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童 吐來力江·哈木太 阿依努爾·亞森 羅永明*
(1,新疆畜牧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830011;2,伊犁州畜牧總站 835000)
在哈薩克羊與特克賽爾羊雜交改良中,雜交優勢在雜交后代中得到良好的體現。為了提高凍精的受胎率、較少凍精用量、降低成本,借助內窺鏡輸精技術進行雜交改良。綿羊腹腔內窺鏡輸精技術是澳大利亞在20 世紀80 年代初最先使用的一種打破綿羊傳統人工輸精的繁殖技術,該技術通過腹腔內窺鏡手術操作將精子直接注入母羊子宮角,與傳統人工授精相比,精子避開了通過子宮頸口才能進入子宮內的路線,從而使進入子宮的精子更多,受胎率得到顯著提高[1]。利用腹腔內窺鏡輸精技術具有劑量低、精度高、效率高的繁殖生產優勢,發揮優秀種公畜利用率,提高繁殖生產效率增加養殖收益,對加速推動良種化產業進程,實現工廠化、專業化生產具有重要意義[2]。
本次輸精工作于2019 年9 月底在新疆伊犁昭蘇縣軍馬場肉羊繁育中心開展。
卡爾史托斯內窺鏡頭、便攜光源、穿刺套管針(德國)、卡蘇輸精槍(法國)、羊胚胎移植架、顯微鏡、恒溫水浴鍋、液氮罐。
放牧飼養的哈薩克母羊,年齡在2~5 歲,膘情中上等,健康無繁殖疾病。
羊用陰道海綿栓(澳大利亞)、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寧波市三生藥業有限公司)、促排卵素3 號(寧波市三生藥業有限公司)、酒精、碘酒。
進口特克賽爾羊細管凍精(0.25ml/支)。
海綿栓經過抗生素處理后,用海綿鉗或埋拴器將海綿栓放入母羊陰道中,放置時注意控制好深度。放置12~13d 后取出海綿栓,同時肌肉注射PMSG 400IU/只,撤栓后分別在24、36、48 和60h 用公羊進行試情,做好發情記錄和標記,8~10h后對發情羊進行輸精。
試情前對羊群控制飲食,接受輸精前發情羊禁食斷水12h以上。在輸精時將母羊保定在羊胚胎移植架上,對乳房向下20cm 腹中線兩側3~4cm 區域進行刮毛并消毒,鋪墊創布遮擋羊毛避免污染。
將室溫控制在18~25℃,把細管凍精放置在39℃的水浴鍋中,在水浴中擺動細管10~15s 進行解凍,解凍完成后從水浴鍋中取出,快速將細管上殘留的水珠擦干,剪去封口端,取少量精液在顯微鏡下檢查精液活力,精子活力高于0.3 才可用于輸精,綿塞端安裝在內窺鏡輸精搶鋼芯上,備用。同批次精液在輸精過程中隨時抽檢精液活力。
將準備好的羊胚胎移植架傾斜45~60°。手握緊羊皮將皮膚與肌肉層錯位,選擇在乳房向下10cm 左右的位置將穿刺針尖頂住皮膚持續用力,向對側斜下方刺穿皮膚層與肌肉層,抽出穿刺針,使用外套管鈍性穿破腹膜。放入內窺鏡鏡頭和撥棒相互配合,觀察子宮角的充血狀況與卵巢上卵泡情況,翻動子宮動作要輕緩,參見圖1~2。此時發情良好的母羊子宮角會有充血情況,卵巢上會有一個大的卵泡,少數會出現兩個較大卵泡,感觀卵泡處在透亮即將排卵狀態或有新生排卵點。在此時實施輸精可以獲得較為理想的受胎率。如果看到子宮角顏色蒼白無充血狀態,形態卷縮,卵巢無明顯優勢卵泡,說明該母羊并沒有處于發情期,不滿足輸精條件的母羊不予以輸精操作[3]。
