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炳武/四川省營山縣淥井畜牧獸醫站 637700
僵豬就是那些看起來屁股尖,毛長,精神挺好,吃料也不少,就是長得非常慢的豬。這種豬除了生長速度很慢,其它看起沒有問題,但其它同圈豬都長到40kg 了,而它還是15kg 多點,明顯消瘦,肚子大,體重明顯低于同齡豬很多。
1.1 疾病的原因哺乳仔豬和剛斷奶一個月內的保育小豬,是最容易生病的,僵豬往往也在這兩個階段容易發生,過了保育期,豬就好養了。但是在這個階段內仔豬一旦發病,將對以后的生長速度多少都會有一些影響。其中,小豬最常見的問題有以下三個:第一個是腸道問題,比如黃白痢,或者胃腸炎等;第二個是呼吸道問題,比如副豬病(包括圓環、藍耳、流感、支原體等病的繼發病)等;第三是全身性的問題,比如鏈球菌感染、圓環病毒感染等。其中有兩個問題非常值得重視,第一個是副豬病,是斷奶小豬最常見的一個病,前期沒有什么明顯的癥狀,但是會越來越瘦,到后面就皮包骨頭了,露著脊梁骨,但是它的肚子明顯的變大,還會有腹式呼吸,偶爾有發熱。解剖開以后胸腔和腹腔里面有大量的黃色積液,心臟表面有一層黃色的附著物,專業叫絨毛心,這就是副豬,病程很長。所以不容易被養豬人所重視,一旦發現就是晚期,就算仔豬不死亡,也很容易形成僵豬。第二個是圓環病毒感染,它會引起斷奶仔豬多系統斷奶綜合征,前期沒有什么明顯的癥狀,只是會越來越瘦,被毛粗亂,身上發白,生產中稱為漸行性消瘦。到后期可能會造成仔豬死亡,或者說形成僵豬。所以如果說是自繁自養的豬場,需要重點關注的肯定是小豬。
1.2 藥物的原因生產中藥物的使用不是越多越好的,真正養好豬的人員,他們不會天天給豬打針治病。他們的理念是把疫苗做好,拌料用藥預防做好,管理要跟上,豬就很好養了。行業有句話:“豬打上一針,就少長三天肉”。所以說,越是小的豬越是要少打針。另外,還有一個比較嚴重的錯誤:“有病沒病磺胺嘧啶”,這其實是不對的,像磺胺類藥,痢菌凈,它們都會一定程度的抑制豬的生長。所以磺胺類藥絕對不是隨便用的。
1.3 管理的因素在小豬出生以后,要固定奶頭,就是讓弱的豬到前面吃好奶,讓比較強壯的豬到后邊吃奶。這樣在斷奶的時候,整窩小豬的均勻度會很高很整齊。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強壯的豬肯定會搶到前邊,而比較瘦比較弱的豬只能吃在后邊吃奶。這些小豬吃不飽,它就會舔舐一些臟東西來吃,更容易拉肚子,這樣就更容易形成了僵豬。這就是管理因素形成的僵豬。有人說這樣調奶很難,操作不了,其實這個不存在的,多試幾次就可以了。同樣的道理,外購了100 頭小豬,回來之后要分圈,分圈的時候也要保證每個圈里的豬,個頭大小是差不多的,這樣它們都能吃上料。如果小豬個頭差別比較大,小豬在搶料上邊就不占優勢。吃不包料就長的慢了。
僵豬主要發生在剛出生到20kg左右的仔豬身上,具體變現為精神不振,被毛蓬松散亂,黏膜蒼白,走路搖擺不定,常常臥于地面,大腦瓜、肚子圓、屁股尖,體質虛弱瘦小。最為明顯的特征就是只吃不長,生長緩慢或停滯,據數據統計,僵豬每日增重不超過50g,而有些仔豬在飼養半年后體重還在20kg 左右,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影響。癥狀如下:皮膚暗淡、蒼白、無光澤;肋腹凹陷,特別是前腿后面;豬可能下痢;表現出對飼料不感興趣,寧肯玩飲水器、但又不喝水;豬無精打采、發抖、拱背站立,遠離豬群、很少活動并且反應慢;對于病僵,隨疾病的不同而臨床表現各異,如喘氣病有咳嗽和氣喘癥狀;患仔豬副傷寒的豬長期腹瀉且時好時壞;患寄生蟲豬表現為貧血,并且有異嗜現象。
出現僵豬,影響豬群的出欄整齊度,生長緩慢生產效率下降,在規模化生產中積極主動采用下列措施防患于未然。措施如下:
后備母豬杜絕低體重后備母豬配種,否則容易形成僵豬而且影響母豬的使用壽命。加強豬場中后備母豬的飼養管理和參配標準的嚴格執行。及時補充后備母豬,維持合理的母豬群胎次結構50%的2~5 胎齡高產母豬。
制定合理的配種計劃,避免近親交配。在實施配種任務時要查看母豬和公豬檔案了解雙方的血緣關系。避免近親交配。通過合理制定配種計劃發揮雜交優勢。
妊娠母豬的合理管理,保持合適的體況。根據母豬膘情調整合理的飼喂量,及時驅蟲和防疫保證母豬的健康狀況。
初生仔豬及時足量的初乳,按體重大小初生24h 內寄養,固定乳頭。保證每頭仔豬都有乳頭。
搞好仔豬的養育和護理,創造適宜的溫度條件,早開食,適時補料,并且保證仔豬料的質量,滿足仔豬迅速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良好的豬舍衛生和環境是豬群健康生長的基礎。
避免保育環節產生僵豬的措施:通過科學合理的抓豬、轉運、分群等措施來盡量降低斷奶應激的強度;確保料槽和飲水器適合斷奶豬的大小;識別出弱小和斷奶早的仔豬,把它們放入保育舍的弱豬圈——提供額外的保暖措施等;提供適合斷奶日齡的飼料,同時還要注意給這些弱豬提供粥狀飼料;在仔豬斷奶前后,通過飲水系統添加電解多維、葡萄糖、酸制劑、益生素、甚至添加抗生素和一些中藥制劑來提高仔豬的抗應激能力。

及時驅除仔豬體內外寄生蟲,能有效的防止因寄生蟲原因導致的生長發育緩慢。對感染疾病的仔豬要早發現早治療,及時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盡量避免重復感染,縮短病程。
發現僵豬,首先調欄,將其集中處理,處理步驟如下:一是要單欄飼養:二是防止采食不到飼料;三是提高飼喂營養水平:四是調整日糧,保證營養。通常采用提高一個檔次的方法即采用對應生產階段的飼料的前一個階段的飼料。另外,在日糧中合理地加入添加劑,如維生素,礦物質,賴氨酸等營養物質或適量補充青綠飼料;在欄內加裝保溫燈,墊板給豬只取暖;保持圈內衛生:良好的衛生有助于減少疾病發生;驅蟲、洗胃、健胃:驅蟲第5d開始健胃,驅蟲藥的選擇可區別不同情況選擇兩類以上交替使用。健胃藥多選擇中成藥劑,同時使用蘇打片,每10kg 體重用2 片,分3 次拌入料中。
注意除了本文中的相關舉措外,如果很明顯已經形成僵豬了,光吃料不長肉,你就該淘汰就淘汰,該處理就處理,養豬要懂得取舍。包括母豬剛生下來的小豬,如果小豬特別弱,特別小的,及時處理掉,不要在它身上浪費太多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