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金娥
【摘 要】在新時期的教育領域,教師需要關注素質課改發(fā)展導向,將核心素養(yǎng)作為重要的指導思想,合理地應用到語文教育當中。在語文課程中,閱讀是重要的教育模塊,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以核心素養(yǎng)為引導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并貫徹全新的教育模式,將讀寫結合模式有效地貫徹和應用下去,讓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思維意識,并在讀寫融合的背景下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下面,主要就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讀寫結合教學開展進行有效討論和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教學模式
隨著小學教育事業(yè)也逐漸進入到素質課改發(fā)展時期,關于語文課的教學工作逐漸呈現出全新要求,教師需要認識到核心素養(yǎng)作為全新的指導思想,在當前的語文課教學領域所具有的支撐作用,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樹立全新的發(fā)展目標,本著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閱讀思維,提高綜合學習素養(yǎng)的原則,將讀寫結合的育人模式有效地應用到課堂活動當中,從而讓閱讀課堂呈現出全新的形態(tài)面貌。
一、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與讀寫結合基本概述
在當下的教育環(huán)境下,核心素養(yǎng)作為戰(zhàn)略性的指導思想,受到廣泛性的應用。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科范圍內,核心素養(yǎng)的內在含義具體體現在語言運用、閱讀理解、思維能力以及審美與鑒賞等多個方面,從涵蓋思維、能力和品質的綜合性指導思想,在推動語文學科實現素質深化改革方面所具有的支撐作用比較突出。讀寫結合是一種比較關鍵的授課模式,在新時期的教育環(huán)境下具有著廣泛的應用范圍。具體指在教學的過程中將讀寫兩大模塊進行有效結合,在此基礎上構建完善性的育人體系,讓學生在課程探索的過程中有效地內化和吸收基礎的閱讀知識,形成良好的語言思維,夯實寫作的技能基礎,并根據自身的閱讀感悟進行寫作創(chuàng)作。可以說,讀寫結合是促進核心素養(yǎng)指導思想實現深化落實的重要載體,而后者也為前者的有效落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導向,可以說兩者之間的關系比較密切,作為語文教師在組織授課的過程中需要關注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目標,將讀寫結合的育人思想有效地貫徹下去。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的運用現狀
在當前的語文閱讀領域,讀寫結合作為比較新穎的授課模式,在實踐運用的過程中所呈現的授課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教師在思想上缺乏正確的思想認知,在育人思想上比較桎梏,在組織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未能認識到寫作所具有的促進作用,單純地針對閱讀知識進行灌輸,而導致學生的閱讀思維和能力受到明顯的局限。同時,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有些教師在實踐落實讀寫結合模式的過程中,未能真正認識到該模式的核心含義,單純地組織學生就比較優(yōu)美的段落進行背誦和記憶,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達到讀寫融合的效果,但實際上強制性的背誦和記憶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語言思維,同時也與核心素養(yǎng)的指導要求明顯不符,給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建設造成十分不良的影響。在確定具體的問題之后,教師需要調整自身在讀寫結合教學方面的戰(zhàn)略規(guī)劃,要關注核心素養(yǎng)的深入貫徹,并在此基礎上探索科學的教育模式。
三、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
(一)增強生活體驗,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在以核心素養(yǎng)為思想指導的育人背景下,教師在組織閱讀活動期間,需要從讀寫結合角度出發(fā)將生活化思想有效地貫徹和落實下去。讓學生在生活實踐體驗的過程中能夠形成良好的閱讀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在閱讀課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結合生活常識和認知體驗進行深入分析,領悟作品的風格以及所營造的意境。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就文章的語言方式和表達特色進行有效分析,從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寫作能力。
比如說,在《桂林山水》這一節(jié)課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在生活素材的支撐下,并有效利用多媒體的育人載體進行授課情境有效構建。將生活中桂林山水的真實風景進行直觀展示,讓學生進行觀察和想象,并在此基礎上思考桂林山水的風景特色,以及文章所描述的意境。之后,組織學生規(guī)范地參與到閱讀當中,在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文章中關于風景的描寫片段進行標注和整理,深入思考所運用的語言方式。之后,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閱讀感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深入的探究,總結文章中關于比喻等寫作方法的運用。在豐富學生寫作知識儲備的基礎上開展相關的訓練活動,讓學生模仿文章中的比喻手法進行仿寫訓練,從而讓學生完成對基礎知識的有效內化和吸收。
(二)增強文本鑒賞,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
在核心素養(yǎng)引領下,教師在組織讀寫結合育人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學生審美思維和賞析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保證學生的閱讀學習更具有深度,并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深刻的情感認知,方便學生根據自身的理解與感悟進行寫作創(chuàng)作。在文本賞析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在具體的教育方法上進行有效革新。在生本思想的指導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的閱讀思維得到有效的發(fā)散,并在深入賞析的過程中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感悟,并根據自身的思想認知進行寫作創(chuàng)作。
例如,在小學階段圍繞《金色的草地》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則可以為學生布置具體的學習任務。引領學生在閱讀之后,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就文章中的語言風格、內容結構以及表達特色等多個方面進行有效分析,讓其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針對其中所包含的基礎寫作方法進行提煉,然后以此為支撐讓學生進行自主仿寫,在讀寫結合的思想導向下讓學生的審美思維得到有效發(fā)散,也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再比如說,在圍繞《陶罐和鐵罐》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則可以鼓勵學生就文章中的思維邏輯和中心論點進行賞析,然后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故事續(xù)寫,讓學生能夠發(fā)散審美思維,產生情感共鳴,根據自身認知體驗積極地參與到寫作訓練當中,在夯實寫作技能的同時也能夠達到以寫促讀的教學效果。
(三)加強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講,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是提高綜合閱讀水平的前提基礎。在核心素養(yǎng)的思想導向下,教師需要根據閱讀授課目標加強思維訓練活動合理規(guī)劃,根據閱讀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發(fā)散和拓展,并明確寫作訓練任務,讓學生在思維拓展的基礎上就具體的寫作框架和思路進行有效整理,從而讓學生更加規(guī)范地參與到寫作創(chuàng)作的活動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