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半月談,在基層,一些地方和單位“什么事都丟給年輕人”,導致部分年輕干部被迫“啥都會”“啥都做”,新人成“超人”。對此,有人表示,年輕干部理應多接受磨練、多擔起責任、多崗位鍛煉、多渠道培養,這對他們自身成長益處頗多;有人則認為,如果不結合崗位實際和干部自身實際,一味“壓擔子”,只會不斷消磨年輕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極不利于他們成長。對此,您怎么看?
“微話題”欄目參與方式:掃碼關注黨員生活微信公眾號(微信ID:黨員生活),點擊下方“互動”-“‘微話題互動”,即可參與最新一期“微話題”征集活動。一經選用,稿費從優。
辯證地看新人變“超人”現象
“什么事都丟給年輕人”要不得
給年輕干部壓擔子要壓得科學、壓到關鍵處,讓新人變“超人”只會過猶不及:一是影響工作成效。“什么事都丟給年輕人”“誰提議誰干、誰能干誰干、誰老實誰干”等現象,嚴重影響年輕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部分干部甚至疲于應付,存在“過關”思想,工作成效必將大打折扣。二是影響身心健康。“5+2”“白加黑”成為常態,不僅熬壞了年輕干部的身體,還嚴重影響他們的家庭生活質量。三是容易造成人才流失。工作壓力大、任務重但人手少、待遇差,很多年輕人選擇遴選、借調甚至辭職以逃離基層,進而形成惡性循環,不利于事業發展。? ? ? ? ?(隨縣 廖珊珊)
理性看待新人變“超人”
“什么事都丟給年輕人做”“新人變‘超人”,換一種角度看,一是對年輕干部的歷練和鍛煉,能夠快速提升年輕干部的工作能力;二是增強年輕干部抗壓能力,激勵年輕干部轉化壓力,增強想擔當的自覺、愿擔當的動力、敢擔當的闖勁;三是為其他黨員干部樹立了模范標桿,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爭先進位,比學趕超,提升本領。年輕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的生力軍,正處于大有可為的新時代,要開拓思想,端正心態,努力錘煉本領作風,在基層廣闊的天地中闖出一番事業。(武穴 湯曉倩)
讓新人有“超能力”而非“超負荷”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給基層新人分任務、壓擔子,是基層實際工作的需要,也是加快年輕干部成長的需要。但分配任務、安排工作要講究循序漸進,讓新人從簡單的工作開始干起,等適應工作、熟悉情況之后再加重任務、加大難度;要注重指導引導,在工作過程中給新人指路子、教方法、糾偏差,讓新人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真正得到成長鍛煉;要給予關心關愛,要時刻關注新人的思想動態,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及時幫助解決困難,讓新人在工作中沒有“包袱”。要把基層新人變成有“超能力”的人,而不是“超負荷”的人。? ? ? ? ? ? ? ? ? ? ? ? ? ? ? (陽新 盛普旺)
要壓擔子更要“遞梯子”
“重”用也要“厚”愛
新人變“超人”,是對年輕同志能力的高度認可,也是年輕干部成長成才的必經之路。年輕人精力旺盛、思路活躍,家庭負擔輕,加之普遍學歷較高、綜合素質較好,確實能承擔更多的工作。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年輕的時候不奮斗,不錘煉自我,什么時候拼搏合適呢?事實上,無論是“新人”還是“老人”,只要是“能干的人”“靠譜的人”,都存在“能者多勞”“超人”現象。所以,用人單位和組織部門“重”用人才也要“厚”愛人才,切莫讓“超人”們流血流汗又流淚。? ? ? ? ? ? ? (南漳 秦華)
既壓擔子又“遞梯子”
透支新人的工作積極性,是對人力資源的變相浪費。要用好新人,一方面新人要對自己的工作有正確的認識,找準定位,讓自己成為崗位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用人單位要科學調配人力資源,合理安排工作內容,樹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選人用人導向,建立健全獎勤罰懶、獎優罰劣的激勵機制。領導干部要及時關注新人的思想動態以及特長優勢,通過經常性的談心、交流,為年輕干部解疑釋惑、加油鼓勁。要利用發揮好老黨員、老干部的“傳幫帶”作用,定向培養新人,讓新人在關鍵時候站得出,頂得上。既壓擔子又“遞梯子”,才是對年輕人才最大的激勵和呵護。? ? ? ? ? ? ? (枝江 羅隱琦)
將“勁”用對位置
給年輕人壓擔子,讓他們多“墩墩苗”,有利于他們的成長,但不能只使用不培養。要多給年輕人鼓勁。基層工作、生活環境對年輕人而言比較陌生,他們難免遇到困難和挫折,要多在工作上、生活中給予年輕人更多關心關愛,多發揮老同志“傳幫帶”作用,為年輕人解疑答惑、加油鼓勁。要讓年輕人有勁使得出,要針對年輕人所學專業、工作經歷、性格特點等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工作分工,不能什么事都找年輕人,而要讓年輕人有的放矢,將“勁”用對位置。要讓表現突出的年輕人有奔頭,在福利待遇、職務晉升等方面向年輕人傾斜,讓有為者有位。? ? ? ?(省文聯? 吳彥希)
多措并舉破解“忙閑失衡”
新人要敢于說“不”
當前,基層“人少事多”現狀一時難以得到實質性轉變。面對較多工作任務時,基層新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以更好適應基層工作狀態:調整心態,積極迎接挑戰。每一項工作都有值得學習的方法和道理,參與的事情越多,鍛煉的機會就越多,要把干事的機會當作學習的機會。不斷促進自己能力提升和方法優化,提高應對工作的水平,提高質效。與此同時,積極工作決不意味著啥活都干、啥事都接,要結合自身工作職責,以及手頭的工作情況等,對明顯不合理的“甩鍋式”安排,堅持原則,敢于說“不”。? ? ? ? ? ? ? ? ? ? ?(襄陽 江吉林)
健全“新老協同”機制
新人成“超人”,側面反映了老人的缺位。要讓新人老人合理搭配,形成工作合力,需要健全“新老協同”工作機制。要強化目標驅動,引導新人老人發揮各自優勢,激發“兩個積極性”,形成“榮辱共同體”。要實施以老帶新,把對新人的指導、幫助、培養納入對老人的績效考核,細化、實化、量化考核指標,確保可操作性,防止老人當“甩手掌柜”。要改進人才選拔方式,加大群眾評議在選拔中的比重,讓新人有動力、老人有壓力,促使新人老人都成為工作的有心人,盡職盡責地做好各自工作。? ? ? ? ? ? ? ? ? ? ?(武漢江岸 劉俊)
考獎結合破解“忙閑失衡”
基層新人變“超人”,表面上看是給年輕人壓擔子、強歷練,本質上是官僚主義、忙閑失衡的不正之風,須及時整改扭轉。要用好考核“指揮棒”,在明確崗位職責的基礎上,進一步量化細化考核標準,讓平時倚老賣老、逃避工作、長期表現差的干部紅臉出汗,把捧著“鐵飯碗”不勞而獲者淘汰出局。要用好獎勵機制,對年輕干部可適當壓擔子,并搞好“傳幫帶”,同時對勤奮敬業、表現突出、業績優秀的,在政治待遇、物質保障上予以傾斜,讓工作投入與回報成正比。? ? ? ? (鐘祥 裴海波)