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很多初中生認為數學學習枯燥乏味,對數學提不起興趣,進而影響到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興趣;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8-0065-02
引 言
在生活中,我們只有對一個事物產生了興趣才會深入研究它。學習也是一樣,學生只有對數學產生了興趣,才會愿意深入了解,探索數學知識的奧秘,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價值。教師只有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高。
一、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整個課堂的主導者,教師的教學方法及語言決定了課堂會呈現出一種怎樣的學習氛圍。初中生比較愛玩、好動,教師要想改變以往課堂上的學習氛圍,就要從初中生這個年齡段的性格特點入手,結合實物和實事,采用一些與知識點相關的小游戲、比賽等創設有趣、生動的教學情境[1]。現在,一些學校引進了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很多教師利用圖片、文字及聲音等形式展示教學內容。這對于初中生來說非常具有感染力,不僅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還為課堂教學增添了的活力。教師備課時應充分利用教科書、網絡信息等課程資源,并將其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制作成PPT等動畫課件,還在課堂教學中穿插小游戲調節氣氛,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與教師互動,從而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親密關系。此外,教師還可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活動,讓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議,進而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后,教師設計一些練習題,幫助學生消化和鞏固這節課所學的知識點,以加深學生記憶[2]。另外,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方面思考、觀察,結合生活中的事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二、巧用課堂導入,增強課堂趣味性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教師在課堂的前幾分鐘做好課堂導入,就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課堂導入環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1)創設情境導入,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動畫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2)講述故事導入,給學生講與知識點相關的小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3)問題導入,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猜想,引導學生拓展思路[3]。這樣,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設計導入環節,學生也可以在學習中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4]。
例如,在教學初中數學“幾何圖形”一課中,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利用互聯網收集一些相關圖片,并在課堂上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這些圖片,以加深學生對幾何圖形知識的認識,同時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促使學生積極投入課堂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
課堂情境教學即充分利用一些有趣、生動的場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積極融入情境中學習相關知識[5]。
如果有人把10克調味料放到你面前,你會感覺到難以下咽;但是如果把這10克調味料放到菜中,菜就會有另外一番滋味,你不但不會覺得難以下咽,反而會覺得很美味。這就是創設課堂情境的妙處,可以讓學生融入情境中學習知識。知識以文字為載體形成教材,文字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想讓知識形象地展現出來,教師就要結合實際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將知識融入具體情境中,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知識。
四、布置課后復習任務,提高實踐素養
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不僅要布置課前、課中的學習任務,還應注意布置課后的復習任務,從而使學生對知識形成一個體系化的認知[6]。此外,教師還應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完成理論知識學習到實際知識運用的轉變,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以有效提升。具體來說,課后復習指的是將教材上的知識點進行鞏固性認知,使學生熟練掌握知識點,從而確保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以提升[7]。
例如,在教學“等腰三角形”一課后,教師應結合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為學生布置課后復習任務,指引學生在課后復習中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扎實學生的數學基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提高學生的實踐素養,為其進一步深入學習相關數學知識做好鋪墊。
五、布置學習反思任務,提高思維素養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設計學生的課前、課中、課后學習方式,還要設計數學反思教學,為學生布置反思任務,使學生在反思過程中找到自身存在的優點及不足,對優點部分進行進一步完善,而對不足之處進行有效改進;同時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批判思維,使學生學會從多元視角看待問題,以此提高學生的思維素養[8]。
例如,在教學“平面直角坐標系”一課后,教師可布置學習反思任務,以提高學生的思維素養。教師還應根據自身在實際教學中的觀察及感受,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引,讓學生能夠充分反思自身在課堂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便及時改進。學生若無法自主改進自己學習的不足,就要尋求教師或同學的幫助,以盡快擺脫數學學習的瓶頸,提高相關素質和能力。
六、利用微課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許多新型的教學設備被運用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其不僅能夠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機活力,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轉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錯誤認知,促使學生更為積極地學習數學知識。微課作為當前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技術,其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被合理運用,能夠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這主要體現在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講述數學重難點知識,讓學生通過反復觀看微課打破自身的認知盲區,做到有的放矢地進行數學學習,同時提高自主學習能力[9]。
例如,在教學“反比例函數”一課時,為促使學生充分了解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同時根據畫圖、列表及描點等的次序進一步理解函數圖像的性質,教師可制作有針對性的微課,并將其分享給學生,促使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學習反比例函數的相關知識,進而提高學生認知及繪制圖像的水平。
七、重視組織實踐活動,提高教學效率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名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不同需求,完善并豐富初中數學教學形式,切實調動學生的能動性。由于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實踐,教師應重視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感,進而提高數學教學效率[10]。
例如,在教學“投影”一課時,由于學生憑借自身的想象思考投影的整個過程較為困難,為促使學生充分了解各種照射角度的不同投影,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手電筒照射某些物體,促使學生了解在各種照射角度下投影所產生的變化。這樣可促使學生更為充分地理解本節課的知識,也能夠節省教師口頭講述的時間,從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以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結? ? 語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和學習數學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高攀.探究核心素養視角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5):33-34.
高緒麗.試論通過優化思維方式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2):40.
陳愛平.解題反思教學? 提高課堂效率: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實踐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35):96-97.
林金龍.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J].新課程,2020(49):162.
王明霞.芻議如何利用微課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新通信,2020,22(22):207-208.
孫斌.有關初中數學課有效教學的研究[J].名師在線,2020(33):37-38.
雷軍平.高效課堂于初中數學教學的具體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04):47-48.
田愛華.優化課堂,激發學習:淺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策略[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1(02):80.
陳杰.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名師在線,2020(21):30-31.
李喜峰.優化教學手段 提升教學效率:淺議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效能提升的策略[J].考試周刊,2020(93):69-70.
作者簡介:袁國勝(1981.4—),男,甘肅定西人,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