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路
摘 要:科學教育的目的是通過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對身邊陌生事物的探索以及提升自身探索能力和興趣。培養學生在探究知識的中養成良好學習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對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掌握。針對目前我國科學文化教育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教育方式,必須將生活化策略在小學的科學教學中得以良好應用。唯其如此,才能夠真正意義上提高我國小學科學課堂效率。
關鍵詞:生活化 小學科學
小學科學教育是學生在小學階段一個重要的學習內容,它能夠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提升對自然科學事物的觀察力。提升其自身認知能力與思維創新能力。人們普遍地認為科學知識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導致對知識也回歸到生活中。在生活中應用和學習,最終還是為生活所利用。小學科學是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能否從生活中對科學教學中的知識點進行掌握,更加取決于教師能否將科學教育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聯,靈活地運用其教學內容將自然現象進行科學的講解。
1 生活化科學探究,激發學生體驗興趣
現階段的教學發展越來越多地是課外與課內相結合,更加注重鍛煉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把學生在課堂所學習到的知識能夠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課外實踐活動是課堂的延伸,也是對課堂內容的補充,更加能夠培養學生、鍛煉學生,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擴散有良好的助力。當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有所收獲,把真正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才能夠深刻地體驗到科學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科學。在教師選擇室外課堂活動地點時,應結合自身科學課程內容進行選擇有效地點。
例如:在‘放大鏡下的昆蟲這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用放大鏡觀察不同階段的昆蟲之間的特性以及彼此的小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在課外進行實驗動手操作,還要將教材上的內容引入到實踐活動課中,讓學生對昆蟲產生興趣,從而通過實踐活動證實科學知識,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學生對課外生活實踐求知欲。對于觀察能力較強的同學,教師要給予積極的鼓勵,讓學生能夠通過不同角度的方式,來觀看昆蟲的變化及特點。因此,小學科學實踐活動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自主觀察能力,促進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主動探究,在另一方面更加能夠培養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發展。
2 闡明生活常識,悟中求學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簡單的動作、簡單的結構,實際上蘊含著很大的道理。當學生們學習科學知識后,便可以良好的利用起來。例如:救火不用水,在家中炒菜時若發生火災(指鍋中冒火),很多學生會認為用水去滅火。但實際上將鍋蓋蓋在鍋上便可到良好的滅火效果,用水澆滅油鍋中的火,不但不會滅火反而會使其鍋中的油濺出來,引發更大的火災;‘乒乓球癟在學生打球的時候,由于不小心將乒乓球踩癟,面對此情況有的學生會想換一個或者用吹氣的方式將乒乓球踩癟的部位用氣吹起來,可是通過真正的實驗,‘熱脹冷縮的道理能夠更加準確地將乒乓球的例子解決。每個同學都有過發燒的狀況,溫度計中的水銀也是利用同樣的道理。教師還因此可以進行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擴散,在課下收集更多熱脹冷縮的例子。除了此類的生活小發現,還可利用科學知識來做個人創作,如利用‘結構與模型這一課的學習,用廢棄的塑料瓶和報紙制作簡易的模型,廢物再利用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環保意識。在夏天被蚊蟲叮咬的時候或者在摔傷的傷口上涂抹一些牙膏,不僅可以消炎還能夠止痛。生活中的小妙招可以讓學生更加真實地感受到科學的奇妙。
3 開展實踐活動,學以致用
實踐的目的是能夠讓課堂學習得以實際的應用。小學科學是一門比較復雜的綜合性學科,在開展科學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小學生能夠了解更多有關生活中的科學實驗。并通過科學的實驗得到在生活中應用的小問題,從而解決并悟出更多的道理,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教師在進行科學的課外活動實踐過程中,應主要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外課堂中。在學習四年級上冊中‘電的一節課中,班級內舉行一場手工大賽。全班同學在老師的組織下平均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進行有效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利用廢品、舊物等等方式制作精美的小手工。但比賽要求必須每一個精美的小物件中包含一個小燈泡,讓學生在通過手工實驗的過程中感受到電的應用。因此,在學習電的過程中必須了解到電源、電器原件、燈泡以及其他相關知識的了解,掌握電流方向、電池兩端正負極、電流串聯并聯連接、小燈泡不亮的原因。通過對以上的總結以及知識的掌握,才能更加有效地將學生課外實踐的動手能力得以發揮。另外,在進行教師引導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緊密地與學生聯系在一起,讓學生能夠感受生活實驗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在學習‘我們的身體這一單元課時,教師通過學生對自身身體的結構以及各器官的功能外,還要更好地讓學生意識到自身各個系統的協調運作,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健康知識。為此,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合理的引用科學知識,可以更好地調整學生當下作息時間、運動時間,以及飲食習慣等多方面日常生活。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教育過程中應用生活化策略,不僅能夠鞏固和擴展學生課堂的所學知識,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更加能夠提升學生探究知識能力、促進創新精神的提升,使生活化策略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應用更加得以廣泛。對于教師而言,從新角度、新方面的教學理念改革是大跨度的挑戰,如果能夠將生活化科學教育體制完全融入科學教學中,必然會讓現階段的小學科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形象,運用實際以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 楊九星.在小學科學課程中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4):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