;也可以卒章顯志,用高度凝練的語句將文章的整個中心再次強調;還可以用抒情之法,通過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喚醒她人的情感共鳴。但無論采用何種方法,必須確保結尾二次點題,做到完美收尾文章。
(五)卷面書寫工整,文章增色
學生要想獲取高分,真正發揮“活水”的作用,讓閱卷老師愿意讀下去。就必須在寫作時確保自己的文章字跡工整,卷面整潔。試想,一個充滿勾畫、字跡歪歪扭扭的文章,是否會讓人有可閱讀的想法?答案是否定的,它只會讓人“望而生畏”,自然教師也不會浪費時間去品讀文章中的“活水”。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注意糾正學生在寫作時的寫作習慣,要讓學生認識到卷面書寫整潔的重要性,字跡工整地完成寫作活動,這樣文章看上去才會賞心悅目,其內容的可讀性才會大大提升。
三、必要反思——巧妙實現作文品
“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徑。”要想真正提升寫作能力,學生就必須在完成寫作后進行必要的反思,在自我品讀文章、傾聽他人意見、找準修改方向的基礎上進行二次修改,解決現存寫作問題,突破自我,實現能力的提升。
(一)自我點評作文,剖析問題
教師應當強化學生對自己寫作能力的認識,讓學生參與到作文點評活動中。鼓勵學生進行自我閱讀或開展互換點評活動。在互換點評以及教師點評、自我點評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聽到各種各樣的意見,逐步發現自己在寫作時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當然,教師在引導學生自評時,不能僅僅將關注點放在學生的劣處,也要鼓勵學生發現自己寫作過程中的優處,這樣學生才能不斷地獲取寫作信心,在寫作中“揚長避短”,實現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自我修改作文,二次訓練
古人云“文章不厭百回改”。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經過反復編輯、反復推敲、反復修改而成。在反復修改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不斷獲得新的寫作認識,寫作能力也能夠得到發展。尤其是在日常寫作練筆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修改的重要性,給予學生充足的空間,引導學生自主修改作文,在修改作文中實現二次寫作練習。第一,教師要讓學生先通讀文章,思考文章中的用詞造句是否有不足或多余之處,畫出來進行修改;第二,教師要讓學生審視文章內容,看觀點、立場是否遵循社會主義價值觀念;第三,教師要讓學生關注文章細節,從文章的細節描寫、結構形式、語言過渡上進行分析,適當調整。這樣一篇潤色過的文章,相較于之前的文章將有了藝術性的提升。
四、結語
寫作其實并不難,為轉變學生寫作能力低效發展的現狀,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培養,初中語文教師要在開展寫作教學活動中返璞歸真、回歸實際;要巧妙聯系活水來、巧妙實現活水用、巧妙實現作文品,這樣學生的語文寫作才會逐層升華,寫作能力才能達到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楊家雄.淺談如何提升中學生語文寫作素養[J].中學教學參考,2018(36).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