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拓
摘 要:教師在微課教學中可以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精心設計學生活動,引導學生進入深度學習。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利用微課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高中生物學微課教學中,教師要通過開展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培養學生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微課;深度學習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和共享理念的逐步深入,開放的教育資源與平臺蓬勃發展,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微教學模式在全球興起。微課、微彈幕等形式在教學中被頻頻利用起來,其中最為成熟的就是微課視頻教學,簡稱微課。區別于以往的課堂教學,微課突出了“微”這一特點,視頻時長一般控制在10分鐘以內,利用多媒體構建浸入思考的“微環境”,一節課只關注一個知識點,被廣泛地應用于課前創設情境,以帶動學生自主學習或課后深入鞏固重難點知識。以往的微課更多的是教師單向的輸出,存在學生只愿意聽而懶于思考的問題。在微課教學中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精心設計學生活動,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是高中生物學微課教學的關鍵。
一、創設情境,吸引注意,調動學生思考
利用Camtasia Studio、PPT等,微課能夠靈活地運用視頻、圖片等各種素材,通過視覺、聽覺全方位的信息傳入,很好地把學生帶入一個具體的場景中,在情境中提出需要思考的問題。
例如,在“基因突變”相關知識的教學中,選用怎樣的素材導入筆者躊躇許久。這節微課是學生學習完“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這一內容后的延伸,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基因突變的含義、特點與意義,了解了基因重組的類型與發生時期。準備的果蠅視頻,鏡頭是從廚房水果上嗡嗡作響的“小家伙”開始,切換到實驗室培養的成群生物實驗英雄——“果蠅”,介紹了摩爾根和他的學生通過研究果蠅取得的成就。最后,鏡頭停留在那只出名的“白眼果蠅”身上。由此設計了問題:培養很多代的紅眼果蠅中怎么會偶然出現一只白眼果蠅?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需要學生對上節課學習的兩個概念“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進行比較理解,挖掘兩者之間的區別。基因突變是產生新的等位基因,從而出現新的性狀,發生概率很低;基因重組是已有基因通過重新組合,使性狀在后代出現,世代中出現概率較高。如果學生上一堂課掌握了這些知識點,那么根據所給信息“培養很多代的紅眼果蠅中偶然出現一只白眼”就完全能判斷出白眼性狀是由基因突變產生的。再設問:基因中堿基對的改變一定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嗎?從而展開對基因突變結果的分析。
二、挖掘舊知,分層遞進探究疑難知識
深度學習重視學生批判性的理解,能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能有效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提升探究能力及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短小的微課中如何來實現呢?筆者認為需要把復雜、難懂的知識點進行解剖,聯系原有的知識構成,將問題一層層剖開,逐個擊破。
例如,微課《基因突變》中提出“基因中堿基對的改變一定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嗎”這一問題后,通過展示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動畫,幫助學生回憶相關內容。提出三個問題:基因中堿基對的改變會引起遺傳信息改變嗎?基因中堿基對的改變會導致遺傳密碼改變嗎?基因中堿基對的改變會使合成的蛋白質發生變化嗎?先將問題肢解開,然后讓學生一個個去思考探究。遵循基因表達的過程,學生從這三個臺階式的問題思考中轉入對基因突變結果的認識中。
三、開展活動,主動參與,發展學科素養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教學絕不僅僅是簡單的告訴,教學應該是一種過程的經歷、一種體驗、一種感悟。如果讓學生去感悟,就必須先讓他們去體驗、去經歷,所以在微課教學中加入充滿生機且能激發學生探究、生成的活動,能很好地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這樣的生物教學課堂充滿靈性,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課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以筆者錄制的微課《基因突變》為例,課本上基因突變的內容除了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給出了具體可供學生分析思考的資料外,對基因突變中堿基對的增添與缺失所引起的結果并沒有給出具體的內容,僅用概括性的語句對最后可能產生的結果進行了概括,沒有具體的、形象化的解釋。所以,在前面的三個提問后筆者設計了一個活動:在給出的一段基因序列上標注了其中的六個位點,分析這六個位點中的一個堿基對發生變化會使合成的蛋白質發生怎樣的變化。這個活動需要學生動筆來寫,在書寫變化中,讓學生體驗基因突變具體帶來的結果。實際活動過后,學生印象較深刻,也能對這一知識點形成深入的理解。當然,這個活動是開放的,依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在此基礎上,有的學生還自行拓展,譬如思考:改變三個堿基對或四個堿基對對蛋白質合成分別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哪個影響更大?微課中設計的這個活動具有很好的延展性,能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微課教學需要教師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能力,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科素養,制作更易于被學生接受、更能吸引學生的微課視頻,激發學生在課余時間深入學習新概念,提高探究能力與科學素養,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多利用微課讓高中生物課堂保持活力。
參考文獻:
周輝國.如何設計問題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教師提問的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9(2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