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和云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地背景下,當前在教學工作中更加注重采用多樣化教學形式。對于一些職業院校來說,也要改進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在各科教學工作中提升學生的專業性技能,確保學生在步入社會后有著廣闊發展空間,其中在汽車底盤教學工作中雖然具有較強實踐性,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提升處理問題能力,掌握各種專業技能,但是為了讓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習效率,教師在關注實踐教學工作的同時,應注重提升理論教學效果,并采用趣味性、多樣化理論教學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主動地融入到理論學習過程中,提升綜合技能。因此,本文將圍繞提高汽車底盤理論課堂教學效果為主題來展開分析,通過詳細了解開展汽車底盤理論課堂教學的價值,再提出提高汽車底盤理論課堂教學效果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提高 汽車底盤理論 課堂教學效果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Automobile Chassis Theory
Zhang Heyun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current teaching work is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For some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odel, update the teaching concept, and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of various subjects, so as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have a broad development space after entering the society. Among them, the teaching of automobile chassis has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allows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deal with problems and master various professional skills in practice. But in order to enable students to develop in an all-round way and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while paying attention to practical teaching, and use interesting and diverse theoretical teaching methods to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ctively integrating into the theoretical learning process, and improving comprehensive skill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improv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of automobile chassis theory as the theme to carry out analysis, through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carrying out automobile chassis theory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n propos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of automobile chassis theory.
Key words:improvement, automobile chassis theory,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1 引言
當前可供采用的先進教學手段是具有多樣化的,各種教學手段的采用都是提升整體授課效果的關鍵“利器”,能夠確保課堂教學工作始終向著高質量、正確的方向發展,并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和主動性。但是不可否認,在汽車底盤理論教學工作中盡管教師付出了較多努力,并更新了傳統教學形式,但是依然未達到理想教學效果。究其原因就是理論教學工作包括各種概念性內容,學生在理解時較為困難,而職業教育工作更加注重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就將教學側重點放在了實踐教學工作中,卻忽略了對學生理論學習能力的提升。
2 針對于開展汽車底盤理論課堂教學價值的探究
開展汽車底盤理論課堂教學工作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各院校要認識到學校輸出的優秀人才并不是單純會修車的師傅,而是有著良好理論技術水平的汽車醫生,作為一名合格的汽車醫生要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具備完善的知識體系,并獲得專業技能證書[1]。所以,對職業院校汽車專業的學生來說,要善于轉變學習態度,而教師也要迎合新課程改革提出的各項要求,在關注的實踐教學工作同時,注重理論教學工作,通過開展理論教學來讓學生能夠為后續的實踐提供保障,掌握各種原理和概念。但是依據當前實際教學現狀探究,部分教師未能將關注點放在理論學習上,而更加重視的實訓操作。正是由于對理論教學工作缺乏重視,從而導致學生們在實訓中只知道這樣做,但是卻不懂得為何要這樣做,學生也成為了模仿的機器,缺乏獨立思考的空間,并不能夠采用現有的知識體系來獨立解決問題,具備良好獨立處理問題能力,這一類學生和職業教育的初衷相互違背,不能滿足當前汽車行業、市場的個性化需求,也不利于促進學生職業發展。種種問題的存在都體現出了開展理論教學工作的必要性,理論教學工作是實踐教學的準備和基礎環節,只有做好理論教學各項工作,才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加強對故障和結構的深入掌握,提升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具備良好職業素養[2]。
3 針對于提高汽車底盤理論課堂教學效果可行性對策的探究
3.1 改進教學形式和內容
