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媚英
自5月21日廣州75歲郭阿婆確診新冠肺炎以來,廣東因零星出現確診病例而牽動了無數人的心。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還有印度變異毒株,疫情傳播速度快,形勢嚴峻又復雜。
為全面徹底排查潛在風險,防止疫情擴散蔓延,連日來,廣東一些地區陸續展開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廣東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疫情防控和服務群眾的強大動力,在做好醫療廢物分類、收運、貯存、處置全鏈條監管工作,并積極組織黨員干部下沉一線支援社區,全力以赴投入地方防疫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用實際行動詮釋生態環保鐵軍的責任擔當。
強化醫療廢物污水監管
堅決筑牢疫情防控環境安全防線
在這場戰“疫”中,廣東生態環境部門肩負著監管醫療廢物處置、醫療廢水監測的重任。特別是隨著核酸采樣和檢測點以及密切接觸者隔離酒店陡增,涉疫醫療廢棄物產生量大幅增長。這些涉疫醫療廢棄物如何規范收運、安全處置成為了生態環境部門關注的重點。
6月5日上午11時許,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天河分局工作人員來到鳳凰街道塘石中街8號鄒屋核酸檢測點,現場查看醫療廢物管理、分類、收運和處置工作。23時30分左右,執法人員走入黃村街道迎海花園停車場核酸檢測點,與點位負責人詳細了解醫療廢物收運清場工作。
檢查執法人員不分晝夜、無懼風雨,每到一個核酸檢測點都細致地檢查醫療垃圾是否落實專人管理、是否使用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收集醫療廢物,是否“雙層包裝、逐層消毒”,是否設置暫存裝置,是否及時轉移,是否混入生活垃圾等情況。針對發現的問題,督促其立即整改,確保環境安全。
據了解,為確保涉疫醫療廢物收運處置工作有序開展,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廣州市生態環境局主動與各區加強溝通,密切關注核酸檢測點、集中隔離酒店醫療垃圾產生情況,并及時通報廣東生活環境無害化處理中心有限公司,督促其加班加點確保進一步加大收運頻次,守好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線。
此外,廣州市生態環境部門每日都對全市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醫療垃圾收運情況進行專項督導檢查,檢查人員全面、細致了解了各隔離酒店醫療廢物、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轉運、處置情況,指導和督促隔離點管理人員進一步規范流程,嚴格按規定做好廢物分類、標識和定點貯存工作,認真做好臺賬和交接,強化日常環境、物品消毒,防止疫情二次傳播、擴散。
繼廣州之后,佛山也陸續開展了幾次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由此產生了大量醫療垃圾。對此,佛山生態環境部門高度重視,把醫療廢物處置全過程、全鏈條監管作為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重要任務來抓。在佛山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部署下,佛山市生態環境局抽調專人成立專班,強化對醫療機構、隔離場所、核酸檢測點等場所醫療廢物設置、收集、貯存等環節的督導,確保醫療廢物安全、規范處置。目前,佛山市核酸檢測點產生的醫療垃圾,如核酸檢測試劑廢棄物、棉簽等,也都被統一封裝在專用的醫療廢棄物黃色垃圾袋中,并由醫療廢物處置單位集中收集、安全處置。
中山市生態環境局也于近日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針對醫療廢物的專項檢查工作,對市內各重點醫療機構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加大了核酸檢測試劑廢棄物等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的監察力度。跟隨檢查組,筆者了解到,目前中山市博愛醫院的醫療廢物嚴格按照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廢棄醫用銳器、化學性廢物等進行分類收集,并有專門的傳送路線,匯集到指定的處理點,由有資質的廠家進行統一處置,全院醫療廢物做到了日產日理和日清。而每個隔離點的醫療垃圾除了由專車、專人來負責收集、轉運,同時還要填寫相應的危險廢物轉移臺賬,防止出現撒漏、遺漏、二次污染等現象。中山市名城名德環保有限公司承擔了全市醫療廢物收集處置工作,并與全市的1033家醫療機構簽有協議。其中,隔離觀察點、感染區的重點廢物、核酸檢測產生的醫療廢物進行單獨收集處理,并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對醫療垃圾采取專業無害化處理。
