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琴
摘 要:小學高年級語文課程教學要求較多,需要教師落實語言文字教學目標,有序推進課程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深入學習過程,不斷強化學習思想,提升學習質量。語言文字運用涉及的方面較廣,包含閱讀、寫作等諸多方面,是在突出語文課程教學重點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學科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要了解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訴求,優化教學策略,不斷提升其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高年級;語言文字運用
在語文課程教學階段,講解課程基礎知識,需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并創建與教學設計相關的活動,將閱讀、寫作、思維拓展等各項工作有效聯系。在閱讀與寫作教學階段,優化應用語言文字,為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條件。學生可以轉變學習思路,有效完成學習目標,在新知識學習階段無所畏懼,在考試階段發揮自己的實力,在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學改革工作因教學環節優化而實現,小學生有良好的學習基礎,對此筆者將結合實踐開展細致化分析。
一、知識內化與重組
小學高年級學生探究課程知識,教師在實踐教學引導中要確保自己的思想觀念與他人的思想觀念保持一致,將個人的新思想與舊觀念相互結合,構成一個完整的思維模式。此時應用重組的理念,目的是做好新知識的重新組合與應用。高年級閱讀教學階段,幫助學生完成段落知識、整體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學會情感帶入,在掌握句子的前提之下,學習構思段落的方法,這是寫作或大段發言所不能忽略的教學環節[1]。教師要明確閱讀教學重點,關注段落的構成以及分層順序,在這個過程中體會作者在語言文字應用方面的巧妙性。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教師要強化學生彼此之間的課堂交流互動,讓學生在實踐探究中有新的認知。此時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更多不是依靠教師的耳提面命,而是在學生感知以及分析語文知識時,以學習資料為基礎,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
二、留白想象中的應用
教師與學生一起細致研究課程知識,利用想象來填補空白,幫助學生深入學習過程,增強情感帶入,達成學習目標。學生通過閱讀觀察作者的語言應用習慣,會發現作者在文章構思的過程中會設置很多的留白,目的是留下遐想空間,讓讀者自己去品味其中的思想與含義。文本是激發讀者想象力的資源,教師應用課內外資源,都能夠達到較為理想化的課程教學效果。通過閱讀發現部分文章會故意寫出一些內容,在細節處進行描繪與分析,讓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想象力相對于知識的探究分析更加關鍵,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在留白處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無論是口語表達還是文字書寫,都能夠在文章學習之外體會其中語言文字的精妙。也許學生某個思維轉變對文本語言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入。
教師要提前完成備課工作,明確教學重點與難點,文章中有關于人物的描寫,常常會對人物的動作、習慣、思想、神態等進行描繪,通過遷移練筆的形式,學生能夠抓住人物描寫的核心,利用多樣化的神態描寫技法,讓讀者體會動作、神情等的特殊含義[2]。學生有意識地強化知識學習,有效應用語言文字基礎,通過寫作以及創新實踐的途徑,真正表達內心所想,掌握文字語言的特點。
三、養成語言文字積累的習慣
小學高年級學生要完成學習目標,掌握應用語言文字的基礎條件,首先是增加閱讀量,實現課內外閱讀的結合。日常注重摘錄以及分析,通過閱讀與摘抄結合的形式,在自己需要情感表達或傳遞思想的過程中,有效應用各類知識內容。教師要合理運用教學策略,在中低年級學生的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培養學習習慣,注重摘抄范圍的廣闊性,而不是局限于課本知識,或某一個領域的內容[3]。經過長期的累積與思考,學生對語文課程有新的認知,也能獲得提升自主探究能力的機會。
教師幫助學生強化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按照小學高年級的課程教學目標,要讓學生認識到摘錄內容、形式、風格有所不同,不同學段學生的發展訴求也有較大差異,教師讓學生了解詞語構成形式,對簡單內容,在完成摘錄之后,也不能單純地進行抄寫,避免使教學目標受到影響。學生通過摘錄以及累積建立學習自信心,加深自己的學習印象,無論是詞匯學習還是句子結構的設置,作者的寫作習慣都能夠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啟迪,學生通過朗讀學習、語言文字積累,定期豐富自己的摘錄本,課余時間細細品味,直至轉變為自己的知識,經過消化理解之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知理解就會更為全面。
四、結語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將課程教學優化設置,轉變教學思路,給學生帶來啟迪,讓高年級學生有意識地進行知識儲備,不斷豐富自己的語文知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有效應用知識,教師優化語言文字運用的教學策略,能夠給學生發展、進步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許桂蘭.語文教學中落實語言文字運用的策略[J].教育藝術,2015(9):72-73.
[2]王佩瑩.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落實“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策略[J].小學語文,2016(7):48-51.
[3]周愛娣.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如何巧妙落實語用教學[J].讀寫算,2019(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