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江
三孩生育政策的發布,對房地產市場將會產生哪些影響?針對未來不斷出現的三孩家庭,開發商的戶型產品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三孩生育政策來了,這不僅會影響一個家庭的人口數量,也會讓家庭的人口結構有所變化,這將導致要三孩的家庭對住房需求的重新定位,也會對樓市產生重要影響。
樓市迎來重要窗口期
隨著三孩生育政策放開,不管大中小城市都將產生人口增量。業內人士分析,由于具有較好的人居環境和基礎設施,三孩生育政策最大的受益城市為二線城市,未來在一線城市人口回流、三四線城市人口轉移的趨勢下,二線城市在人口數量方面有望超越一線城市。但最終大城市會不斷虹吸人口,一些中小城市的人口卻可能面臨收縮。這也意味著,房地產企業會對各等級城市投資機會進行研判,或再度迎來重要窗口期。
4房戶型需求會增加
全面放開三孩生育政策,對樓市來說肯定是利好消息。對于準備要三孩的家庭來說,新一波嬰兒潮將會在2022年以后來臨,很多家庭將會考慮改善房子,樓市將進入小4房時代,甚至是5房戶型。未來使用面積更多的復式戶型可能會更吃香,畢竟4房5房的成本太高了,復式戶型可以用相對低的成本(建筑面積小)獲得更大的使用空間。
學區房競爭會更加火熱
最近廣為人調侃的“雞娃”現象揭示出現下中國的教育資源競爭越發激烈。近年來,隨著二孩生育政策的開放施行,釋放了一部分的人口數量,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學區房熱度一直不減,今年下半年將會有更上一層樓的趨勢。
隨著三孩生育政策的開放與施行,學區房競爭會更加火熱。另外,購買學區房的階層分化可能也會變得更加顯著。
中原地產分析師盧文曦指出,可能會出現中層工薪階層不愿生,而一些中產以上的人士可能會有較多的生育意愿的情況,而學區房的競爭一直是市場關注重點,如果通過一系列政策引導,兒童人口開始增長,那么對資源的需求度只會增加,學區房的競爭可能會因此出現馬太效應。
養老房需求會激增
這也將會刺激養老房的需求,特別是南方的養老地產會迎來一輪爆發期,對于很多即將進入退休行列的老齡人來說,也在逐漸安排自己的養老計劃和養老房的購置。
尤其是我國的60后、70后,會在未來10年陸續進入退休狀態,這會帶來巨大的養老地產需求,這次的養老需求爆發會持續10-20年左右。他們會把自己在一線或者大城市的房子賣掉一部分,來做最后的養老安排,從而為南方的養老地產帶來巨大的現金流。
部分分析師觀點匯總
任澤平:改善住房的需求將加強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指出,假設三孩生育政策落實,短期來看市場端改善住房的需求或將進一步加強,在堅持房地產調控主旋律不變的前提之下,不排除將有針對多孩家庭的相關利好政策出臺,如置換房產的貸款利率、首付比例優惠等。同時,如何在同等空間內做出更大的實用面積,將成為房地產企業面臨的新挑戰。
嚴躍進:改善戶型是一個重要課題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三孩生育政策是改善人口結構的重要導向。鑒于此次會議是中央政治局提出,那么預計后續會有多個實質性的配套政策出臺落地。其中,改善住房戶型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和趨勢。
過去比較強調“70/90”政策,即90平方米的戶型要占到小區樓盤的70%,但是如果是三孩,這類戶型顯然是太小了。就目前來看,120平方米的戶型也還是不夠,因為戶型不能簡單解決孩子居住等問題,一些功能用房也要增加。所以,傳統的“90平方米以下小戶型、90-144平方米中戶型、144平方米以上大戶型”的戶型分類格局會有所改變。在這個過程中,一些金融貸款政策、稅費政策等也會跟進,形成一系列的調整。
張大偉:不會扭轉房地產走勢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無須高估這一政策對全國的影響,有實力生孩子的家庭,其實一直沒被“抑制”過。從過往二孩生育政策后的樓市走向來看,政策放開對房地產的直接影響在于購房需求的增加,三大需求中改善型需求最為直接,其次是學區房。因此,受益于家庭結構的變化,對大戶型的需求或有一定增長,而子女的教育也會產生對學區房的需求。但是對于房地產業來說,最為重要的人口因素影響是凈人口增長率,放開二孩、三孩生育政策長期來看會產生新增的房地產需求,但其數量并不會扭轉房地產走勢。
許小樂:受益最大的是二線城市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認為,三孩生育政策最利好二線城市。一線城市的養育成本高、生育意愿低,但二線城市具有較好的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未來在一線城市人口回流以及三四線城市人口轉移的趨勢下,二線城市在人口數量方面有望超越一線城市。
住房成本是人口生育率的重要影響因素,建議從降低購房成本的角度入手。一是加大房貸利息抵個人所得稅力度,生的子女越多,抵扣力度越大。二是重點城市適時放松多孩家庭限購套數。三是為滿足改善性住房需求,適度降低多孩家庭購房首付比例,對于“賣一買一”的改善型換房需求,按首套購房計算首付比和貸款利率。四是減免多孩家庭在購房交易環節以及未來持有環節的相關稅費等。
陳杰:三孩生育政策對樓市或是利空
上海交通大學住房與城鄉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陳杰指出,三孩生育政策放開并不會讓房地產需求劇增,甚至增加的幅度會十分有限。教育、住房、就業等相關經濟社會政策成為影響家庭生育抉擇的關鍵。當前年輕人對二孩的生育意愿都十分低迷,三孩生育意愿就更低了。所以三孩生育政策放開主要是一種象征性政策姿態,并不會帶來實際生育數量的暴增。即使部分區域部分樓盤的大戶型可能會更加受青睞,但不會對樓市總體產生大的正面影響。
另一方面,孩子出生數量增加,本身就意味著養兒育兒的消費性教育性投入會大大增加,這會大量擠占對住房消費的支出,尤其在中產階層。很多家庭有可能因此減少或推遲購房計劃。
此外,家庭長輩將可能加快將自有房子出售,以此來支持青年父母的養兒育兒。一種是青年人的父母將自己多余的閑置住房出售,另一種是把幾套小房置換成大房,三代同堂的居住模式,或“大房+就近小房”,父母以此加大對青年家庭的育兒幫扶。無論哪種,都會加大對住宅二手房市場的供給,需求的增加卻是結構性的,對房價總體上形成一定壓力。
丁建剛:希望配套一些激勵政策
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院長丁建剛直言,從諸多經濟發達國家的經歷來看,人口生育政策可以計劃,但生育會否增加,只能取決于個人的意愿,而左右人們生育意愿的,有諸多社會因素。
他表示,當下育齡人口面臨著就業難、收入低、房價高(特別是學區房價格高企)的諸多壓力,很多年輕人甚至不愿意生小孩,在討論三孩生育政策對樓市的影響、對房價的影響之前,希望相應配套一些激勵政策,比如購房首付、購房資格、折扣利率、稅費減免、假期醫療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