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小學階段是對學生進行音樂啟蒙的關鍵時期,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師要將更多新鮮元素引入音樂課堂。微課作為一種生動靈活的授課方式,可以為學生營造真實的學習環境,并為學生多元呈現學習素材,同時依托微課指引學生進行創新性學習,推進學生審美能力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音樂;微課;運用;創新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喜歡用多種認知形式進行學習。音樂作為一種靈動的表達方式,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興趣,引領學生表演和演唱。但是,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讓學生模仿學唱歌曲層面,而是要充分發揮音樂的美育價值,讓學生多角度感受和欣賞,同時為學生創新性實踐有效助力。本文探索如何以微課更好地豐富課程內容,構建精彩課堂,對于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具有多元化意義。
一、以生為本,豐富音樂課堂學習感知形式
小學階段,很多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停留在了唱、跳層面,在課堂上對于教師講解的很多內容,學生難以充分理解,這就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依托微課,教師可以更好地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豐富音樂課堂學習形式,讓學生可以高效學習,多角度感知音樂魅力。
首先,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教師可以將需要講解的重點內容錄制成微課,讓學生用心聆聽的同時,觀看精彩的畫面,捕捉豐富的元素,促進學生對一些重點知識的理解。其次,在微課展示的基礎之上,教師可以引領學生有效表現,積極參與,搭建趣味課堂學習氛圍。以《蝸牛與黃鸝鳥》這節課的學習為例,借助微課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簡單的學唱、角色扮演等多個角度入手,為學生搭建靈動的課堂學習氛圍,并讓學生充分感受歌曲的趣味性,在角色扮演中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同時,微課視頻畫面精美,可以向學生傳遞熱愛大自然、保護動物等積極的價值觀念,升華課程教學內容,推進學生學習體驗。
二、微課互動,升華學生主體學習感悟層面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學會演唱歌曲只是基礎層面,在微課運用的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達到演唱技能掌握與心智發展有機統一。除了依靠一些樂器指引學生把握不同音樂的節奏之外,還需利用微課升華學生情感體驗,培養學生豐富樂感,提升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尤其是一些帶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音樂,教師更要借助微課,將一些民族元素有效呈現,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熱情。如蒙古族舞蹈的抖肩、翻腕等,這些元素的融入依托微課生動呈現,有機互動,更好地激活了學生的認知熱情,使學生對于民樂達到更深層次的欣賞,有效升華學生的學習感悟。
以歌曲《雪絨花》的教學為例,在學習這首歌曲時,很多學生對于節奏和情感的把握非常單薄,不能充分感受雪花的美好。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引領學生反復觀看,使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同時,把握歌曲的單純、柔美以及白雪的晶瑩、透亮,從視覺、聽覺等多個方面喚醒學生鮮活體驗,讓學生既能掌握歌曲的悠揚旋律,又可以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
三、突破難點,推進學生技能有效發展手段
在小學音樂課教學過程中,如何借助有效手段突破教學重難點,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學生在學習樂理知識的過程中,單一的講解,很難讓學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而借助微課,教師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讓學生直觀清晰地感受到知識點的分層教學,由簡至難、循序漸進,讓學生在別樣、輕松的氛圍中突破本節課所學的重難點。尤其是一些學習基礎較弱的學生,可以借助微課讓他們進行有效預習和多種方式的了解,再加上教師在課堂上的正確引領和指導,可以更好地升華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為提高學生藝術素養奠定良好基礎。
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借助微課給學生細致分析歌曲的節奏和旋律,讓學生們欣賞一些成熟的合唱作品、豐富的演奏形式等,使學生學會有效的演繹和欣賞。尤其是合唱教學,對學生的站姿、手勢、和聲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出示一些規范化示例,指引學生更好地把握合唱中如何有效協作,讓學生在美妙的聲音中磨煉意志,完善自我。
總之,時代的不斷發展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學音樂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既要重視學生基本演唱能力的提高,又要從審美發展的角度培養和塑造學生。在課堂上應有效利用微課創新學生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循序漸進中提升學生音樂素養、陶冶學生音樂品質。
參考文獻:
[1]李瑤瑤.微課,讓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多姿多彩[J].北方音樂,2019,39(6):180,184.
[2]鄭赟.如何讓微課把控小學音樂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5):180.
[3]霍瑤.讓微課成為小學音樂課堂的“興奮劑”[J].商情, 2019(2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