用撥棒把子宮調整到合適位置,在子宮角正面上1/3 處刺入輸精針,輸精槍的針尖刺入子宮角時要掌握好位置和刺入力度。把精液緩慢打入子宮角,注意刺入深度和輸精時子宮的變化,避免精液被打入子宮壁。無法在子宮正面進行刺入時可選擇側面,避開皺褶多的位置,盡量確定針頭在子宮腔內。采用雙側子宮角輸精的方式,完成一側子宮角的輸精后可使用同樣手法對另一側子宮角進行輸精。每只母羊使用1 支細管凍精,單側子宮角精液量約0.1ml。輸精后肌注促排卵素3 號,整個輸精過程盡快完成,未見優勢卵泡的羊不做輸精。一般來說,青年母羊的子宮角比較細而且硬,針頭容易刺入;母羊隨著年齡和產羔次數的增加,子宮角會逐漸變大變軟,輸精槍針尖扎入難度就會增大。
在完成輸精處理后,由于創口比較小,可以不進行縫合,用碘酒對穿刺部位進行消毒處理。放牧過程中跟隨觀察,避免采食過多,以半飽為宜,2d 后可正常飲食。
由附表可知,將581 只哈薩克羊分成4 組進行同期發情處理,共發情532 只,發情率91.6%,輸精過程中淘汰無優勢卵泡的母羊54 只,實際完成腹腔鏡輸精478 只。35d 后對輸精羊群進行B 超早期妊娠診斷,確定懷孕322 只,總體受胎率為67.4%。

附表 內窺鏡輸精情況統計
(1)在1987 年我國首次引入和應用腹腔內窺鏡輸精技術,由于當時國內肉羊養殖方式和產業結構相對落后,不適宜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造成技術擱置[3]。近些年,肉羊規模化養殖程度不斷擴大和提高,引種成本提高,難度加大。羊腹腔鏡輸精技術運用已逐步成熟,能熟練掌握操作的技術人員越來越多,此技術的使用在本地綿羊品種雜交改良和肉羊生產產業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雖然采用子宮角輸精技術能有效減少凍精使用量且能較大幅度提高母羊受胎率,但受到場地條件、羊群集中情況、設備購買、技術熟練程度、勞動力成本及思想理念等因素的阻礙和限制,該技術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僅適合在管理規范的種畜場和規模化肉羊場中使用,大范圍推廣應用依存在一定難度[3]。
(2)腹腔內窺鏡輸精技術能成功避開復雜的羊子宮頸口結構阻擋精子通過,縮短了精子在子宮內的運行距離,增加了精子通過數量,降低了精子損耗,提高了母羊受胎率。在輸精過程中,發情母羊子宮角和卵巢的情況可用內窺鏡觀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羊假發情或安靜發情造成的鑒定失誤現象[4]。
(3)子宮角內膜肌層通常的厚度大約為2~3mm,輸精針頭刺入正確時會有進入空腔的手感。操作時輸精槍的針頭不能進入過淺或過深,針頭停留在子宮角肌層不能順利完成輸精。針頭刺入子宮角后可試探著輸入精液,在內窺鏡視野中觀察針頭周圍是否有白色突起或精液溢出。此種情況表明針頭沒有準確刺入子宮角的腔體,精液注入受阻,應重新選擇位置再刺入[5]。

圖2 輸精操作
(4)在集約化、規模化程度高的養殖場中能減少勞動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技術才能得到推廣應用。在內窺鏡輸精工作中,利用公羊試情確定發情后再輸精,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時間,而且不能保證試情結果完全準確,輸精時觀察卵巢進行發情鑒定,不但會延長輸精時間,而且會造成應激,影響排卵與卵子接收,造成整體受胎率下降[6]。在使用鮮精進行內窺鏡輸精時,可以同期處理撤栓后48h 進行定時輸精。不進行試情將大幅降低勞動力和時間投入,使內窺鏡輸精工作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