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創新能力是在智力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綜合能力,是人的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創新能力已成為21世紀人才必備的素質之一。對于初中生來說,創新更多的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探索精神,發現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強烈意識及運用已有知識創造性地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生;創新能力;創客式教學;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8-0018-02
引 言
創客式教學活動基于多學科融合、創中做、做中學的教育理念,以項目學習為依托,有完整的教學計劃,以創新項目為載體,從活動主題確定、知識圖譜分析、學習活動設計、學習評價設計等方面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創新設計,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由一般問題解決能力上升到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的目標。
一、創新能力的概念與內涵
創新能力是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利用新穎、獨特、有價值的思維活動產生的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教育心理學角度分析,初中生創新能力的形成需要儲備大量的科學文化知識與知識經驗,對問題解決保持足夠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望及豐富的想象力。教師應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創造性學習活動,教授學生創造性思維策略和創造性技能方法,運用更加多元的評價方法,著重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創客式教學的概念與內涵
對于“創客式教學”這一術語,目前僅在極少數文獻中提及,并未有系統化的分析與闡釋。本文中的創客式教學是指基于“多學科融合”“創中做”“做中學”教育理念,以設計精良的創客式項目為依托,以培養學生跨學科知識融合、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素養為目標的新型教學形式。創客式教學作為新型教學形式,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顛覆了傳統的“做中學”理念。傳統的“做中學”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工業化思維,讓學生照著做、仿著做;而創客式教學提倡的是基于創造的“做中學”,體現的是創新型思維,即充分發揮學生個人的思維創意,創造方案、產品等,是基于創造的體驗性學習[1]。
三、創客式教學活動設計的一般方法
從“教”的角度來看,創客式教學活動的具體過程、CDIO 工程教育理念(Conceive構思、Design設計、Implement實現、Operate運作)為我們提供了可借鑒的思路。管雪沨提出了創課教學法,并認為其過程包含四個關鍵步驟:(1)教師設計創新性的創客項目;(2)教師考慮完成項目預設可能性路徑、設計相應的資源;(3)師生通過學習、討論、實踐完成項目;(4)教師組織分享、學生完善作品[2]。從“學”的角度來看,郭曉珊提出了創客式學習的四個環節:專題學習、創意構想、設計開發和實踐應用[3]。同時,雷斯尼克教授在“創意思考螺旋(Creative Thinking Spiral)”理論中指出,創意思考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迭代過程,需要經歷“想象→創造→制作→分享→反思→再想象……”不斷迭代發展的六個階段。我們認為,創客式教學要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養成,因此,創客教師需要設計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并幫助學生分析活動背景,分析知識圖譜,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督促學生完成工程筆記,自主把控項目進程。對于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及時給予幫助,最后采取多元化評價方式對學生作品進行有效評估。
因此,我們總結出創客式教學活動設計的一般方法,基于創新項目,從活動主題確定、知識圖譜分析、學習活動設計、學習評價設計等方面全面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創客式教學活動設計應用案例
結合南京市教育局主辦“和鳴”的項目,我們從創客式教學活動設計角度做了以下設計。
(一)活動主題確定
圍繞“穿越兩千年,奏響科技‘音”大項目背景,師生共同尋找切入點,發現由金陵出發,聯想到古代南京的“貢院”,貢院里出過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吳承恩。吳承恩是江蘇人,曾來南京參加考試。他用畢生心血寫出了一部千古巨著《西游記》,由此讓學生以“大話西游”為主題,展開故事。《西游記》作為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廣受青少年喜愛,唐僧師徒四人角色更是深入人心。以《西游記》為媒介,與港澳臺的青少年朋友進行交流、探討,結合我校校徽中的龍與南京的地域關系,師生共同編寫了一個“西游秦淮河,龍躍金陵城”的故事,描述了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歸來,路過秦淮河,正值一年一度的夫子廟燈會,前來一探究竟,并大膽地演奏一曲。
項目主題的確立,需要我們前期閱讀大量的資料,小組進行充分的討論,在此過程中想法會不斷更新。師生要時刻記住完成項目本身不難,但創造性地完成項目并不容易,這往往是一個頭腦風暴的過程。
(二)知識圖譜分析(見表1)
(三)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將項目任務分解為多個可行性活動:利用可回收材料,在和鳴八音中選擇合適的樂器進行制作;確定樂曲;制作能夠自主巡線的人工智能機器人;讓機器人找到樂器并演奏一段完整的旋律。
任務細化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學習任務。
附:“和鳴”項目活動設計
活動1:找尋和鳴之音;活動2:探究音色、音調、介質等與樂器的關系;活動3:尋夢秦淮,繪器樂之境;活動4:器樂、場景材料分析與制作;活動5:機器人巡線與演奏;活動6:合作編曲;活動7:補充古箏支架與整體修飾;活動8:測試與優化。
(四)學習評價設計
1.項目評估方法
為了有效評估創客式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需構建并采用一套綜合性評價體系,給學生提供不同的表現機會,從而通過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判斷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
2.評價量表設計
在實踐中,無論總結性評價還是過程性評價都不能以教師的主觀意志決定,而是應有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評價標準,并對照學生表現進行打分,如和鳴項目評價表(見表2)。
結? ? 語
從心理學角度看,創新能力是由人的認知能力、個性傾向和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產生的行為結果。那么,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應有意識地豐富學生的學科知識與經驗,善于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指導他們進行創造性項目研究,教授其創造性思考的策略與技能,并提供分享與交流的機會,同時給予其多元化評價。創客式教學活動設計應做到融“綜合性、實踐性、主體性、創造性”于一體,促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養成。這不僅需要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需要教師有深厚的教學功底及教學素養,所以組建一支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極為重要。
[參考文獻]
李彤彤,王志軍,等.創客教師專業素質結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8(06):80-86.
管雪沨.創課教學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10):70-71.
郭曉珊,鄭旭東,等.智慧學習的概念框架與模式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08):5-12.
基金項目: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未來學校視域下創客式教學項目設計與應用研究”(課題批準號:L/2020/38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張偉(1986.9—),女,江蘇南京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曾獲江蘇省“優秀科技輔導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