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麗
(陜西省勉縣武侯中學 陜西 勉縣 724200)
“探究性學習”是我國新課程標準改革所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問題串”教學法正是符合該理念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巧妙的“問題串”將抽象的課本知識抽絲剝繭的層層呈現在學生面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文研究如何基于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針對生物學科教學難點設置問題串。在教學中,分別突破生物學“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四個科學素養維度的教學難點,從而達到體現培養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的目的。
人教版必修一中很多知識蘊含著生命觀念,因為蘊含生命觀念的知識覆蓋面大,其形成了其雜、碎的特點[1],基于此,可采用遞進式問題串解決此類教學難點,即基本問題+單元問題+主問題+子問題[2]。如第2章第2節《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中,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和功能多樣性的探討屬于教學難點,問題串構建如下表。

表1 “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和功能多樣性”問題串構建
以基本問題、單元問題為引導,設置主問題不偏離核心素養。主問題概念下設計5個子問題。第1、第2個是簡單問題,學生能明確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肽鍵的位置及形成規律,讓學生充滿解決問題的信心。學生明確蛋白質的構成過程后,提出第3、第4及第5個子問題,這三個問題能讓學生將知識從“蛋白質結構的改變”過渡到“蛋白質功能的改變”,從而解決教學難點。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這3個子問題,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自主構建知識,建立知識間的聯系,突破難點。
將學生科學思維的培養深刻融入于課堂教學中,教師可設計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對科學現象及規律做出合理解釋,并且由淺層至深層地啟發學生的科學思維[3]。在設置此類問題串時,應該遵循啟發式原則,使用“延展式問題串”解決教學難點,即關鍵問題+延伸問題。如在第3章第2節《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時,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過程為依托,讓學生體深刻理解細胞器之間的配合及聯系,這需要學生基于已學內容體會各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屬于教學難點,問題串構建如下表。

表2 “分泌蛋白的合成與運輸”問題串構建
學生已學習細胞器的結構、功能,但很多學生只是死記硬背,沒有真正理解細胞器的功能。提出“分泌蛋白如何合成與運輸?”,圍繞這個關鍵問題,有兩個延展方向: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蛋白的運輸。分析兩個方向,由整體到部分,各個擊破。重點分析“分泌蛋白從合成至分泌到細胞外,經歷過哪些位置?”通過這些問題,使學生深刻理解各個細胞器的功能及細胞器之間的協調與配合,完善分泌蛋白合成與運輸的知識體系,啟發學生的思維,以突破教學難點。
實驗探究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環節,教師實驗教學時可設計相應的問題,幫助學生對實驗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探究。此類問題串的構建思路:圍繞科學探究步驟、實驗設計原則、實驗中的變量、實驗材料、實驗方法及實驗現象等設置“問題串”[4],即實驗現象問題——實驗原理問題——實驗數據問題——得出實驗結論。本文以“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為例,設置“探究式問題串”解決教學難點。教師設置“光照強度影響光合速率”的實驗,取生長旺盛的綠葉,用打孔器打出直徑為1cm的小圓形葉片。將葉片置于注射器內,注入清水,等葉片內氣體逸出,把葉片放人黑暗有清水的燒杯中,小圓形葉片沉到水底。取3只燒杯,加入等量NaHCO3溶液,分別向3只燒杯中放人等量葉片,用燈泡光照處理,燒杯離燈泡距離不定,記錄葉片浮起的時間與數量。設計如下問題串。

表3 “影響光合作用的環境因素”問題串構建
第1、第2個問題引導學生描述實驗現象,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發3個問題,思考實驗原理。明確實驗原理后,通過第4個問題即分析實驗的量來引導學生深入的思考,進一步加深對光合作用影響因素內容的理解。小組合作探究解決第5個問題,得出實驗結論:在一定范圍內,隨光照強度不斷增強,光合作用強度也不斷增強(光合作用越強,單位時間內小圓形葉片中產生的O2越多,浮起的小圓形葉片也越多)。
通過探究實驗,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并且積極展開討論,把討論的結果概述出來,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合作探究,這是思維可見的過程,有利于讓學生清晰該實驗的實驗原理。
社會責任的內容蘊含在教材中科學史和社會議題相關的內容中[5]。社會責任的相關知識很多都是與人類的健康、生產生活及科學發展密切聯系的[6]。在設置此類問題串時,構建因果式的問題串[2]。此問題串的設計思路為:設計一個起始題,根據這個起始問題的答案引出下一個問題,以此類推,不斷衍生出新問題。現以“細胞癌變”為例,使用“因果式問題串”解決教學難點。

表4 “細胞癌變”問題串構建
第1個問題引發學生的興趣,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之后,進一步引發學生思考,得出第2個問題的答案。第2個問題回答后,即可講述出第3個問題答案,以此類推,一直到第6個問題。學生一方面了解了癌變的機制及影響癌變的因素,另一方面培養了其理性面對癌癥、健康生活、關愛他人的社會責任。
問題串不是幾個簡單問題的組合,而是圍繞著一個核心來設置的,問題契合學生的學情,是有邏輯順序的問題系列,利于知識的學習及能力的形成。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圍繞知識展開交流與討論,進而找到問題的答案,這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