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
摘要: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推進,新高考愈發強調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學生能否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核心素養方面的有效培養,直接影響到其高考所能取得的最終成績,間接影響著學科的育人功能和學生個人發展。作為高中一線化學教師,既要認識到化學核心素養培養對于學生發展的必要性,更要在實踐中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和策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效培養學生具體的核心素養,最終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人。
關鍵詞:新高考; 高中化學; 核心素養; 教學滲透
高中化學是高中階段學生所要學習的重要學習科目,學生能否取得理想的化學學習成績,就直接影響到其未來的發展。作為高中化學教師,需要能認識到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對學生未來發展的價值,并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策略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調整,強化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在學科教學實際中,為了確保教師采取的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策略切實有效,教師需要能作出研究,針對化學核心素養的具體構成進行分析,明確自己要從幾個方面來采取具體的策略。在完成這一部分內容之后,教師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也就要能圍繞著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進行設計,構建相對應的教學流程。
一、當前背景下核心素養的教學滲透價值
核心素養是學生需要培養的品格與能力的總稱,對于不同的學科而言,其核心素養的構成也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每一個學科的核心素養,都代表著學生進行該學科學習時,需要能得到有效培養貫徹的能力。當學生可以獲得核心素養的有效發展,其學科能力的培養自然也就能得到保障。除此之外,在當前,核心素養也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目標。教育部所發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兩份文件中明確提出了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要求,而其作為高考的指導文件,其中的要求就意味著在今后的高考中,核心素養也將成為其重要的考查要求。
二、實現核心素養教學滲透的有效方法
(一)注重師生溝通,引導學生明確核心素養構成
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漫長而又艱巨的任務,在其過程中,學生能否有效的配合教學的教學要求和措施,就直接影響到核心素養培養的時間周期和效果。在當前,筆者發現,有很多教師雖然試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但其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過于看重核心素養培養方法的構建,而沒有去引導學生對核心素養進行認知分析,這使得其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出現了問題,學生也不能主動的去配合教師,教學培養的實際效果較差。為了改變這一點,教師在教學實際中,就需要能想辦法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去主動配合自己的教學設計,使其明確核心素養培養的價值。
例如,在教學實際中,教師可以專門挑選一節課的時間,就核心素養的構成與價值為學生進行解析教學。在其中,教師就可以按照化學核心素養的構成分五點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認識何謂核心素養,并使其明確核心素養與正常學習過程中,教師所作出的教學要求有何聯系。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就能對核心素養有一個基本的認識。而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加配合教師的核心素養培養教學,教師就可以結合高考的要求進行展示,讓學生明確核心素養培養對其突破高考考驗的必要影響,進而能改變學生的觀念。像這樣,當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的有效構建讓學生明確核心素養的構成之后,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就能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教師的教學要求。
(二)借助有效展示,實現宏觀辨析與微觀探析
教師在教學實際中可以圍繞著宏觀辨析與微觀探析進行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是化學學科觀念的特征,人們通過觀察分析物質改變的過程或現象往往是宏觀的,可以用清晰的文字進行描述,故可以被稱為宏觀辨識。但宏觀并不能滿足人們對物質深層次研究的分析探究,在化學中還要能從物質的深層結構入手進行分析,實現微觀探析。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開展教學展示的途徑為黑板展現,這一展示方式并不能讓學生很好的對物質的微觀領域進行觀察,學生的相關素養培養自然也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多媒體引入了教學實際中,而教師就可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來構建有效的展示內容,引導學生對物質進行宏觀微觀兩方面的觀察,樹立“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應用”有效認知,達成化學內容的有效掌握。
例如,在進行“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結合這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展示,引導學生進行宏觀辨析和微觀探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檢索的方式搜集一些硅相關的用途,而后再借助幾何畫板或者其他類似軟件構建硅原子的三維模型。在完成相關內容的搜集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對硅相關的內容進行展現,引導學生分析硅的用途和其性質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進行理解。
(三)引入實際案例,樹立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是不斷變化的,而平衡和運動也是密不可分的現象。從這點來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應具備這一屬性,從不平衡到平衡,在從平衡到不平衡的軌跡不斷運動著。為了實現這一核心素養構成的有效培養,教師在教學實際中就要能想辦法為學生揭示物質所具有的本質規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實際展示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和觀察,進而讓學生能掌握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所能展現的不同狀態。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的教學培養是教學的重點內容,為了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需要能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開展有效的教學調整。
參考文獻:
[1]董紅德.新高考背景下中學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研究[J].新課程(下),2018(07):191.
[2]高斌.適應高考需要,創設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新理念[J].考試周刊,2017(2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