為了提高汽車底盤理論課堂教學效果,要求教師改進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傳統的理論教學工作中較為單一、系統,一般情況下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狀態,在這種老套的教學中學生很有可能會對學習麻痹,不能夠重視新的知識“火花”[3]。并且理論知識較為抽象、系統,所學習教學的難度系數較高,處于職業教育的學生基礎存在差異性,一類學生來自于統招和單招的高中畢業生,還有一類學生是對口中職生,這也直接決定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識水平普遍較低,所以教師應注重合理地設置教學內容,實現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而這也要求深入到學生群體中,掌握每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發揮出多媒體技術的利用優勢,把教學重點劃分成為若干個學習模塊,讓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習,并把各種難以用口頭敘述的內容以視頻或圖片的形式展現,提升教學針對性和有效性。與此同時,教師要善于采用啟發式教學手段,突破傳統灌輸型教學工作的局限性,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就是說在后續理論教學工作中教師應以引導為主,并將引導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在尋找到關鍵的切入點,堅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為出發點,合理切入新知識點,設置各種問題,實現在問題的驅使下,讓學生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圍繞處理某一問題來進行學習,加強探究和分析,提升探索意識和學習熱情[4]。
除此之外,在面對缺乏良好學習習慣、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時,教師應將理論教學的側重點放在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上。在當前社會快速發展地背景下,各種現代化技術在社會各領域中有著廣泛應用空間,教師要善于采用互聯網拓展教學空間,采用“泛在學習”,讓學生的學習擺脫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像利用微課、翻轉課堂、線上作業、模擬考試等手段,讓學生以多途徑進行系統性學習,形成良好自主學習習慣,提升汽車底盤理論課堂教學的效果。
3.2 善于開展組織設計工作
為了提升汽車底盤理論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注重設計工作。因為理論教學工作的開展是促進提升學生實踐技能的前提,因此在進行理論教學時,應分清側重點,并合理設置各個學習內容,讓學生了解到各個知識之間所存在的聯系,具有明確學習目標,像如果理論教學工作的開展是為了讓學生提升實踐操作能力,那么教師則應在開展理論教學工作中為學生設置汽車維修、汽車底盤維修等學習重點。在設置學習項目的同時,還要綜合考慮其他因素,落實把上述學習項目分為若干個小項目,讓學生們能夠層層遞進地突破理論學習的難點,像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和底盤相關的理論教學工作時,應落實設置以下小學習項目:汽車整車構造、認知變速器、汽車輪胎、傳動裝置,并且在每一個小項目中要設置相關的任務和疑問,讓學生加深探究和認識,也可以為學生分組,以小組的形式共同處理難題,突破學習重難點,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發揮出自身引導優勢,觀察學生學習狀態,并合理化引導,確保學生的思維始終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理論知識,提升理論教學效果[5]。
3.3 落實理論和實踐融合
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者相互聯系、共同促進,所以要想提升理論教學的效果,也應要注重實踐教學,教師要兼顧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確保兩者協調發展,并合理安排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課時,具有足夠量的理論教學課時作為支持,鞏固學生的基礎,掌握關鍵理論,為實踐學習提供保障,提升整體教學效果。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積極地開展專業評價,在每次完成理論教學工作后,應及時反思,總結教學經驗,要依據教學過程、教學結果、學生的實際表現來收集相關數據信息,了解當前所沿用的教學手段和設置的教學目標是否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加專業的學習,提升教學效果。如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確保在后續教學工作中改進,為學生提供更加專業的教學。還要鼓勵學生勇敢自評,以一種正確的眼光看待自身缺陷。因此,教師要拋棄傳統的評價方式,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確保評價工作更加具有規范性,實現評價結果的針對性、有效性,為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具有終身學習意識,善于探究各種新型教學手段,實現在理論小學工作中科學采用,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學習狀態中提升學習效率,而學生也要配合教師的各項工作,跟上授課節奏,認真對待每次學習,只要善于堅持、不放棄,就一定會獲得進步和發展[6]。
4 總結
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充分地意識到提高汽車底盤理論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性。開展汽車底盤理論教學工作是具有現實意義的,能夠讓學生具備完善的知識體系,鞏固自身基礎,為后續的實踐提供保障,確保學生在職業生涯中具備較強綜合能力。但是不可否認,當前在汽車底盤理論教學工作中依然存在各種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抽象、采用的手段落后、學生未能形成良好自學能力,在面對各種問題時,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理論教學形式,實現在后續教學工作中改進教學內容、善于組織設計工作、落實理論和實踐相互融合、積極的開展專業評價,為促進汽車底盤理論課堂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持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鄒俊英.激活教師主體意識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學效果[J].(新西部,2018(20).
[2]吳振卿,孫玉福.提高《鑄造成型基袖及理論》課堂教學效果的探索[J].鑄造設備與工藝,2018(3).
[3]尹林海.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中項目化教學的思路與方法[J].內燃機與配件,2019(10):243-244.
[4]毛曉哲.職校汽車底盤實習指導中項目教學法的運用[J].汽車實用技術,2019(10):215-217.
[5]游專.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汽車底盤拆裝與調整》項目化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汽車實用技術,2017(21):230-232.
[6]海洋.“理虛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時代汽車,2016(1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