6月6日,湛江吳川發現1例本土新型冠狀病毒無癥狀感染者,湛江、吳川兩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快速落實管控措施。為了及時安全環保地處理醫療廢物,作為湛江市唯一一家持有醫療廢物(HW01)集中處置許可證的單位,雅居樂環保集團旗下湛江市粵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時間積極響應,啟動疫情應急方案,調整人員及運輸車輛班次,制定安全高效廢物收運計劃。該公司一百多位員工每天加班加點,只為落實生態環境部門的要求,確保醫療垃圾當天運抵當天處理完畢為疫情防控筑牢最后一道防線。
黨員先鋒支援社區防疫
用實際行動展現環保擔當
面對反彈升級的疫情,5月29日,廣州市啟動疫情分級防控措施,荔灣區、海珠區等地若干街道陸續被劃分為封閉管理區、封控區管理區及健康管理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各項防控措施,這對基層工作來說是極大考驗。
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公司黨支部黨員黃炯因所在的荔灣區海龍街道實施封控管理而被迫居家辦公。盡管手頭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但當聽聞社區急需大批志愿者參與居家觀察、核酸檢測、物資保障、人員轉運等工作時,黃炯本著“疫情就是命令,黨員就是戰士”的信念,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參與到社區抗“疫”的戰斗中。烈日炎炎,身穿白色防護服,戴著口罩和防護眼罩,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黃炯,顧不上汗水浸透衣衫,細心地為前來做核酸檢測的市民掃碼核實信息,為保障現場核酸檢測工作有序進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處于荔灣封控區的廣東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預備黨員梁光源也于6月3日加入到社區疫情防控志愿隊中,深入一線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去年,我也有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但主要是以疫情防控宣傳為主。這次參與抗疫最前線的工作,對我來說是一次更艱巨的考驗,強度大、風險高,但這也正是踐行初心與使命的重要歷練。”梁光源說,天氣炎熱,他和黨員志愿者們身上的紅色馬甲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但為保障周邊近5萬居民核酸檢測工作有序進行,他們始終堅守在各個點位指引分流、指導居民登記核酸檢測表、測量體溫……以滿腔熱血給人們戰勝疫情的力量和希望。
黃炯和梁光源的鮮活事例,也是廣東省生態環境系統黨員干部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線的縮影。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廣東各地生態環境部門積極統籌協調,黨員干部職工主動請戰,紛紛投入當地核酸采樣點志愿服務,齊心協力共同戰“疫”。
6月7日上午,中山市生態環境局收到《關于發動市直機關黨員到疫情防控一線參加志愿服務的通知》,馬上積極響應,第一時間通知各黨(總)支部,廣泛發動黨員干部到疫情防控一線參加志愿服務。短短3個小時內,共有71名黨員、團員、入黨積極分子主動請纓,積極報名。基于此,中山市生態環境局迅速組建的5支黨員突擊隊,隨時候命到一線支援社區疫情防控和核酸檢測工作。當天下午7時,20名突擊隊員首先到崗,熱情投入到志愿服務中。
所謂“用效率與時間賽跑,用激情與疫情較量”,這一種精氣神,在江門、清遠、肇慶等地生態環境部門的黨員干部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6月7日,江門啟動大規模核酸篩查工作。接到篩查行動的支援通知后,江門市生態環境局高度重視,即刻響應,迅速召集全局黨員干部,形成36小時18人分6組不間斷輪崗的支援突擊志愿者小組支援新會區會城街道永鎮山門廣場核酸檢測點。從晨光熹微到夜幕降臨,從漫漫深夜到旭日初升,黨員志愿者們24小時輪番上陣,指引著群眾有序開展核酸檢測,確保核酸檢測行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為切實做好清城區戶籍人口和來清人員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根據市直機關工委的統一部署,市生態環境局立即響應號召,積極發動黨員干部職工加入志愿突擊隊。不到2小時,全局即組建了一支40人的志愿突擊隊迅速分批奔赴清城中學核酸檢測點支援工作。從18:00次日早上7:00,整整13個小時,他們的到場支援為清城中學這個檢測點帶去了濃濃的暖意。6月9日下午工作開始前夕,因兩名出差在外的隊員未能按時趕回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前一晚剛通宵奮戰完的張豐和林景華,絲毫沒有退卻,主動要求加入繼續戰斗,略顯疲憊的臉上眼神依然閃著堅定的光芒。
而在肇慶,市生態環境局黨員志愿者們也于6月8日迅速集結,準時到達錦繡山河廣場核酸檢測點,接受相關培訓后正式上崗。檢測現場忙而不亂,志愿者們無懼炎熱的天氣,平穩有序推進核酸采集檢測工作,為筑牢肇慶防疫屏障貢獻著環保鐵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