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婷 羅喆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推進人民幣在周邊國家貿易投資中的使用,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重要環節。近年來,云南省充分發揮“邊”的區位優勢,把握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契機,持續推動擴大人民幣在周邊國家貿易投資中的使用,取得積極成效。本文以云南省為例,總結了人民幣在周邊國家貿易投資中使用的情況,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建議,為穩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供了參考。
一、人民幣在周邊國家貿易投資中使用的基本情況
從貨幣發行的國家信用屬性上看,一國貨幣的國際市場認可度和國際地位是該國家綜合競爭力、影響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影響貿易投資收益、實現經濟發展轉型的重要因素。2009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角度出發,逐步建立了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十余年來,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限制逐步解除,人民幣國際使用經歷了從經常到資本、從銀行企業到個人、從簡單到復雜業務逐步發展的過程,人民幣作為支付貨幣的功能穩步增強,作為投資貨幣的功能不斷提升,作為儲備貨幣的功能逐漸顯現,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不斷上升。
2010年6月,云南省成為全國第二批跨境貿易人民幣業務試點。試點近十年來,云南省跨境人民幣業務實現快速發展,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既有利于維護周邊地區穩定、助益我經略周邊;又有利于促進區域經貿發展、推動我沿邊地區開發開放。總體來看,人民幣在周邊國家貿易投資中的使用持續擴大,自試點以來至2020年末,云南省跨境人民幣累計結算金額5885.7億元,在全國邊境八省中位居第三位,并總體呈現四個方面的趨勢:
一是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使用量上升。跨境人民幣業務范圍不斷擴大。截至2020年末,云南省與境外103個國家(地區)建立了跨境人民幣業務,其中,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6個,與毗鄰的緬、老、越三國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均保持穩定增長,部分邊境貿易中更是超過九成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
二是人民幣連續保持第二大跨境結算貨幣地位。隨著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持續增多,人民幣在云南省涉外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2020年,人民幣收付在云南省同期國際收支中占比38.54%,是試點初期2010年的7.1倍。人民幣自2012年來成為并保持云南省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跨境結算貨幣,自2014年來成為并保持云南省對東盟的第一大跨境結算貨幣。
三是以自貿區為支點跨境人民幣業務持續拓展。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在2020年1月面向云南省銀行出臺《關于印發跨境人民幣業務操作指南的通知》(昆銀發〔2020〕14號),詳細梳理了跨境人民結算業務的政策法規、辦理流程和業務審核重點,為商業銀行及市場主體采用人民幣進行跨境結算提供可操作性強的辦理指南。2020年,云南自貿區內銀行跨境人民幣結算占同期云南省結算總量超過四成,其中自貿區內銀行開展跨境人民幣便利化試點業務千余筆,切實為云南省貿易主體跨境結算提供了便利。
四是市場主體認可度和接受度顯著提升。目前,云南省跨境人民幣業務已從試點初期的邊境貿易拓展到全部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投融資領域,結算主體從企業延伸至個人。2014年5月經人總行批準,云南省開始在沿邊金改試驗區內試點個人全部經常項目跨境人民幣結算,同期,國內其他地區個人僅能開展貿易和服務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業務,直至2018年初該業務在全國全部放開。截至2020年末,跨境人民幣業務已覆蓋云南省16個州市、23個對外口岸,參與企業達4000余家,有力促進了云南省貿易投資結算便利化。
二、存在的問題
(一)人民幣在境外的使用環境有待優化
云南省周邊國家政治環境復雜多變,境外貨幣當局對人民幣使用存在一定限制,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從云南省毗鄰的三個國家來看:越南央行僅允許人民幣在該國北部七省用于貿易和服務的結算,呈現出“邊境暢通,內陸受阻”的特點;緬甸僅允許境內銀行間開立人民幣同業賬戶,但不允許個人或機構開設人民幣銀行賬戶,限制了中緬企業間通過人民幣賬戶跨境收付;老撾雖然在政策上限制較少,但由于外匯儲備規模有限,在當地獲得人民幣用于跨境結算較為困難。二是受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影響,東南亞地區逐漸形成了以美元為主的國際結算習慣,對擴大人民幣結算帶來一定不利影響。
(二)沿邊地區金融基礎設施薄弱
云南省周邊國家經濟金融發展相對滯后,制約了人民幣在邊貿結算中的使用。一是毗鄰國家金融業發展滯后。特別是緬甸、老撾金融市場欠發達,與我方接壤的部分地區銀行甚至尚無現代化金融工具,致使銀行清算、結算渠道通而不暢,不利于跨境結算業務開展。二是境外中資銀行覆蓋范圍有限。我國商業銀行赴周邊國家設立的分支行大多位于主要城市,而我國“走出去”企業項目多位于與云南省接壤的邊境地區,普遍難以獲得基本的金融服務,不利于以投資形式推動人民幣境外使用。
(三)人民幣與周邊國家貨幣兌換有待完善
云南省毗鄰的越、老、緬三國貨幣均為不可兌換的非主要國際儲備貨幣,均缺乏官方的匯率價格形成機制。金融機構自行對外報價和交易,以柜臺掛牌的方式在銀行或特許機構兌換,尚未形成統一、有影響力的市場價格。且老撾基普、緬幣匯率波動大且存在貶值趨勢,境內銀行持有現鈔頭寸意愿不高,兌換規模有限。
三、云南省擴大人民幣在周邊國家貿易投資中使用的實踐
云南省作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北上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下連接海上絲綢之路,毗鄰緬甸、老撾、越南,是“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節點。近年來,云南省屬國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在對外項目建設中不斷尋找“發力點”。
(一)“走出去”企業面臨結算融資難題
以云南某省屬企業為例,在“十三五”期間該企業在20多個國家共投資建設了130多個項目,但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跨境結算和跨境融資一直是困擾企業的重大難題。一是境外建設項目普遍投資周期長,短則5到10年,長則超過20年,普通的銀行融資產品較難滿足境外項目的融資需求;二是在境外成立的項目公司大多為新設企業,資信水平較低,且云南省周邊國家金融業發達程度較低,融資成本高,部分國家融資成本更是高達10%以上,境外項目公司難以在當地銀行體系獲得貸款;三是由于境外項目的后續工程建設主要由境內公司承包,涉及的咨詢費、施工費、工程采購等均需將款項匯回境內,以往對外直接投資中主要采取以美元作為資本金的做法,會讓企業面臨較大的匯率風險,尤其考慮到周邊國家貨幣幣值波動劇烈,采用外幣結算也使得企業在幣種轉換中承擔較大的匯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