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瓊


當前中國正處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階段,未來科技產業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這將在中長期支撐科技板塊業績穩定性。
近日,隨著恒生科技指數的頻繁走強,港股市場科技股備受關注。而6月初,首批跟蹤恒生科技指數的ETF基金上市,給投資者帶來了布局港股科技公司的新機遇。
科技公司是大勢所趨
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科技公司的市值超越傳統產業的市值是個大趨勢。40年前,美國標普500指數的前十大成分股主要是銀行和石油企業,而現在前十大成分股主要是科技企業了。這個現象的背后實際體現了產業發展趨勢的力量,科技企業用更加先進的生產力和更高的生產效率滿足了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需求。同時,科技企業特別是在互聯網領域有顯著的規模效應,即企業發展形成一定規模和壁壘后,能迅速如滾雪球般發展壯大。
因此,我們看到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部分科技互聯網企業即使發展到很大規模時,并沒有遇到傳統企業經常會遇到的成長瓶頸,仍然能保持不錯的增速。最終反映到資本市場則是我們看到的科技型企業的全面崛起。
這些年我國的科技實力越來越強,尤其是很多互聯網科技企業,總市值已經能排在世界前20名。國內科技進步,也給投資者帶來了非常豐富的投資機會。
首先是國產替代的機會。例如,在硬件領域,國內企業憑借持續的研發投入以更低的成本生產出不輸海外同行質量的產品,在硬件終端以及產業鏈上形成對日本、中國臺灣和歐美等企業的持續替代和超越。
其次是科技領域的自主可控當前已經上升到事關國家安全的戰略問題。這驅動了國內企業在軟件、芯片、先進材料等許多產業上技術的快速進步,從而進一步帶動了國內產業在這些領域的快速崛起。
再次是科技進步與傳統產業的結合。前幾年大家談得比較多的“互聯網+”,我們看到,這幾年科技進步帶動傳統產業的升級轉型逐漸開花結果,許多制造業公司在擁抱科技后,成功突破之前的發展瓶頸,實現了企業的轉型升級。
港股中哪些行業屬于科技
2018年4月30日香港交易所新訂《上市規則》規定:1.允許未能通過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2.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3.允許為尋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資及國際公司設立新的第二上市渠道。這使得大量的中國科技企業沒有選擇在A股上市,有的是在港股上市,有的是先去美股,然后回歸了港股。所以,港股市場科技企業一直以來備受市場關注。
那么,港股中,哪些行業被定義為“科技”股呢?
恒生科技主要選擇了互聯網、金融科技、電子商務、數碼等行業。最大的板塊應該是互聯網板塊,互聯網板塊涵蓋范圍比較廣,既包括了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云計算、直播等當前最熱的賽道,也包括搜索、電商和游戲等發展相對比較成熟的領域。
然后便主要是硬件板塊,這其中包括目前我國奮起直追的芯片板塊,也包括中國企業建立起一定優勢的電子、通信產業鏈以及智能家居板塊。
恒生科技指數集中了哪些科技企業
恒生科技指數(指數代碼HSTECH.HI)從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大中華公司股票中挑選30只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股票。
成分股樣本空間來自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大中華公司股票,選取樣本空間內分類為工業、非必需性消費品、醫療保健業、金融業和資訊科技業,且主題與科技高度相關,創新能力滿足一定要求的上市公司。在通過篩選的公司中,選取市值排名靠前的30只證券成為指數成分股。這些個股,幾乎都是科技互聯網、生物醫藥、消費等新經濟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標的具有稀缺性和較高知名度。
從行業市值來看,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總市值約19.3萬億港元,占全部港股上市公司的25.4%。平均流通市值為4650.87億元。從成分股市值分布來看,有13只成分股流通市值在1000億元以上,其中,市值超過8000億元的成分股有3只,市值在500億元以下的成分股共有10只。
將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按照恒生行業分類標準進行分類。從成分股數量上看,資訊科技業的成分股數量較多,有20只成分股來自該行業。從權重上看,資訊科技業的成分股權重合計達到70.78%,其余29.22%的成分股權重則由醫療保健業、非必需性消費、工業和金融業組成。
指數的快速納入機制
恒生科技指數設有快速納入機制,規定如新股在首個交易日之收市市值在現有指數成分股中排名前10,該新股將被納入指數,新股加入一般在該公司上市后的第10個交易日收盤后實施。故恒生科技指數自發布日起成分股調整頻率較高,發布以來指數已有數次較為重大的成分股調整。快速納入機制使恒生科技指數的成分股調整能密切跟蹤科技股在香港的上市情況,使該指數能夠較好地代表香港科技股的表現。
恒生科技ETF值得投嗎
恒生科技指數被稱為“中國版的納斯達克”指數,自去年發布后就備受關注。截至6月初,已有近10只基金產品上市。
由于恒生科技指數篩選的均是優質的大中華企業,相關成分股的未來成長可期。數據也顯示,在2015年至2020年(2018年熊市除外)恒生科技指數均實現了正收益,2021年至今因互聯網龍頭下跌該指數下跌了6.82%。就目前估值而言,恒生科技指數目前PE分位點僅為19.5%,處于歷史較低水平,且標的優良。投資者可以適當關注。不過,任何投資都存在風險,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偏好,適度參與。
萬 瓊
2004年起先后在中企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夏基金工作。2011年加入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投資助理、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